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广州经常“火烧连营” 民间救火队曾担任重要角色

2018-01-03 12:10:23 来源:人民网 作者:吴 青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1907年广东《时事画报》第十四期所登载的广州街铺联合救火图

制图/王军

广州市慈善救火会的大号救火机

广州市慈善救火会的救火电船

  一、火灾频发民间消防队登场

  清朝末年,广州城得到较快发展,人口增加,城市空间变得逼仄,而城区的建筑还多以砖木建构为主,加上火药、煤油等西方近代工业品的普及,使得广州地区火灾发生的频率和危害急剧增加,小火灾几乎每天都有,大火灾也频繁发生。据不完全统计,自1840年至1911年,有记载的特大恶性火灾就达200多起,许多还是车船火灾、工厂火灾、工业品火灾等新型火灾,而且大多集中在中心城区发生,经常“火烧连营”。

  1893年6月24日,三元里火药局大爆炸,周围各乡“居人之被药力摄去颠坠数里之外,躯残肢裂,血肉狼藉,以及被墙壁压倒葬身瓦砾丛中者,正不可计数”,仅瑶台一乡死伤人数就有1000余人。1909年1月30日,大沙头码头“财记”花艇不慎起火,因扑救不力,火势蔓延至30余艘花艇,使当时广州的销金窝大沙头的大多数花艇付之一炬,“大抵男女毙命人数总在三四百人以外”。1895年9月14日,回澜桥脚豆栏东街振兴机器店煤油灯倾泻在地,而“店内满积煤炭、硝磺、洋油等引火之物。一经燃着,致不可收拾”。当晚“火乘风力过对河宝顺大街,两街铺户顿成灰烬”,被烧毁的商铺达117间,财产损失惨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