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蜀王府动物遗存佐证:古代成都人就爱吃兔儿肉

2019-09-06 11:21:32 来源:东方网 作者:戴竺芯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

  摩诃池,又名龙跃池、宣华池、宣华苑,是隋唐至两宋时期成都城内著名的池苑园林景观。池开凿于隋代,相传为蜀王杨秀(573-618年)修筑成都子城的取土处,池名得自梵语。

  摩诃池面积近900亩

  曾是宴饮和游玩去处

  “摩诃池上追游路,红绿参差春晚。”宋代诗人陆游所作《春日游摩诃池》,描绘了暮春时节,摩诃池畔游人如织,一派绿围红绕的景象。此次考古发掘成果中,摩诃池面貌被进一步厘清。

  唐代中叶以后,此池声名渐起,已为城内一大胜景,是众多达官显贵、文人墨客的宴饮和游玩去处。除却园林景观的功能外,摩诃池亦为唐代成都全城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活用水保障。五代前蜀立国于成都,王建改摩诃池为龙跃池,王衍又名宣华池、宣华苑,大兴土木,环池修建宫殿,一度成为皇家园林。

  后蜀孟昶在位时,于宣华苑广植牡丹,故又名“牡丹苑”。两宋时期,尽管摩诃池的范围已开始缩减,但仍不失为城中一大盛景,名仕往来者依旧络绎不绝。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营建蜀王府,填池以做基础。东华门遗址发掘的摩诃池池苑园林,建筑年代从隋唐至两宋,延续600余年,主要有池岸、步道、庭院、殿基、沟渠、水井、小型水池等,还出土了大量的陶瓷器皿和建筑构件,基本展现了池苑东岸一带的建筑格局面貌。

  根据目前考古发掘情况,易立推测,摩诃池面积应接近900亩,大致北至羊市街、东至东华门街、南至天府广场、西到东城根街。

  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

  秦惠王二十七年(前311年),张仪、张若等筑成都城,其中大城为蜀侯、蜀相、蜀守治所,此后的两汉六朝时期,大城一直为成都的政治中心。

  发掘出排水沟水井等

  这里曾是核心生活区

  除了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区,秦汉六朝大城生活区的发现也是此次考古发掘成果的重点内容之一。

  东华门遗址约处在大城的中部偏东,发掘出土了排水沟、水井、灰坑等,以及大量的陶质器皿、瓦当、筒瓦、板瓦、钱币等生活遗物,与当时城内高等级的衙署府治或宫室殿宇等建筑物存在密切关联。

  易立介绍,近几年的发掘,不断对此三大块内容有新的补充。“东华门遗址的发现,充分表明这里自战国末年以来,即为张仪所筑大城的核心生活区,证实了以往仅见于传说或文献记载之‘摩诃池’的确切存在。”

  他说,尤其是隋唐至两宋摩诃池池苑园林和明代蜀王府宫城建筑群,规模庞大,气势恢宏,工艺精良考究,为研究长达2300余年的成都城市史提供了珍贵参考依据,是考察成都古城形态及其演变进程的文物窗口和时空坐标,同时也是成都建设世界文化名城的重要根基与文脉所在。

  新|闻|链|接

  将东华门遗址打造成文化地标

  近日在成都举办的“城市考古发掘技术和遗址保护技术培训班”上,中意专家一道对东华门遗址本土保护与展示利用进行了讨论。专家认为,东华门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方案设计,应致力于将遗址打造成成都市最为重要和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地标,并作为成都市创建世界文化名城的支撑项目来认真对待。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 戴竺芯 图据受访者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