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明的发展轨迹 品味身份证明背后的词语

2019-02-15 16:40:45 来源:中工网 作者:张丽 责任编辑:田苑 字号:T|T

  从最开始少数贵族和管理者的身份特权证明,到穿越国境时出于国土安全考虑的身份通行凭证,以及交通工具突飞猛进带来的检验必需……今天,国际上的身份证明形式多样,但究其发展轨迹则大体遵循着相同的路径。

  身份证明,有身份的证明

  最早的身份证明确实是有身份的人才能享有,与普通百姓无缘。我国农业社会人口流动并不频繁,郡县制下乡里之间都是熟门熟脸,身份证明似乎多此一举。少数需要用到身份证明的场景,总的来说基本分为两类。

  第一类要被证明的人群是上任官员,这也是我国古时身份证明最主流的形式。统治幅员辽阔的地区免不了远地授权,身份证明即是给委派官员象征身份与权力的凭证,帮助其在调动军队、发号施令前验明正身。正如《周礼》所记载——

  “珍圭以徵守,以恤凶荒;牙璋以起军旅,以治兵守。”

  珍圭与牙璋即是最早的身份权力凭证。到了汉代时期,“符以代古之圭璋”,也就是施发行政号令的“珍圭”被“竹使符”取代;另外一种用以调动兵权的“牙璋”则被“铜虎符”代替。

  不管是铜虎符,还是竹使符,乃至后来的鱼符、兔符、龟符、麟符等等,都是我国古代官员身份证明的主要材料。符上所记载的信息并不多,基本为官员姓名、籍贯、任职衙门及官居品级等。与其说是身份证明,不如说是官员证,在卸任后要交出、作废终止;没有记载姓名的符,则可以传递给下一任继续使用。

  最早的符源自汉代,以竹片制作,镌刻篆书。在许慎的《说文》中有符的释义:“符,信也。汉制以竹,长六寸,分而相合。”

  到了隋唐时候,鱼符取代竹符成为官员身份的标志。鱼符,顾名思义,得名于其制作成鱼儿的外形,材质上或为木质,或为金属,分成左右两片,在鱼嘴处穿孔以供佩戴。

  “附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

  “明贵贱”指的是用不同材质来进行官职高低的区分。低等级的官员用的是木鱼符,从六品起开始佩戴铜鱼符,五品以上佩戴银鱼符,三品以上的官员和亲王佩戴的“鱼符”则用黄金铸制。“应召命”说的是官员们应召出入宫门时,必须得佩戴鱼符以备验证。所以鱼符也有一定的“防伪”手段——也就是“分而相合”。鱼符通常分为左右两半,右符交给官员随身携带,左符留存朝廷库房以备验查。

  历史嬗变中,“符”的式样千姿百态,官员身份证明的主要功能却基本不变。唐代武则天时期以龟为尊贵,一度将鱼符改为龟符;宋代时期将五品以上官员曾经用来装鱼符的“鱼袋”发扬光大,以“鱼袋”取代“鱼符”标识官员身份,以鱼袋上不同的金、银饰品和颜色来区分官级;宋代时给官吏颁发“腰牌”随身佩戴,制式各异,但证明与通行的核心功能不变;明朝洪武十一年起开始定制“牙牌”,材料有象牙、兽骨、木材或金属,上刻持牌人姓名、官职以及履历。

  值得一提的是,“牙牌”的佩戴者已经超出了官员的群体,与现代身份证明一样逐渐向普罗大众延伸。如陆容在《菽园杂记》中所记载的:“凡在内府出入者,无论贵贱皆悬牌,以避嫌疑”。到了清代,实行的“牙牌”所记载的信息更为详尽,除了官职,还有发牌年代、编号、持牌人相貌特征描述等,俨然具备了现代身份证的模样。

  第二类身份证明的使用场景是用作通行,这种通常被称为“传”或“传信”“通关文牒”等。“传”和“符”有着天然的相通之处,也因此常被称为“符传”。但和“符”相比,“传”的人身证明属性较弱,往往只具有一次通行的功效,有点类似于介绍信;同时“传”的通行证明功能更明显,如唐代“传”的别样形式——“过所”,就是为了唐代边境贸易往来、清查纳税而制,“过所”申请者要将所行人数、货物特征、纳税凭证、出行路线等一一说明,重点已经不在于个体证明本身。

  从这个层面来看,我国的身份证明可以说是从“符”发展而来,自上而下普及应用,主打通行功能的“传”在使用上并非主流。但在欧洲,由通行证发展而来的护照,则是以安全名义诞生的身份证明。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