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明之学的弘扬正当其时

2017-12-11 09:45:39 来源:央视网 作者:许嘉璐 责任编辑:黄伟佳 字号:T|T

  话语形式的转换,其核心和实质是对思维方式的调整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每当历史的轨迹由于复杂的原因出现转折的时候,语言就会发生与之相应的变化,原因之一是,语言是反映现实、反映人们思维的内容和方式。在我们熟知的过往中,宋儒在构建理学体系时大量使用了当时的口语,应属于汉语的一次巨大变革;“五四”运动时期,兴起新文化,文言文迅速退出文坛和社会生活,助推了时代的转变,与此同时,西方语言对汉语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近几十年的改革开放也带来语言(特别是词汇)的不小变化,虽不及上述两次演变之大,但是也不可忽视。现在,在基础教育普及、现代文化多样、古代传统遗忘、良知亟待唤醒、对外交流频繁的环境中,阳明心学的弘扬和发展,同样遇到了语言问题——我称之为话语形式和思维方式转换问题。

  话语形式的转换,并不限于古语(对许多人来说,这个“古语”包括了宋、明、清的语言)的准确理解和翻译、词语通于俗而且入时,其核心和实质是对思维方式的调整,其中包括了大众观察事物和接受理论时从个体到整体、从具体到抽象、下而上上而下,以及正向逆向思维的习惯。

  当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括阳明学说的对内普及、对外介绍的障碍之一,就在于此。对内对外又有所不同:对内,面对各行业、各阶层时,应该重在求听者一听就懂,印象深刻,引发联想、反思和践履;若不如此,而是“照本宣科”、学术话语过多、过深,或讲述重在字面,都将事倍功半;对外,则还有一个双方信仰、概念、伦理的差异对比以及双方思维习惯走向“中和”的问题。克服话语形式和思维方式所造成的障碍,说穿了,就是一个努力做到对对方信仰、概念、思维、表达习惯了然于心,并且怀着尊重文化多样性、理解对方情怀的心态。举例说,姑且不论孔、孟、程、朱以及释、道二家的经典,即使对今人而言,语言相当浅显的王阳明遗著遗言似乎也当如此小心对待。阳明学的出现距今不过四五百年,但是在其“简约而白,形象而透”的明代语言背后,矗立着自孔孟以来历代杰出思想的遗教,如果仅就字面而解,也还会有许多隔膜、难以理会之处,即使懂得了字句,也未必一触即通。例如,他说“道,一而已。仁者见之谓之仁,知者见之谓之知。释氏之所以为释,老氏之所以为老,百姓日用而不知,皆是道也,宁有二乎?”对于今之学子,这几句话可一睹而明,但是恐怕还是需要以今天的知识和语言做个简约剖析的为好。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