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著名皇家寺庙:雁栖湖定慧寺的昔日辉煌

2018-03-08 20:39:4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于书文 责任编辑:王靖羽 字号:T|T
  关于本诗作者,介绍定慧寺的文字多认为是“冯文卿”,可能源于现行本《怀柔县志》。笔者进行了深入查辨,明万历《怀柔县志》明确记载,《题定慧双塔》诗作者是马文卿。马文卿隶籍贵阳府,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年)进士,历任山西道、监察御史、巡按广东等,为人正直,得罪上官,被降职,遂还乡居家。《明史》王保传中提到,马文卿在直隶巡关御史任上,与都督同知王保等督修长城,写有《游红螺寺》诗。今《怀柔县志》中《游红螺寺》一诗作者也错署为“冯文卿”,两诗实际是马文卿的同期作品。

  民间传说见证昔日辉煌

  定慧寺一时成为京都以北颇具盛名的寺院,香火极盛。定慧寺建成初期周围并无人家。后从山西大槐树迁来张、杨两姓人家在定慧寺山前安居,他们先是为前来进香的人们看马、卖茶,后来在这里开荒、种地。随后又有刘、王、杜等姓氏人家迁徙而来,定慧寺山前逐步形成村落。因这里是定慧寺的香客下马之地,人们习惯把这个小小的村庄称为“下马庄”。

  后来,“下马庄”演变为“夏姓庄”,是与发起并主持修建定慧寺的太监“夏时”有关。由“夏姓庄”改为“下辛庄”,谐音而成。这就是“先有定慧寺,后有下辛庄”民谚的由来。

  因是皇家寺院,定慧寺内僧人渐渐傲慢,有恃无恐。相传明末清初时寺僧行为不轨致民怨沸腾。皇帝传旨“惊惊罢了”,但执事大臣顺应民意,处罚了作恶多端的寺僧,拆除定慧寺,仅存寺前的万寿塔和齐天塔高高耸立,不久二塔也在民国年间自然倒塌。民国初年,怀柔诗人刘庆堂这样描述:“久传古刹镇前村,访去曾无旧址存。满目荒凉何所有,唯留野塔立朝昏。”

  2013年,为建设雁栖湖国际会都,下辛庄与紧邻的柏崖厂、泉水头三个村整建制搬迁,下辛庄成了消失的村庄。(于书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