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蜀汉名将关羽是“侯”不是“候”

2018-04-20 20:03:44 来源:北京晚报 作者:陆诗年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作者:陆诗年

  景山公园的关帝庙前不久对外开放并举办“关帝文化展”,每天吸引着众多游人。展览以景山关帝庙的原始建筑为依托,通过丰富的历史资料和相关文献,展示了景山关帝庙的历史、关羽的传奇经历以及关帝文化的形成和影响。但在东配殿“关帝祭祀专题展”的第三个部分“祭祀源远”中,却出现了一处令人遗憾的疏漏。原本应为“关羽被历代皇帝加封,由‘侯’加封至‘圣’”,展板上却写成了“由‘候’加封至‘圣’”……

  “侯”怎么变成了“候”

  《说文解字》:“侯,春饷所射侯也。”“候,伺望也。”

  景山关帝庙也叫护国忠义庙,位于景山公园的东北角。据清代吴长元所辑《宸垣识略》记载:“护国忠义庙在观德殿东,塑关帝立马像。林木荫翳,周围多植奇果。”关帝庙原为前后两重院落,现存建筑沿袭了清代规制。眼下,正在关帝庙举办的“关帝文化展”正殿为《关帝庙局部复员陈列展》,恢复了清光绪时期档案记载的关帝像、从神像、供桌等祭祀用品;西配殿为《关帝传奇与文化传承专题展》,分为“演绎传奇”、“永续传承”、 “泽被四海” 三个部分,介绍了关羽的盖世奇功、天鉴忠肠、义仁勇信、百世流芳、世人敬仰;东配殿的《皇家关帝与关帝祭祀专题展》则分为“王朝奉祀”、“关帝威仪”和“祭祀源远”三个部分,揭示了历代如何在皇宫御苑敕建关庙、如何褒扬关羽的忠义仁勇、义薄云天以及历朝皇帝如何为关羽加封拜圣、御书赐匾等。整个展览通过集“忠”、“义”、“仁”、“勇”、“信”为一身的关羽,生前特别是死后近2000年的传奇经历中的不同侧面,展现了关帝文化的形成及其在中国乃至整个世界华人地区的影响。

  关羽“由‘候’加封至‘圣’”的文字疏漏出现在东配殿《皇家关帝与关帝祭祀专题展》第三部分“历朝加封逐拜为圣”的图表中。这个图表将东汉、隋、宋、明、清各个朝代17位皇帝为关羽加封的不同封号依次排列,描绘出关羽从“侯”到“神”到“圣”一步步“攀升”的演变过程。如东汉汉献帝建安年间加封的是“汉寿亭侯”;隋文帝杨坚开皇年间加封的是“伽蓝之神”;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年间加封的是“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镇天尊关圣帝君”;明思宗朱由检崇祯年间加封的是“真元显应昭明翊汉天尊”;清世祖顺治皇帝加封的是“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清圣祖康熙皇帝加封的是“协天伏魔大帝”;清高宗乾隆皇帝加封的是“忠义神武灵估关圣大帝”;清宣宗道光皇帝加封的是“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 从展览所列的图表不难看出,关羽是“由‘侯’加封至‘圣’”而不是“由‘候’加封至‘圣’”。

  “侯”和“候”这两个字虽然只有一“竖”之差,但意思完全不同。《现代汉语词典》对“侯”字的解释是:1,封建五等爵位的第二等;2,泛指达官贵人,如侯门似海。对“候”字的解释是:1,等待,如候车、候诊;2,问好,如问候;3,指随时变化的情状,如“时候”、“气候”、“火候”等。此外,这两个字的源头也完全不同。“侯”字在中国最古老的成熟文字甲骨文中已经出现,甲骨文“侯”字从“厂”从“矢”,“厂”即山崖,“矢”即箭,“侯”字表示狩猎于山崖,其造字的本义为“箭靶”。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释称:“侯,春饷所射侯也。”意思为,侯是春季饷献时所用的箭靶。在中国古代,箭靶往往在进行射礼时才用,参加者除了天子外大多都是王公贵族,所以“侯”后来成了古代五等爵位的第二等,即公、侯、伯、子、男中的侯爵。后来,甲骨文“侯”被加上了“人”作偏旁,又引申为有本事的人,寓意能力高强的男子。而“候”字的出现则晚很多,“候”最早见于小篆,是一个形声字,从人,侯声。意思是人注视、观察箭靶,准备射箭。《说文·人部》:“候,伺望也。”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