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吏:北魏孝文帝“太和改革”成功的关键

2018-04-23 20:29:0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陈忠海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作者:文史学者 陈忠海

  魏孝文帝改革面临的特殊情势

  北魏是南北朝中北朝的第一个政权,由拓跋氏建立。孝文帝拓跋宏继位于公元471年,这时虽然距拓跋珪定国号为“魏”已经过去了73年,但落后的文化、制度造成的各种问题已经充斥到北魏社会的方方面面:许多鲜卑贵族仍保留着游牧时期的风习,喜欢依靠暴力抢劫或肆意搜刮的方式攫取财产和人口,朝廷缺乏规范的官俸体系,经常以颁赏的方式来分配财富;朝廷虽然任用了一些汉官,但一些鲜卑旧贵族内心里拒绝接纳他们,认为“北俗质鲁,何由知书”,有的则提出鲜卑人的特性就是勇武,崇尚儒学会丧失种族优势;国家没有统一的土地和租税制度,州、郡、县争相收取租税,所使用的衡器也大小不一,一些官员趁机中饱私囊,史书将他们称为“饥鹰恶虎”;虽然推行汉化多年,社会上仍流行穿胡服、讲胡语,汉化成效不明显。

  “太和改革”与“孝文帝中兴”

  孝文帝继位时年仅5岁,由祖母冯太后养大,未成年前由冯太后执政。孝文帝年轻时注意学习儒家经义、史传百家,积累了丰富的治国经验,在他23岁时冯太后驾崩,孝文帝开始亲政,随即便掀起了一场全面改革,当时的年号是太和,这场改革也被称为“太和改革”。

  “太和改革”由孝文帝亲自设计和主导,是一场全面、系统性的改革,主要措施包括:效仿汉族王朝礼仪建明堂、太庙,制定郊祀、籍田等制度,祭祀舜、禹、周公、孔子;在中央建立系统规范的官制,颁布《职员令》,确定百官秩品,官员分九品,每品又分正、从,共18个品级,分别制定了俸禄标准,解决官制混乱和缺乏薪俸制度的问题;在基层实行“三长制”,即邻、里、党组成的乡官组织,以此加强户籍管理,取代过去实行的宗主督护制,克服地方豪强隐匿包藏人口的弊端;颁行均田令,根据性别不同对成年百姓制定了具体的授田亩数,分露田、桑田两种,露田种植谷物,不许买卖,15岁以上男子一般授40亩,女子减半,这些田地需要在70岁时交还国家,桑田主要用来种植桑、榆、枣树,可以买卖,不用交还国家;统一租税制度,其中收租以一夫一妇为基本单位;禁止士民穿胡服,规定一律改穿汉人服装,百官改着汉人官服,禁用胡语,规定“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由孝文帝亲自推动的这场“太和改革”基本上取得了成功。经过改革,北魏所管辖的北方地区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得到恢复,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日益活跃,百姓的生活得到明显改善。改革后,从鲜卑统治者到社会各阶层对汉族先进文化、制度接受的程度进一步加强,加速了北魏政权的社会转型,使其完成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变,各民族进一步融合,历史上称北魏的这一时期为“孝文帝中兴”。

  吏治保障了“太和改革”的成功

  这是一场任务极为繁重、过程极为艰难的改革,但它基本上取得了成功,实现了王朝中兴。能做到这一点很不容易,孝文帝抓住了怎样的改革关键点呢?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