预防心脑血管等慢性病 从控制体重开始

2016-01-26 11:30:16 来源:新京报 作者:张秀兰 责任编辑: 字号:T|T

  图/Gettyimages
 

  人体健康状况会受到先天遗传与环境、饮食等诸多外界因素的共同影响。近年来,高血压、糖尿病、肥胖等慢性疾病人群逐渐增加。至于具体的发病原因,当人体蛋白质、脂肪等的代谢发生紊乱时,就容易引起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共同危险因素,要预防人体代谢紊乱的出现,控制体重是首要选择。

  心脑血管疾病成首要死亡病因

  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慢性病的发病人数一直居高不下,仅就高血压而言,有专家指出,预估全国发病人数超过2.66亿人,这也就意味着,平均不到6人中,就有一名高血压患者。慢性病面临的严峻形势远非如此,在所有导致人类死亡的疾病中,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排在第一位,中国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心血管病,平均每10秒钟就有1人死于心血管病,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患心血管病。不仅如此,这些慢性疾病的发病年龄也出现了低龄化趋势。2014年,北京市中小学生肥胖检出率为15.6%,比2013年上升2.6%。而在肥胖学生中,高血糖检出率超6成,高血压检出率高达1/3,血脂异常总检出率超出4成,脂肪肝检出率为16%,高尿酸检出率为39.7%,同比某些数值已经超过了成人的检出率。

  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升高、发病人群低龄化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一方面,不少慢性疾病都会受到先天遗传因素的影响,另外,包括饮食结构、生活习惯等在内的后天因素也会引起慢性疾病。专家曾指出,包括运动量少、饮食不健康等在内的不良生活方式是导致慢性疾病低龄化的主要原因。

  代谢综合征引发心血管疾病

  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的发病影响是间接的,长期积累的不健康生活习惯可能会导致人体对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谢发生紊乱,从而处于病理状态,而这种代谢紊乱本身也是导致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的共同危险因素。包括肥胖、高血糖、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是心脑血管病变及糖尿病的病理基础。另外,代谢综合征还可能会引起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疾病发病率的增加。一项针对北京、上海等城市2000名企业高管的健康调查显示,超重或肥胖者为55%,血脂异常率为全国平均血脂异常发病率的2倍以上,脂肪肝的患病率为全国成年人脂肪肝发病率的3倍以上。如果没有科学的血管健康管理,这些人群发生心脑血管病的风险极高。

  但目前代谢综合征的具体病因尚未十分明确,业内人士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出现是多基因和多种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与遗传、免疫等均有密切关系。至于具体表现,腹部肥胖或超重、脂代谢异常、高血压及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或葡萄糖耐量异常等均为代谢综合征的表现。

  控制体重可防治代谢综合征

  虽然具体的治病原因目前仍不十分明确,而且多种代谢综合征可能同时出现,但这并不意味着代谢综合征无法防治。减轻体重被认为是预防及治疗多种代谢综合征的首选方式。

  具体来说,首先要改善饮食结构,通过合理饮食来控制热量的摄入,尤其是脂肪等的摄入。除此之外,适量运动同样重要,运动量不足本身就是不少人出现代谢综合征的重要原因。适当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预防代谢综合征的出现,对于治疗也同样有效。

  代谢综合征的出现意味着人体对蛋白质、脂肪及碳水化合物等物质的代谢发生了紊乱,而合理膳食与适量运动的目的一方面在于改善人体对这些物质的摄入情况,另一方面,运动也有助于人体对这些物质的代谢。内外两方面的努力都有助于将体重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从而减少代谢综合征发生的可能。

  ■ 链接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建议的诊断标准

  1.超重和(或)肥胖BMI≥25。

  2.高血糖空腹血糖(FPG)≥6.1mmol/L(110mg/dl)和(或)2hPG≥7.8mmol/L(140mg/dl),和(或)已确诊糖尿病并治疗者。

  3.高血压收缩压/舒张压≥140/90mmHg,和(或)已确诊高血压并治疗者。

  4.血脂紊乱空腹血甘油三酯≥1.7mmol/L(150mg/dl),和(或)空腹血HDL-C

  具备以上4项组成成分中的3项或全部者,可确诊为代谢综合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