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运波:从脱贫到致富 我带着村民走了二十年

2020-05-18 17:09:11 来源:央视网 作者:孙洁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坐在台下看节目时哭了

  2010年6月,经过党委考核,党员和群众一致推荐张运波为代理书记,主持全村工作。张运波心里打起了退堂鼓:我身体残疾,能做好这项工作吗?领导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虽然你坐在轮椅上,但是广大党员群众信任你,拥护你,党委认可你。”回想那天党员和群众大会上公布任职的场景,张运波久久难忘的是会议室里那一双双期盼的眼睛。

  要想富,先修路。团林子村当时路面条件极差,坑坑洼洼的土路一下雨就成了泥路,村里收获的粮食难以运出村去,就连孩子上学都成了问题。修一条好路成了村干部们的共识,然而村里掏不出这笔钱,张运波当即决定,个人出资150万元,修通了所有的屯中路。

  要想脱贫致富离不开产业发展,张运波带领村党总支依托米业有限公司成立了“朝阳乡运波绿色稻米党员生产专业合作社”,鼓励村民加入合作社,以公司加农户的形式签订种植合同,统一购买良种、提供技术和资金支持。这样一来,周边500多个水稻种植户紧密联系起来,党员生产专业合作社基地种植的800公顷水稻总产量可达到7500吨。

  为了进一步实现水稻的技术种植、科学管理,张运波更是数次带领村委员找农科院的相关专家研究水稻有机种植的新项目。2016年他们更是开辟了“半顷田”的私人定制项目,客户通过手机APP可以看到自己定制的稻米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

  团林子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德惠市政府举办的“农民文化节”也选在村里举行,55个农民代表队几千名农民齐聚团林子村。看着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张运波的泪水不自觉地滚了出来。创业的艰难、车祸的痛苦都没能让这个汉子流过泪,而此时,他哭得无比畅快。1998年就进入村委会工作的他经过二十年,终于向乡亲们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