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娱乐新去处 一巷一景魅力足 地域文化成亮点

2017-09-09 09:42:58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林艳 董鑫 王晓芸 彭小菲 李泽伟 刘旭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截至今年7月,全市共整治腾退地下空间1176处,整治违法群租1.05万户。像西城区和平门地下空间腾退后用于新增老百姓的“文体生活”,并不在少数。朝阳区今年关停的89处人防工程,不少地下室建成了科普馆、社区文化场所;曾是海淀蚁族聚集地的唐家岭村,现已变身为中关村森林公园,成为周边居民休闲娱乐的新去处;东城崇外街道都市馨园社区地下群租空间腾退后,现已化身为非遗博物馆,展示着14大非遗项目。

  “一巷一景”平添古都魅力

  京城不少街巷过去由于私搭乱建,原有的古都风貌已消失殆尽。北青报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各区在对腾退空间进行文化再造时,越来越注重对街巷文化的打磨,部分地区开始涌现一巷一景的新格局。石景山西部模式口地区的腾退利用,对街巷文化的打造,是尤为突出的例子。

  “之前这条道是不通的,满街都是小商贩,私搭乱建也很严重,道路两侧都是小平房,整体环境很差,更不用提美观了。”模式口地区的老住户李大妈告诉北青报记者。随着模式口文保区修缮改造工程首个试点改造街区“南小街段”项目竣工,驼铃古道风韵初现。

  北青报在现场看到,改造后的南小街文化业态初现,传统服饰、木雕作坊等商铺分列街道两侧,街上满是青砖灰瓦的仿明清建筑,新漆的绿窗红门古色古香,置身其间仿佛“穿越”回了青砖灰瓦的明清时代京西古道。

  按照规划,未来一些有地域文化特色的商铺还将陆续入驻南小街,包括区域非遗文化产品店铺、传统老字号商号等等,将重新打造这条驼铃古道特色,重现京西古道历史风貌。

  除了模式口街区之外,在西城虎坊桥、东城打磨厂等地区都在探索这种星星分布的“一巷一景”的“微缩”文化景观。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