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诗人昌耀:诗人应当秉承天地使命 护卫良知道义

2020-09-23 12:47:4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胡贵龙 潘雨洁 责任编辑:小安 字号:T|T

  “诗歌不单是表达自我、反映苦难现实的简单工具,诗人应致力于创造语言价值,作品见证民族灵魂和心智,体现汉语的诗性魅力。”20日,中国人民大学教授王家新表示。

  9月19日至21日,第三届昌耀诗歌奖颁奖典礼暨纪念昌耀先生逝世20周年座谈会在青海举行,来自全国的70余位诗人、评论家汇聚,对昌耀诗作进行多维、纵深解读阐释,并对当下诗歌创作提出建议。

  昌耀原名王昌耀,祖籍湖南桃源。生前曾参加志愿军入朝作战,1955年赶赴青海,先后在青海省文联、省作家协会、《青海湖》杂志编辑部任职,2000年被中国诗歌学会授予“首届中国诗人奖”,被誉为“中国新诗史上是一座高峰”。

  “昌耀用扎实的童子功、高度的自觉勤奋创造了具有‘青铜质感’的文字,”在王家新看来,如今的诗歌语言太过“白开水”、表达简单粗浅,值得反思。

  “昌耀把生命根须深植于高原土地,将生活际遇与诗歌创作同步进行、转化,他在爱的失败中依然相信爱,这是很多诗人做不到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西渡说。

  对比昌耀作品呈现出的高原大地、民俗风物之美,威海职业学院教授燎原称如今诗歌创作已经丧失对大自然之美的感受力和表现力,“我们面对气象万千的景致,往往只能归结为远方、灵魂质问等大话空谈。”

  青海民族大学比较文学专业研究生王钧毅则认为,评价诗歌的好坏不应只看形式一概而论,“网络上流行的口语诗不少来源于各地方言,它们更接地气,我觉得不论是口语还是书面,诗歌最重要的还是准确表达。”他说。

  “95后”的王钧毅觉得,年轻诗人再难如昌耀般“敏感”的原因可能是“长期接受应试教育的灌输,缺乏主动的生活体验和耳濡目染的成长环境”,“我们主要通过哲学和理论接触、认识诗歌,养成了思维定式。”他说。

  此外,专家指出不应忽视高校学者、批评家、文学史编著和教材编写对建构诗人文学地位起到的重要作用,“诗人要建立独特形象,作品才能在时间中留下痕迹。”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当代新诗研究中心主任谭五昌表示。

  “诗人应当秉承天地使命,护卫良知道义,”青海省文联党组书记、主席班果在座谈会最后表示,“我认为如果领悟了这一内涵,就是对昌耀先生最好的纪念。”(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