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作家群体写作首次被集体梳理 没有功利心开创新语境

2018-07-11 08:48:35 来源:中工网 作者:路艳霞 责任编辑:杨小兑 字号:T|T

  90后作家群体正在渐成气候。近日,纯文学期刊《作品》从五年间累计的200位作者中,精挑细选十位作者,邀请众评论家一对一地点评、研讨,这对90后作家群体而言还从未有过。业界的重视足以说明,90后作家群体正在从边缘走向主流,并日渐成长为新的文学力量。

  编辑部故事

  技术流写作更单纯也更任性

  “2010年左右,我们就不断收到90后作者的来稿。”《作品》副主编王十月回忆说,当时90后作者“爹不疼,娘不爱”,没有杂志愿意发他们的稿子。但在《作品》编辑部,年轻作者的来稿却被编辑们一一细看。王十月发现这一代孩子的写作不像80后那样市场化,他们受经典小说影响,还明显汲取了动漫、电影、音乐的营养,“我们感觉不一样,而这种不一样应该得到珍视。”

  时至2013年,“浪潮1990”栏目正式开办,90后作者这才首次有了自己的一方文学天地。随着来稿的增加,王十月发现,原有的文学判断在年青一代身上很多时候会失效,于是杂志社尝试将选稿的主动权交给作者自己,作者不再单纯是作者,而是真正的参与者。2016年,“90后推荐90后”栏目由此诞生。

  该栏目问世后,当期两位作者将成为下一期的选稿人,这些作品将在90后作者群里进行投票,选出最后两篇刊登。“有时候,我对选出来的稿件非常不满意,那也要尊重游戏规则。”王十月说,也有人质疑这是在拔苗助长,但《作品》还是坚持自己的选择,“曹禺22岁写了《雷雨》,张爱玲25岁前一生中的重要作品都写完了,扶持年轻作者要趁早。”

  和年青一代作者的交往,也让编辑部故事有了不同风格。王十月明显感到,过去作者对编辑老师那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不见了,大家就像是哥们儿一样。王十月说,这些作者不求挣稿费,写作没有功利心,他们想法更单纯,行为也更加“任性”,而这些都是前辈作者无法想像的。

  《作品》副社长郑小琼更提及,90后作者的学历、专业和以往写作者有了很大不同,硕士、博士比比皆是,工程设计、医学、金融什么专业都有。她感到,这一代人没有像70后以及前辈作家那样,抱有改变社会的理想主义,也没有80后作家那种明显的商业化主导特征,“他们这一代更为注重文学本身的技术理念,所以他们的文学技术主义倾向十分明显。”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