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化楼的往事与回想:55年前的“理想住宅”

2016-02-13 15:23:59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刘源隆 责任编辑: 字号:T|T

  1965年开始,一方面为开展为人民服务工作,另一方面为给大楼住户增收,居委会成立“生产组”,联系印刷厂和纸盒厂“接外活”,全楼大人、小孩在居委会带领下“叠页子”、“糊纸盒”。

  安化楼每套房间内都没有厨房,这是“公社化”设计的一个重要标志。在安化楼主楼东西两侧,每层有两个公共厨房,但是大楼刚落成时,全北京还没有通煤气,因此公共厨房在当时就成了摆设,大楼的居民只能在自家门口烧起煤炉做饭。

  1966年“文革”开始,红卫兵“大串联”让这些厨房排上了用场,“红卫兵接待站”设置在安化楼,红卫兵们就住在铺满草帘子的各个厨房里。居委会又组织大家给红卫兵捐被子,李秀梅要挨家挨户去动员,“当时大部分家庭生活水平并不高,孩子多的家里,两个孩子盖一张被子,就在这种情况下,我跟大家一说,就都捐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