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文化中的衣冠之治

2018-04-02 20:50:33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刘志琴 责任编辑:王一 字号:T|T
  崇奉理学的士大夫们,喜欢戴的是心形冠,其造型是圆顶象征天,由八片布拼接表示八卦,大圆帽檐像太极,俨然是天干地支的太极图。这种方巾、峨冠象征天圆地方的冠帽自然与小民无缘。

  一般平民身着青布棉袄、蓝布裤裙、白布袜、蓝布鞋、皂布巾。还有一种无领无袖的对襟长上衣,称比甲、坎肩、背心,老少皆宜。与官员士大夫的峨冠博带相比,平民着装有三紧,即头紧、腰紧、脚紧。所以古代常用“峨冠博带”形容官员缙绅,劳动大众则称为“短衣帮”。在江湖上还流行一种服装的隐语:“袍帐”是指缙绅的宽袍大袖,秀才的长衫称“海青”,裤子称“汉子”,裙子是“围竿子”,鞋子称“掷上”,袜子为“掷同”,这都是形象化的平民用语。

  这些制作都源于一种理念,这就是明代理学家吕柟所说:“古人制物,无不寓一个道理。如制冠,则有冠的道理;制衣服,则有衣服的道理;制鞋履,则有鞋履的道理。人服此而思其理,则邪僻之心无自而入。”

  服此服而思其理,是古人服装制作的法则,这一法则使得一身衣衫从质料、色彩、款式、花纹无不受“礼制”的规范,赋以天道、伦理、身份地位、品行情操等诸多涵义,成为封建伦理政治的图解和符号。

  俱往矣,深衣!穿衣着装还看今朝

  在全球化背景下,人类生活方式趋同化,虽然古代深衣不可行,但怎样保留民族特点,却是时代性的课题。清末民初的服装改革就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民国前后,洋装一度风行中国,这有利于突破中外风俗差异所形成的壁垒,也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创新。但是愈来愈多的人感到,西服与中国人生活习惯不相适应。领带卡脖子,戴手套动作不方便等等,怎样使西服本土化,尊重中国人的穿着习惯,是推进服装改革的关键,这种交流的结果不是洋装代替中装,而是创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服装:旗袍和中山装。

  中山装因由孙中山创制而得名。它以西服为模本,改大翻领为立翻领,上下左右4个明袋,喻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袋口为倒笔架形,以示对知识分子的尊重;5个扣,象征五族共和。对四袋、五扣的伦理解释,富有中国古人衣着的情调,但与古代服装有实质性的不同,服装不再有等级之分,戴什么帽子,穿什么款式,用什么色彩,不论尊卑贵贱,听凭自选,从此走上自由着装的时代,这在中国服饰史上是新的里程碑。

  可贵的是,孙中山在创制中山装时还提出服装现代化的理念,他在给中华国货维持会函件中提出民国服式的制作原则是:“此等衣式,其要点在适于卫生,便于动作,宜于经济,壮于观瞻。”这服装四原则真正结束了衣冠之治的观念。由于这一服装样式结构合理、自然舒服,受到民众的欢迎,常盛不衰,延续至今。

  在文化发展史中,取之国外,而在中国发扬光大的事例举不胜举,远的如胡琴、笛子、琵琶等民族器乐均来自西域,先秦的古乐大多已失传;近的如乒乓球,从20世纪起中国人几乎垄断世界乒乓球坛,被中国人引为骄傲的“国球”,其实源自19世纪的英国,并非中国土生土长。而对于在中国土生土长的某些不合时宜的传统,只能请进博物馆,供后人观摩它昔日的辉煌。值此,且不妨说一声:俱往矣,深衣!穿衣着装还看今朝!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