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战疫”简史 从巫鬼之术到公共卫生建设

2020-02-22 19:09:20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徐语杨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公共卫生:艰难起步

  到了晚清,在和西方接触的过程中,逐渐开启了近代化的防疫历程,在防疫体系中,“公共卫生”的概念开始被接受和推广。

  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医学开始大规模传入中国。此后在洋务运动中,特别是在北洋海军的建设中,西医学堂成为配套设施,这成为中国自主创办西医医院的肇始。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首个中央卫生行政机构——卫生科设立,主管考核医学堂的设置、医生的考核,以及检疫计划、审定卫生保健章程等。1906年,卫生科升级为卫生司,隶属民政部,掌核办理防疫卫生、检查医药、设置病院等事宜。

  卫生科(司)的设立,标志着全国范围内制度性卫生行政的起步,卫生行政上升为国家制度。

  在国家卫生行政机构设立不久,1910年末东北暴发鼠疫传染病。华人医生伍连德第一次在中国全面应用现代公共卫生的理论和方法扑灭了这场大瘟疫。事后,清政府组织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国际会议——奉天万国鼠疫研究会,共有来自12个国家的34位代表参加,确定了许多国际通行的防疫准则,为此后的国际防疫合作奠定了基础。另外,清政府颁行中国第一部全国性卫生防疫法规——《民政部拟定防疫章程》,要求各省“嗣后遇有防疫事件,即行一体遵照”。至此,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初具雏形。

  但在清末以及之后的动荡时代中,国家层面的公共卫生体系大多时候是作为纸面规划,无法实践。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才逐步建成了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建立健全传染病领导防治机构。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

  /参考文献/

  1、郑云特《中国救荒史》,商务印书馆2011年版

  2、王文远《古代中国防疫思想与方法及其现代应用研究》,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论文

  3、王玉德《试论中国古代的疫情与对策》,《江汉论坛》2003年第9期

  4、邓田田《历史上的战“疫”良方》,《学习时报》2020年第6版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