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灾星安禄山:如何顺利成为皇帝“宠儿”?

2016-05-30 14:55:42 来源:人民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朝画西施 字号:T|T

  安禄山起兵反叛之前,不仅身兼三镇节度使,有亲王的封爵,还兼领河北、河东地方行政长官,同时兼群牧使、闲厩使,能够控制边地牧场和马匹,职权渗透到陇右(西北)地区。妻子为命妇、儿子得恩赏,京城之内赐豪宅,平日美馔珍馐,更是无以复加。安禄山所得封赏、爵位、官职、恩宠、身份,在当时的国家体制下,是任何一个胡人都无法与之比肩的。

  概括安禄山的发迹之路,我们注意到他具备几个明显的特征:一是基于种族出身和经商的本性,他在唐朝边疆地区找到了发展的土壤。安禄山充分利用和发挥自身的才智,在唐朝的东北地区获得了巨大成功。二是洞悉仕途之上的游戏规则,把个人才华和皇帝的需要有机结合起来,使皇帝信任自己是一个可以倚赖的“万里长城”。三是巧妙地利用中央朝廷的关系寻求代言人,积极营造个人发展的政治环境和条件,善于把握机遇,顺利进入高层视野并成为皇帝的“宠儿”。四是紧紧抓住皇帝对自己的信任,充分利用了与杨贵妃的“母子关系”讨得皇帝的欢心,巩固自己的地位。在他没有叛乱之前,安禄山一直是唐玄宗信任的边疆守将,那些奏称安禄山有不臣之心的人,唐玄宗都下令押送给他处理。

  安禄山从唐朝的边疆守将走上叛乱进而与皇帝分庭抗礼,不是朝夕之事。这与安禄山自身的经营有关,也与唐朝国家政治、军事、经济形势有关,不可一言以蔽之。在安禄山的行动还能遵循帝国政治体制的基本准则时,即使朝廷施加的恩宠再深,似乎也是可以容忍的。但是他最终走上了叛乱,后世评论他的步步高升,就视同为盛世的“怪胎”、“妖魔”。无论如何,是当时的历史条件给安禄山这样的野心家和投机者提供了舞台,这样的人能够发迹并且能够红透北部边疆乃至映照到唐朝中央朝廷,正给我们思索大唐帝国从太平盛世走向动乱和衰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角度。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