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原因导致古代官德考评制度约束失效?

2018-03-19 20:55:3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刘绪义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宋朝对官德考评实行“磨勘”连坐制,即把官员每年的考课记录累积起来,三五年一个周期综合考评。多次积累考核,使统治者能够全面掌握官员的道德品状。设审官院,主要考核京官;考课院,主要考核外官,并由御史台纠察监督百官。宋太祖时将“四善”分为三等,神宗时用“四善四最之法”,参考令守治行分定为上中下三等,还提高了监察机构的地位,允许御史“风闻弹人”,失当亦不加责。然而,北宋时期却出现了著名的冗官现象,真宗景德、祥符中,文武官员9785员。到仁宗皇佑元年,内外官属17300余员,其未授差遣京官、使臣及守选人不在数内,40年间官员人数约翻了一番。到徽宗宣和元年更是达到48000余人。官德考评本意在约束官员,至少不至于泛滥成灾,然而,导致冗官的原因恰恰在于这一严格的制度却被另一做法“荫补”破坏,大量“惟知饮酒弹琵琶耳,安知民间疾苦”的贵族子弟得以进入官场,官德考评形同虚设。有宋一代贬官不少,但大都不是因为官德考评出问题。

  形式主义是官德考评约束失效的助推器

  官德考评制度化的一个表现就是考核指标看上去越来越细化全面,然而,指标的设置与比重不合理等容易导致考评时走向形式主义。如明洪武年间制定的百官考核法,分为考满与考察两种。考满是一种按年资、政绩晋升的制度:即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考核结果分为称职、平常、不称职三种,决定其升降。考察是普察京外诸官而较其优劣,主要考察其是否贪酷、浮躁、不及、不谨等。

  尽管明朝对官德的考核程序较宋完善,但流于形式亦较宋严重。本来老、病这些指标与官德并无关系,却也纳入其中使得官德考评并无多大实效。因此,明代吏部尚书陆光祖提出“实考语”。他直指当时的考评结论荒唐无实。这样的官德考评形同玩文字游戏,实际作用如何,可想而知。而这并非明朝一时的现象。康熙四年,山西道御史季振宜提出停止考满,明确指出这种考评已经流于形式,甚至影响到衙门正常办公。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