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话小说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2017-06-26 17:04:48 来源:央视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二、明代以后,特别是明中后期,中国社会经历着巨大的变化,而传统诗文在题材内容与功能上基本上延续着传统的抒情言志、交游酬唱等,在反映社会生活的变化方面,明显缺乏适应能力。归有光自称:“平生足迹不及天下,又不得当世奇功伟烈书之,增叹耳!”(《与王子敬书》)这一感叹很有代表性。其实,题材的局限性不在于所谓“奇功伟烈”的缺失,而在于他们没有充分意识到时代潮流的汹涌激荡,即使有所察觉,也难以超越固有的思维模式,比如商业发展下社会风气的变化,站在道德立场进行批判的较多,客观审视、深入表现的极少。因此,最能代表诗文精神追求的口号不过是“独抒性灵”,这一口号当然有进步意义,但它无法唤起诗文作家更宽广的人文关怀与更厚重的历史使命感。关键在于,所谓“性灵”就像袁枚所说的,“抄到钟嵘《诗品》日,该他知道性灵时”(《仿元遗山论诗》),是古人早已抒写得淋漓尽致的自我情怀。

  而白话小说从本质上说,是适应新的社会生活与文化需求产生的,它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传统诗文所没有或不屑表现的各个阶层,特别是庶民阶层的原生态的生活场景,成为飞速发展的时代的动态写照。即使是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神魔题材,也往往能赋予人物形象以富有时代感的气质。因此,从通过文学作品把握社会人生这一文学基本功能的角度看,白话小说也有理由受到文学史更多的关注。

  三、白话小说在文学史上值得予以更多的关注,也因为它在文体上表现了更大的开放性、兼容性,可以从总体上代表文学发展的成熟。我们知道,小说在文体上有一个很突出的特点,就是所谓“文备众体”。明代白话小说中,也是诗、词、曲、赋、尺牍、奏章等各种文体无所不包,它们构成了小说文体的有机组成部分。白话小说中的这些文体有时可以与它们的发展保持同步,如《警世通言》中的《唐解元一笑姻缘》就纳入了唐寅等明人的诗;有时又可能具有某种实验性,如《西游记》中的诗歌,句式活泼,节奏明快,甚至突破了古代诗歌的形式。虽然我们不必抬高白话小说中其他文体的艺术水平,但如果说它们多少可以折射出各体文学的面貌,也不为过。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