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来华传教士马若瑟与《汉语札记》

2018-03-13 18:49:16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李真 责任编辑:邓丹凤 字号:T|T
  特别应该指出的是,对于18世纪早期的欧洲读者而言,马若瑟的工作使他们对中国文献的认识大大超出早期来华传教士翻译的《四书》或《中国哲学家孔子》(Confucius Sinarum Philosophus)一类的译著,当他们通过马若瑟看到这样一个几乎囊括了中国古代文学和典籍的重要作品简介时,感到相当震撼。马若瑟评价这些作品“论辩有力,文辞隽永,是千古流传的美文”。马若瑟书中第二编文言部分所使用的语料,大部分以这份文学作品简介为基础。他所使用的例句来源,上溯至先秦,下探至康熙本朝,不拘于一朝一代一门一派,既有儒家经典,也有先秦诸子散文,通过考察汉语中最优秀、最有代表性的作者的语言风格和语言结构,从中揭示出汉语语言典型的语法现象和主要特征。

  书中除了介绍中国的古代典籍,在白话部分还有专章列举大量谚语、熟语和成语,从中国小说、戏曲中选取了166个例句,集中展现了明清时代白话浅显易懂、明快直白的语言风格,体现了当时中下层民众的自然口语风貌。这些俗语主要以谚语为主,也有少量成语和歇后语。例如“家丑不可外扬”“远亲不如近邻”“明月不常圆,彩云容易散”“火到猪头烂,钱到公事办”等等。这些里巷谚语,反映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人情世故甚至是世态炎凉,有的虽然粗鄙,却包含着很多人生哲理,这是中国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经验总结,反映着他们朴实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汉语札记》文言部分偏重于介绍古汉语的修辞,通过选取四书五经、先秦诸子散文及唐宋名家作品中所摘录出来的大量例句,不仅进行翻译,还着重分析文句的押韵、修辞格以及虚字的各种用法。马若瑟认为,汉语中语法和修辞浑然一体、难以分家,特别是修辞极大地增强了汉语语言表达的气势与力度,因此讲语法时兼顾修辞,才能使外国人真正掌握汉语的特点并加以灵活运用。例如他提到中国文学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大量使用“对比”。但这种对比不是西方修辞学意义上绝对的对立,而是指相反相对,有时又意味着和谐与统一。他指出这种“对比”修辞的源头在《周易》那里,包含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既相互对立又和谐统一的哲学精神内涵。比如“乾”与“坤”,它们既完全相反,又彼此契合,永远离不开。马若瑟说这其实就是中国文学艺术的技巧所在,很多中国作家在写作中都用这种方式组织语言与音韵,支撑起一篇美文的骨架。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曾说:“语言有一个底座……语言也不脱离文化而存在。”学习一种语言,就是理解一种新的文化。马若瑟在《汉语札记》中不是刻板地描写语法规则本身,而是将文学、文化因素糅合进语言分析中,在介绍中国语言的同时也向西方传播了中国古代文学和文化。这个特点十分突出,反映了300年前汉学家对中国文化理解上的真知灼见。在早期西方人编写的汉语研究著作中,《汉语札记》首次向18世纪的欧洲人展示了一个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学和典籍宝库,书中所介绍的中国文学常识,除了供西方学习者阅读提高之用,更重要的是旨在让欧洲读者了解到学习这门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去理解和研究这些中国的经典,从而体会到中国文化的精神内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马若瑟作为中国古代文学典籍西传的开拓者,在今天仍值得我们铭记。

  《光明日报》( 2018年03月12日 16版)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