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别斯兰人质事件15周年:俄罗斯反恐启示录

2019-09-23 16:42:42 来源:东方网 作者:Nababukin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痛点之源

  回顾整个事件,转折点就是体育馆的爆炸,在此之后局势便完全失控,惨剧就此酿成。但是,偶然之中有必然,俄强力部门在整个事件的酝酿、爆发、升级到救援中均暴露出了诸多的问题,有目共睹:

  一是边防检查不托底。2004年6月21日深夜,约两百名车臣恐怖分子突袭了俄印古什共和国的纳兹兰市,打死打伤两百人后扬长而去。事后,普京一怒之下解除了俄军总参谋长、内卫军总司令等11名将军的职务,然而“临阵换将”并没有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仅仅两个多月后,同样的一幕便在印古什隔壁的北奥赛梯共和国发生了。依常理来看,陌生人进入别斯兰——一个人口不到四万人的小城,将很容易被发现。然而,劫匪乘坐的卡车却如入无人之境,横穿印古什、北奥赛梯两国进入别斯兰,足见此地边检系统的形同虚设和边防人员的渎职无能。

  二是信息发布出偏差。人质危机爆发后,俄联邦及北奥赛梯共和国政府没有第一时间向外及时准确发布相关信息,致使人心惶惶、民众骚动。北奥赛梯政府发言人祖加耶夫在危机爆发后五个小时后居然向媒体表示,校内人质数目是354人,而实际被扣押的人质数量是这一数字的四倍。如此失真的消息一经发布,不仅引发了现场家长的愤怒,还变向刺激了劫匪——在收听广播后,劫匪头目库丘巴诺夫立刻枪杀了15名成年男性人质,因为“俄国人说我们只劫持了354人,那我们就杀到这一数字”。劫匪的嗜血本性,就这样被发言人的“三缄其口”进一步激发了出来。

  三是现场管控不到位。在体育馆爆炸、危机升级后,负责外围警戒的俄内卫部队未能有效将群众与现场隔离开来,愤怒的人质家长直接冲进学校与恐怖分子发生交火,导致俄军狙击手视线被阻挡,无法瞄准体育馆内的劫匪。更为致命的是,由于劫匪与先期进入学校的俄特种部队所着迷彩服相似,后者因而遭到了来自不辨敌我的学生家长及劫匪的交叉火力覆盖、腹背受敌、损失巨大。其中,“阿尔法”阵亡5人,包括一名少校;“信号旗”阵亡7人,包括一名上校和一名中校,而在此之前,“信号旗”成立二十年以来在历次作战行动中一共才阵亡了4人。

愤怒的持枪家长

  四是武器使用不匹配。通过电视转播画面,全世界都看到俄军警将用于常规作战的武器不合时宜地投入到了人质解救的行动中,这不仅与反恐作战要求相悖,更与人质保护原则相悖。危机爆发后,装备14.5毫米大口径机枪的BTR-80装甲车匆匆赶来,背着火箭筒的士兵从车上纵身跳下,最后甚至还出现了T-72主战坦克。事后,有遇难者亲属表示曾亲眼目睹坦克和装甲车“向校园开火”并导致了体育馆的爆炸,而有记者则干脆用“围歼战”来形容这一损失惨重的救援行动。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