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记忆”:挽留正在消逝的文化现象

2018-04-19 15:42:31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杨小兑 字号:T|T

  “挽留正在消逝的文化现象,抢救正在流失的记忆资源,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也是身为图书馆,其记录文化、历史的功能的本职工作所在。”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中国记忆组组长韩尉说,如果能尽可能丰富地记录下当代的文化历史,后人在认知的过程中就能更客观地了解我们正在经历的时代,“这正是‘中国记忆’项目的意义所在。”

  这个项目从2012年开始进行口述史料、影像文献等新类型文献的建设和服务。迄今已建设“东北抗日联军”、“传统年画”、“大漆髹饰”、“蚕丝织绣”、“我们的文字”、“当代重要学者”、“我们的英雄”等20多个专题,收集到逾1800小时的口述史料、影像文献和大量历史照片、手稿、非正式出版物等文献资源。

  记录与遗忘“赛跑”

  东北抗日联军专题是中国记忆项目建设时间最长、口述史受访人最多、收集文献载体形态最多样的专题。这个专题自2012年初开始建设,先后在北京、辽宁、湖北、新疆、广东、吉林、黑龙江7个省市区采集和收集90多位受访人超过180小时的口述史料,采集东北抗联密营、战迹地影像资料约10小时。

  “从2012年起,我们相继采访了全国尚健在的全部25位东北抗联老战士。这6年的时间里,已有十几位相继离世,还健在的,他们的记忆也已逐渐消退。”在寻访的过程中,韩尉和他的同事们时常会感到一种紧迫感,似乎是在与这些百岁老人记忆消退的速度“赛跑”。

  2012年3月,中国记忆项目东北抗日联军专题迎来了第一位口述史受访人。她是居住在北京的李在德。李在德老人当年是东北抗联第三军的一名女战士,接受采访时已是94岁高龄。这位满头银丝、精神矍铄的老人见到这些来听她“讲故事”的图书馆员们,对他们格外亲切,每次见面都和他们一一握手。老人听力不好,采访时需要儿子在旁大声转述采访人的问题,讲完一段,每每陷入沉思,似乎还在回忆刚才讲述中提到的故人与往事。老人语速不快,在采访人的提问中,断断续续地讲述着小时候从朝鲜逃难到中国,母亲在抗日斗争中被捕牺牲,自己参加反日游击队,转到抗联的被服厂,后来又到苏联学发电报……起起落落的坎坷人生就这样带着老人些许难辨源头的乡音,记录在一盘盘录像带中。考虑到老人年事已高,每次采访的时间都控制在2小时以内,中间根据老人的身体和精神状态随时停下休息。从3月28日到5月4日,采访共进行了5次。

  如今,李在德老人已经101岁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的同志们仍然保持着每年去探望她的习惯。“老人已经记不起更多往事了,但仍旧每次都提醒我们珍惜得来不易的好日子。”

  记录的力量助老人完成心愿

  每当国图的工作人员接到一位东北抗联的老战士去世的消息,在“中国记忆”的微信公众号上,就会发布一篇“悼念”。“有时候‘悼念’更新的频率密集了,我们心里总会很难过。”一位已经故去的老战士——潘兆会,给韩尉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位老人1918年出生,1935年参加东北人民革命军,曾任东北抗联六军二师保安连一排排长,在战斗中屡次负伤,1939年3月养伤时与部队失散,弹尽粮绝,被迫弃枪回家。1946年参加汤原剿匪战。“因为负伤在家养病,没能跟上队伍的步伐,多年以来,他的老战士身份一直得不到承认,甚至一直有传言说他是‘逃兵’,让老人多年来一直十分懊恼。”在讲述当年的情形时,老人情绪有些激动,“说着说着,他掀起上衣,用手在肚子上比画着当年子弹是从哪边打进去、从哪边打出来的,说到肠子流出塞吧塞吧用毛巾堵上,就好像那不是自己的肚子而是身外皮囊一样的举重若轻。”老人一再重复当年连长说过的话,“誓死也不能投降。”

  “他是一个出生入死的普通战士,多年来却被传说成‘逃兵’,他希望有更多的渠道表达自己,为自己‘正名’成了他的心愿。”韩尉和同事们意识到,史实,在变成史料,通过媒体或研究者成为公开出版物后,会变得更有力量。于是,他们把潘兆会老人的口述史发表在《中国文化报》上,以此协助老人在当地民政部门得到了身份的承认。

  老人如今已经去世,但能在离开之前帮助他完成心愿,让国图的工作人员感到欣慰。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