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俊栓:敬业爱民 三尺岗位一站就是36载

2021-04-16 16:57:24 来源:中国警察网 作者:唐娜 贾腾腾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苏俊栓在全国交警系统中是个响当当的存在。这位原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西城交通支队六部口大队民警,在交通管理这个平凡的岗位上,一站就是36年。

  他“站”出了易懂好记、实效突出的“苏俊栓指挥法”,在全国交警系统推广;他“站”出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特等劳动模范等一大串荣誉。

  由于工作突出,苏俊栓荣立一等功1次、三等功4次,1988年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称号,1996年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

  干一行爱一行

  干一行就干好一行

  1947年出生的苏俊栓,196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1年9月参加公安工作,2007年11月光荣退休。从成为首都交警的那一天起,苏俊栓始终秉承着“干一行爱一行,干一行就干好一行”的信念,一心扑在岗位上,不辞辛苦,且善于思考。

苏俊栓护送学生过马路。(北京市公安局交管局供图)

  上世纪80年代,他曾在车公庄路口当岗长。当时的车公庄路口机动车高峰小时流量8000余辆、非机动车近2万辆,是北京交通流量比较大的平交路口之一。站岗执勤时,苏俊栓一直琢磨司机和行人的心理,琢磨如何提高路口通行能力。他发现,当绿灯灭黄灯亮时,已经越过停车线的车辆经常在路口犹豫不决,严重影响路口畅通。针对这种情况,他及时打出带车手势,请司机放心通过,在短短的黄灯期内能多放10余辆车,一个小时就是200余辆,路口通行能力大大提高。苏俊栓把这一招总结为“要让车辆跑得快,多打手势往前带”,并根据多年的工作实践,结合路口的特点和流量状况,总结出了一套科学有效的交通指挥方法,提高了路口高峰时机动车通行效率。1992年,北京市公安局将他的指挥法命名为“苏俊栓指挥法”,公安部交管局也专门发文在全国交管系统中推广。

  内塑精神外树形象

  感召战友传播正能量

  1971年9月,苏俊栓退伍后被安排留京当交警。面对这份职业,他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从上岗那天开始,他就要求自己一定要表现出良好的精神状态、形象气质。挥臂、转体、摆头、喊话……马路上、车流中,无论春夏秋冬,他都严格做好每一个动作、打好每一个手势。日子久了,苏俊栓练就了挺脖颈挺胸挺膝盖、眼睛大睁、两肩自然下垂的一身“竹板功”。不管执勤环境多么恶劣,他都坚持做到“四个一样”:好天气坏天气一样、查勤人员在与不在一样、交通高峰平峰一样,刚上岗时快下岗时一样。

  30余年来,苏俊栓平均每天站岗6小时,打手势4600余次,转体180余回。他站过岗的几个路口,从未发生过重大交通事故,排除险情上千起,树起了首都交通警察的良好形象,他还热诚无私地对年轻同志进行“传帮带”,给身边的同事带去正能量。1996年,苏俊栓所在的府右街南口岗组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和北京市总工会分别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和“首都劳动奖状”。

苏俊栓在指挥交通

  一次,苏俊栓正在府右街南口岗执勤,几位在北京访问的俄罗斯城市交通管理部门的官员悄悄来到这里观摩。10分钟、20分钟……当他们看到苏俊栓标准有力的手势、迅速利落的转体、简洁响亮的喊话,看到流畅行驶的车流、安全通过的行人、秩序井然的路面时,不禁由衷赞道:“中国警察,真棒!”

  心里始终装着群众

  精神激励后辈交警

  苏俊栓始终认为:“咱是人民警察,就应该为老百姓服务。只要是对党对人民有益的事,再苦再累我都愿意干!”他把严格执法、热情服务时时刻刻记在心上,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在日常生活中,都积极主动为人民群众服务,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帮群众之所需。

  在处理交通违章时,他时刻注意了解掌握违章人心理,摸索总结纠违方法,拉近与群众的距离。他常说:“你激火斗气,我头脑冷静;你无理取闹,我以理相待;你出口不逊,我语言文明。”苏俊栓工作期间纠正违章50万起,从没和违章人发生过争吵。

  有一次,一个女青年经过路口时违了章,苏俊栓给她敬礼后,讲清违章情节,做了罚款处理,最后给她敬礼时说:“对不起,耽误您的时间了。”女青年却说:“得了,罚了钱,还说好听的干什么!”说来也巧,两个月后的一天,这位女青年因骑车不慎,在离岗位不远的地方摔倒受伤。苏俊栓急忙跑过去,拦了一辆汽车将她送往医院。后来,这位女青年专门找到苏俊栓表达歉意:“想起过去的事真惭愧,明明是我不懂交通规则违了章,还错怪您,这次又是您救了我,还是人民警察好啊!”

  如今,苏俊栓已退休10余年了,他依然心系交管工作,经常到他曾经工作过的岗位,向年轻的首都交警讲述老一辈交警的工作故事、收获和感悟。时代变了,赋予了首都交警新的机遇与挑战。但苏俊栓传承下来的精神没有变。苏俊栓勉励新一代首都交警:忠于党、忠于人民,不是在口头上,而是在踏踏实实的行动中,只要严格要求自己,心里时刻装着群众,多做便民为民的实事好事,就一定会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业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