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球大战》:电影文化不只有追星和衍生品

2017-01-11 07:49:28 来源:人民网 作者:郁晓东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星球大战》的番外篇《侠盗一号》拉动了新年来的第一个票房高潮,在当今的中国电影市场,这个成绩虽然说不上有多么了不起,但是从一部40年历史的系列影片来看,在已经经过了两三代人之后,仍然有如此的票房号召力,足以说明这个电影的成功。

  对于今天的影迷来讲,可能有点不容易理解,当年的那个电影为什么会那么火。尤其是非科幻类的影迷,如果去看《星球大战》正传的第一部,也就是奠定了这个系列在电影史上空前绝后地位的《星球大战——新希望》,会发现,电影的故事相当粗糙,无非是一个游侠拯救落难公主的老套故事,其中的不少桥段甚至还有bug(硬伤);演员上,当年的哈里森·福特虽然年轻帅气,但是表演上还是有70年代的那种普通商业电影的模式化,而莱娅公主虽然清秀娇憨,但是在同时代女明星中,显然从颜值和名气上,都不见得如何。可是这个电影就是火了,而且一火40年。

  以作品的影响力,带动影迷对作品的追捧,尤其是对明星的追捧,是商业电影的基本模式,影迷在追捧明星的同时,就形成了消费明星的商业架构。关于明星效应的商业开发,我们不用远溯好莱坞,直接数一下内地明星投资参股的排行就明白了。一般谈到电影的商业文化价值的时候,还会谈到的是衍生品,《星球大战》正是一个衍生品开发非常成果的范例,现在北京新建的影院门口,已经很少有不摆星战里面帝国“白甲兵”模型的了。

  但是在分析商业电影文化的时候,人们往往意识不到,或者意识到了却没有仔细琢磨,比起这些明星消费和衍生品文化来说,其真正的文化影响力是对观众思想的影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世界观价值观的潜移默化。

  相比于美式商业电影的主动自觉、整齐划一,当前的中国电影显然还是摇摇晃晃,很有点搞不清方向的样子,好多导演编剧们还在商业电影中纠结其“艺术理想”的丧失,却没有意识到,作为电影市场主流的商业电影,在支撑起市场运行的经济主血脉的同时,还有支撑社会主流文化的天然义务。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