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爱好者杨翔飞:愿做“母亲河”的文献保管员

2020-05-22 14:44:1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李明明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收藏爱好者杨翔飞:愿做“母亲河”的文献保管员

杨翔飞收藏的黄河花园口合龙图册。 杨翔飞供图

  中新网郑州5月21日电 (李明明)“这些年,洛河水流变小,水面也没儿时那般大,可以说我亲眼见证了洛河几十年的变化。作为收藏爱好者,我想尽力为黄河做好资料保管员。”近日,记者在走访中国收藏家协会书报刊委员会副主任杨翔飞时,他说愿做“母亲河”的文献保管员,也期盼能建立“黄河文明博物馆”,以促进华夏文明基因传承发展。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根植于黄河流域的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中最具代表性、最具影响力的主体文化。档案报刊、历史文献等作为党史、国史、民族史的客观记忆,既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又是开展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杨翔飞是一名收藏爱好者,收集、研究红色藏品30余年,现保存“红色文物”、革命历史文献等10多万件。其中,有近2万件与黄河文化有关。这些珍贵的黄河文献,为全面了解黄河流域文明发展、生态保护、历史变迁等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参考依据。

杨翔飞收藏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电报。 杨翔飞供图

杨翔飞收藏的黄河水利委员会电报。 杨翔飞供图

  “我是在黄河的支流洛河边长大的,对黄河有着浓厚的感情。这些年里,我先后收藏了民国三十六年关于黄河的珍贵画册、政府关于对保护黄河的奖励条例等文献资料。这近2万件与黄河相关的档案文献资料,大部分是从解放前到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期间的,主要有手稿、画册、电报、公函、书信等。其中,有些还是我花巨资买来的嘞。”提到收藏的黄河文献资料,杨翔飞很是自豪。

  杨翔飞告诉记者,为收集黄河流域相关资料,他几乎跑遍祖国各地,足迹踏遍黄河两岸。每到一个古玩市场,便会主动地向商户们介绍自己是收藏黄河资料文献的,有线索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他。时间久了,他便成为红色收藏爱好者里的“老熟人儿”。

  “在众多文献资料收藏品中,有三份关于黄河文化的文献资料,寻求过程最为深刻。虽然每位红色收藏者的重点收藏爱好相同,但侧重点却有不同,这几份险些被‘闲置压箱底儿’的黄河文化文献资料,是我几番周折,用自己的真诚打动了藏友,才从他手里‘抢救’回来的。”杨翔飞说,这三份文献资料分别是《1943年元旦敬告水利界同仁词》、《黄河水利委员会訓令》及《行政院水利委员会代电》。

杨翔飞收藏的黄河水利委员会训令(陕河字第六四七号)。 杨翔飞供图

  杨翔飞收藏的黄河水利委员会训令(陕河字第六四七号)。 杨翔飞供图

  “在普通老百姓眼里,或许这只是几页破旧不全的纸张。但是,在我眼里它们是珍宝,是我对红色收藏的热爱。我会始终坚持做好母亲河的资料保管员。”据杨翔飞介绍,目前他身边对于红色文化、喜爱红色收藏的爱好者越来越多。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为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提供必要的文献资料,齐心协力去做好资料保管员,努力成为时代的记录者。

  “其实,我希望有单位或企业看到文献保护消息后,能和我一起去做珍贵文献的资料保管员。因为我个人可以提供的保存条件有限,温度和湿度等都达不到文献的保存要求,很多资料已经不敢去翻阅查看了,生怕再有损坏,有些已经破损。如果能建一个专门的黄河文献资料保护博物馆,将这些文献资料放进去,或者借助数字化传承下去,就太好了。”杨翔飞说。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诗人刘禹锡曾用诗句展示了壮阔的黄河山水图。杨翔飞作为一名红色收藏爱好者,所保存的珍贵黄河档案,不仅为我们很好地讲述了黄河故事,又记录展示了黄河文化。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希望,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母亲河的资料保管员。”

  在走访中,记者了解到,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收藏、研究和传播黄河文化中来,助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但目前我国在对其全面搜集、科学整理、系统研究以及数据化处理方面,仍存在较大的进步空间,通过整理和研究的方式实现文献资料等系统保护亦迫在眉睫。(完)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