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竹木简牍穿越千年 或为津关遗址国内第一

2018-09-18 10:45:35 来源:新华网 作者:宦小淮 责任编辑:田苑淯颖 字号:T|T

  衔远山、吞渠江,城坝遗址(又名“宕渠城”遗址)如同锁钥一般,扼住一条水上要道,从秦灭巴蜀到宋蒙之战,这里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根据《三国志》记载,刘备令张飞进兵宕渠,与张郃战于瓦口。这场“五虎上将”对决“五子良将”的德比之战,张飞最终完胜,终结了曹操从宕渠南下进攻巴郡治所江州(今重庆)的念头。

1123444695_15372294134791n.jpg

  西城门。图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提供

  鼓角争鸣之声远去,城坝遗址迎来了一轮又一轮考古发掘,这处川东地区目前尚存的历史最早、历时最长、规模最大的古城遗址不断出土“惊喜”。昨日,成都商报记者从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举行的四川渠县城坝遗址考古新发现研讨会了解到,经过连续5年的发掘,已经清理遗迹400多处,出土文物1000多件,近期还发掘出土了疑似津关遗址,如果确认,这将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水路津关遗址。在遗址区,15枚汉代竹木简牍异常珍贵,总字数200多字,既有包括“河平二年”、“竞宁元年”等纪年的官方文书性质木牍,也有《仓颉篇》这种最早的用于识字的“教科书”。

  发现“汉代水井”

  地处渠江右岸,渠县城坝遗址三面环水一面靠山,从2014年到2018年,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坝遗址进行了连续五年的系统的考古调查、勘探和发掘,目前发掘面积共计4000平方米,清理包括墓葬、水井、灰坑、城墙、城门、房址,沟、窑等各类遗迹400余处,出土各类文物1000余件,首次全面厘清了城坝遗址功能分区,构建了遗址自战国晚期至魏晋时期年代序列。

  西汉“宕渠道”、东汉“车骑城”,在考古发掘中,城址西城门重见天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现场队员郑禄红介绍,城墙初始夯筑年代为西汉时期,到了东汉时期有过大规模增修,一直沿用至六朝时期废弃。

  在城内,还发掘了10余口水井。“当地村子一直有48口车子井的传说。”考古队员介绍,之前村里发现了三口仍在使用的古井,老百姓说不清什么时候的,有专家认为是汉代的,直到在遗址区发现了同款水井,大家才恍然大悟,村里的水井已经使用了2000多年。

  城址功能分区完备

  中国国家博物馆研究员信立祥认为,城坝遗址作为南方郡县遗址保存下来还是比较困难,城址有完整的布局,从西门进去,两边是石头垒砌的高台。“进门两边应该有府库,离衙署应该也不远了。” 信立祥表示,随着考古发掘深入,应该还有更多值得期待的地方。

  此外,从发掘情况看,城坝遗址墓葬延续时间较长,墓葬形制和出土文物包含多种文化因素,是研究晚期巴文化中“賨人”的最主要遗存,同时也反映了秦汉一统之下的多元文化发展。已发掘的窑址位于城址西部,出土的板瓦与城址内出土板瓦遗址,表明是为城址专供烧制。这些发现与城址一起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大遗址单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