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清代第一铸币厂——“雍和八景”之宝泉局(组图)

2019-06-21 11:33:07 来源:中工网 作者:户力平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传)康熙帝六十大寿万寿钱

  古代钱币为何以“泉”字代称

  宝泉局之“泉”字颇有寓意。泉,古音与“钱”通,因货币如泉水一样流通,有人遂将“钱”称为“泉”。

  据《中国古代货币发展史》载:钱最早又称“泉”。《周礼·地官·司徒》云:贾公彦疏:“泉与钱,今古异名。”《汉书·食货志下》云:“故货,宝于金,利于刀,流于泉。”

  早在战国时期,钱已被称为“泉”。始皇建秦之后,统一币制,规定以“半两”方孔圆钱为帝国的统一货币。因为“秦半两”外圆内方,具有“周流四方”的意义,故“泉”便泛指外圆内方的方孔钱。

  西汉时期多将货币以“钱”相称。元狩五年(公元前118年),汉武帝刘彻下令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改由中央统一铸币,设“上林三官”,即钟官(掌铸钱)、辨铜(掌原料)、均输(掌制范),组成中央铸币机构,负责铸造“五铢钱”(也称“上林钱”和“三官钱”)。初始元年(公元8年),王莽篡汉,夺取刘氏政权,改国号为“新”,遂托古改制,滥发货币。同时,因“钱”、“铢”等字之“金”旁同繁体“劉”字结构“卯金刀”之“金”,犯其忌讳,故正式以“泉”代“钱”,更铸“货泉”、“布泉”以及“小泉直一”至“大泉五十”等六泉。此后,以“泉”代“钱”被广泛使用并留传下来,如三国时孙吴之“大泉五百”、“大泉当千”,唐朝及五代时之“乾封泉宝”、“永通泉货”等,由此。后世文人更因“泉”较“钱”字风雅淡泊,故尤喜称“钱”为“泉”。

  “宝泉局”之“宝”,意为“宝货”,也是“钱”的泛称。从唐代开始,“钱”便有了“通宝”之名。据《中国钱币文化》记载,“通宝”意为通行宝货。从唐朝起,钱不再以重量为名称,而改称“宝”。唐武德四年(621年),铸造“开元通宝”,币面字样由书法家欧阳询题写,“开元”意为开创新纪元。以后历代沿用“通宝”一名,并常在“通宝”二字前冠以年号、朝代或国名,且赋予太平、兴隆、昌盛、泰昌、永昌、大安、端平等吉祥之意。

  清代沿袭历代旧制,仍视“通宝”为通行宝货。《康熙字典》称:“又凡钱文曰通宝”,遂有“康熙通宝”、“乾隆通宝”、“嘉庆通宝”以及“咸丰通宝”等通行货币。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