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为何照搬《周礼》改制

2018-03-27 20:42:40 来源:光明网 作者:殷啸虎 责任编辑:靳不贰 字号:T|T

  在土地领域,王莽看到了日益严重的土地兼并现实,想通过土地国有、禁止买卖来抑制土地兼并,保证农民平均拥有土地。但这一做法严重损害了土地所有者的利益,遭到强烈反对。朝廷大臣也认为,“今欲违民心,追复千载绝迹,虽尧舜复起,无百年之渐,弗能行也”。在一片反对声中,王莽又不得不收回成命,允许土地买卖。土地改制的失败,进一步加剧了社会矛盾。

  王莽的所有改制措施中,恶果最为严重的是币制改动。短短十年时间里,王莽对币制进行了四次改动。第一次是在五铢钱以外增铸大钱,后来又废除五铢钱,发行“宝货”,共有五物(金、银、龟、贝、铜)和六名(钱货、黄金、银货、龟、贝货、布货)。由于货币种类太多,换算起来又十分困难,严重影响了货币的流通和使用,于是不久又废除“宝货”,只保留大钱和小钱。实行了没多久,又废除了大钱、小钱,另作货布、货泉两种。结果是货币信用丧失、货币体系崩溃,百姓私下依然用五铢钱进行交易,从而导致私下铸钱盛行。

  王莽的新朝,可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通过“禅让”方式建立的王朝。王莽本人也算励精图治,“常御灯火至明,犹不能胜”,但由于机械照搬经典、脱离实际,损害了各方面的利益,而且政令繁多、朝令夕改,使百姓无所适从。加上各种灾害不断,“贫者无以自存,于是并起为盗贼”。

  大规模农民起义爆发后,王莽又“告天以求救”,甚至搬出《周礼》中“国有大灾,则哭以厌之”的一套做法,率群臣至南郊,“仰天大哭,气尽,伏而叩头”。但显然,这并不能挽救他的命运。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