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行医者大义 开中医新局

2020-09-15 17:22:49 来源:央视网 作者:戴萌萌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贵州、广西、甘肃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中药材主产区。“种植中药材是这些地区脱贫的主要产业之一。这些地方环境好,没有污染,适合种药材。”张伯礼认为,应该把无公害生产与精准扶贫有机结合,推动开展高品质中药材生产扶贫行动,鼓励企业+农户式的管理模式,把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带领农民走出一条脱贫致富新路。

  基层医疗服务也是张伯礼长期关注的问题。早在十几年前,他倡导并力推在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国医堂”,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中医药服务。如今,“国医堂”越来越多,受到群众热烈欢迎。“百姓的认可就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张伯礼说。

  传承精华 守正创新

  打完武汉疫情防控阻击战回到天津后,张伯礼仍然忙碌在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第一线。这期间,他曾在几十场海外连线中,将中国抗疫经验分享到多个国家。

  “中西医结合、中西药并用,是这次我国疫情防控一大特点,也是中医药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我们要将中医药原创思维转化为创新成果,推动中医药走出以科技为引领的创新发展道路,在提升中药产业创新能力与国际竞争力方面发挥关键作用。”作为全国中医药系统第一家组分中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张伯礼一直致力于推动中医药传承与创新。

  “中医学虽然古老,但理念并不落后,落后在技术。将中医药的理论优势与现代科技结合,就能发挥其优势作用,创造出原创性成果。”张伯礼说。

  开展中医药临床循证评价、发展大中药健康产业、开展名优产品品种二次开发、推动设立《中医药法》、培育中医药人才、制定中医国际教育标准……近年来,“老中医”张伯礼为推动中医药发展不断开出“新处方”。

  一粒拥有700多年历史的“六味地黄丸”如何在技术的帮助下“焕发新生”?2015年,张伯礼领衔完成的“中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为古老中医药赋予了现代科技内涵。

  “二次开发可以回答中药的药效物质是什么,留哪些东西,扔哪些东西,控制哪些东西。这些都得依靠扎实的临床验证与基础研究。”张伯礼说,中药有上千年使用历史,但只有少部分中成药品种具有较扎实的研究基础,中药产品低水平重复与无序竞争问题突出,中药制药工程技术严重滞后于现代药物生产要求。

  “通过二次开发,中成药就能实现从原料到制剂的药品全生产过程质量控制。”对于这项研究,业内专家表示,“小、多、散”是中药企业通病,通过推广实施中药二次开发战略,培育了中药大品种群,提高了行业集中度,有力推动了中药产业技术升级换代,这种投入少、产出多,利于农工产业结构调整、服务医改的好举措,应该大力支持。

  在张伯礼看来,在科技助力下,近几年,中医药凭借自身独特优势渐渐在国际上获得认可。“中医走向国际,不能操之过急,一定要先练好内功。中医药走出国门,标准要先行,科技是基础。”

  有一位德国学生的故事,张伯礼经常提起。这位德国学生从西医大学毕业,因为喜爱中国文化,到中国拜张伯礼为师学习中医。回到德国后,他开了中医诊所,收治了不少病人,在当地小有名气。“现在,这名‘洋中医’还频繁到欧洲一些大学讲课,效果非常好。”张伯礼表示,非常乐于看到中医走出国门,被世界认可,自己也是中医走向国际的积极推动者。

  如今,全球都面临着新冠肺炎疫情挑战,国内秋冬季疫情发展趋势也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对此,张伯礼认为,今年秋冬季,我国可能会面临新冠肺炎和流感共同来袭。“但不会出现一个地方大规模暴发,几万人同时发病的情况。可能会出现小规模聚集性暴发,或者多地散发的个别病例。”

  面对复杂局势,张伯礼建议,各地要做好防控准备工作,把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区,分为高、中、低风险地区,加强“点穴式”精准防控。“每个人也要做好自身防控工作,坚持良好生活习惯,勤洗手、勤通风、不串门、少聚会、加强锻炼。以更加积极全面的准备,迎接后续可能岀现的疫情风险。”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