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专家”黄大树:我为古建续春秋

2020-11-02 17:25:43 来源:央视网 作者:王俊禄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1997年,王世仁(左一)、傅清远(左二)、罗哲文(右二)和黄大树(右一)等专家在台州府城墙研讨保护方案。(受访者供图)

1999年1月23日,尼泊尔中华寺完工后的场景。(黄大树摄)

  上世纪80年代,黄大树在湖州飞英塔塔顶安装宝葫芦。(受访者供图)

  2020年10月23日,黄大树介绍他摸索出的“角梁预应法”等技术发明。本报记者王俊禄摄

  农民出身,初中学历,泥瓦匠起步,误打误撞入行古建领域,边学边干40余春秋。他大半辈子雕琢古建筑,也被古建筑所雕琢

  在他和团队修复的数百座古建筑中,有的被申报为世界遗产,200多处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还主持修复了马来西亚槟城张弼士府邸、尼泊尔中华寺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农民出身,泥瓦匠起步,误打误撞入行古建领域,边学边干40余春秋——眼前的黄大树,皮肤黝黑,双手织满老茧,沙哑且夹杂方言的普通话晦涩难懂。但聊起宋塔、古刹、城墙、故居,他时常眯起的双眼,不断闪现光芒。

  72岁的黄大树是浙江临海市古建筑工程公司董事长、中国建筑协会古建筑分会副会长。在他和团队修复的数百座古建筑中,有的被申报为世界遗产,200多处被批准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还主持修复了马来西亚槟城张弼士府邸、尼泊尔中华寺等,成为中外文化交流的见证。

  建筑是凝固的历史。千年古迹面前,人生也无非过客。这位大半辈子雕琢古建筑的老者,也被古建筑所雕琢。

  风霜拂过历史遗存,经年累月——这是一场与岁月的争夺战。黄大树以榫卯作笔、砖泥为料,在海内外留下深浅印迹,也留下了一笔可触可感的人文财富。

  半路出家,从“一问三不知”到获专家好评

  曾经修复过的天童寺,围墙瓦片上再次长出青苔,每每路经此地的黄大树心生感慨:“这是40多年前边学边干,参与的第一个古建,还好没‘掉链子’。”

  时光回溯到1948年,黄大树出生在临海一个普通农户家中。初中毕业后,他跟着村里师傅干活,学的是泥瓦匠。黄大树悟性好、学得快,只消个把月,农村造房子、砌锅炉等技术活都已难不倒他。

  1978年,黄大树30岁,已是家中主要劳力。这年夏天,一个宁波来的远方亲戚带来信息:宁波打算修复天童寺,但技术工人奇缺,着急要人,工资每天一块二。

  改革开放前夕的中国,很多人对古建筑仍存在偏见,行业人才几乎断档。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黄大树马上来了兴趣:一块二,生产队出工一天3毛钱,整整4倍啊!赚来贴补家用多好。

  但那个特殊的年代,擅自打工不被允许。他和村里约定,每天工资里上交三毛钱给村里,这才成行。

  次日一早,他清晨6点起身,只身一人前往宁波,辗转10个小时,擦黑了才摸到天童寺。

  推开挂着整修办公室牌子的门,接待他的一位王姓局长劈头盖脸问了三句话:

  “会盖筒瓦、做栋脊吗?”“不会。”

  “会雕梁画栋吗?”“不会。”

  “会修斗拱、戗角吗?”“不会。”

  这些听都没听过的名词,让黄大树蒙圈了。不用说,打工的事黄了。

  “既然大老远来一趟,我干脆去逛逛。”黄大树回忆说,没想到寺院比村庄还大。兜兜转转,他注意到很多处围墙倒塌了。

  “要修墙吗,这个我会!”黄大树找到生产指挥组王组长,“能不能让我砌墙,我在行。”

  没想到,王组长爽快答应了:“你再找十来个人,要修的围墙有好几里长。”

  黄大树带着喜讯,一溜烟跑回村里。出门清点,一共18个壮劳力。

  砌墙和农村造房子差不多,黄大树轻车熟路。但很快遇到了新难题:围墙上部需要做挑线、堆塑、盖筒瓦等,“十八罗汉”都是“门外汉”,只能大眼瞪小眼。

  “砌墙先继续,不懂盖瓦我去‘偷师’!”于是,趁着每天中午正规施工队休息,黄大树偷偷爬上正在修缮的天王殿屋顶,把瓦片揭下来、装上去,反复咂摸。

  后来,眼看着被自己“动过手脚”的那一处并没有被推倒重来,他舒了一口气。

  那些天每到晚上,他都带上砖头瓦块,将“偷师”学来的技术在工棚里反复练习,琢磨了一个多星期,终于解决了技术难题。

  功夫不负有心人,黄大树等人修复的围墙节约原料、工程优质,工程验收时得到专家好评。而且,他认真好学、刻苦钻研的劲头,得到了大家广泛认可。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