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俗老物件儿完败“萌”设计

2016-02-20 13:54:1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涛 责任编辑: 字号:T|T

  “长年在民间流传的民俗艺术,之所以能在历史长河中生存下来,肯定有受老百姓欢迎的因子。只是如今它与这个时代多了一层隔膜。”北京民俗专家高巍认为,这层隔膜就是亲近感,“应该让今天的主力消费群体,也就是年轻人,对它们产生兴趣。”在邬建安看来,不是年俗品影响力式微,而是人们真该好好想想如何让它更贴近这个时代了。他以“故宫淘宝”为例,“它们不过换了一种表现形式,整个‘画风’变了,行情也有了。”

  只是,如何实现形式更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南锣鼓巷商会会长徐岩和他人一道投资6000多万元,在寸土寸金的南锣建起了一块非遗基地,泥人张传人姚晓静、鼻烟壶传人高东升、脸谱传人赵永岐等15位非遗传人已经免费进驻。“一些非遗传承人只愿意每年领取一定的政策补贴金,不太愿意、也没能力去寻求突破。我们希望通过引入社会力量,帮助那些手握绝技的老艺人,对接这个越来越年轻化的市场。”在他看来,没有不懂艺术的百姓,只有不懂百姓的艺术家。那些延续数百年的老手艺,需要找到新的玩法。

  “就拿今年春晚点赞较多的歌曲《华阴老腔一声喊》来说,它携‘东方摇滚乐’之势,引入现代电声摇滚音乐,瞬间让老腔这门非遗艺术在当下‘活’了起来。走心‘智’造,才可能让这些民俗真正传承下去。”高巍说。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