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滨:北京人艺老戏骨的老舍情结

2018-10-23 16:41:03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在丰富的人生经历之上,李滨更有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儿!她之后参演了很多电影,同众多知名导演和制片人有过合作。她说:“之所以能把电影角色表现得还不错,就因为自己的人生经历了太多起伏,没有那么多的得失感,演戏的时候不紧张,很松弛。”如今独自生活了57年的李滨老师,也喜欢开玩笑,她最爱说的一句歇后语,活灵活现地表现了她的精神风貌,那就是“王八拉车——有后劲”。

  1985年李滨老师离休后,每天都去景山公园晨练,此时正值流行老年迪斯科,有一种印象这是“大妈舞”,甚至扰民,可是李滨老师做的完全不同,“我不随大流。要先活动关节,先热身,尽量不跳起来,怕开始不小心摔了胳膊腿儿的。而且,我们都是自己编舞,弄有文化的、有艺术内涵的舞蹈。”就这样,李滨带领着一群老太太每天定时聚集,伴随着《蓝色多瑙河》的音乐,她们的“晨练队”成为景山公园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3.对老舍精神的坚守

  2012年是人艺成立60周年。金鱼池社区提出想排《龙须沟》,找到了李滨老师前往指导,李老师也觉得自己当之无愧。在离休后还曾策划制作了一个电视纪录片,《城南漫步——重返龙须沟》,在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李滨老师是个闲不住的人,思考离休后也要干点儿事情。当她到了金鱼池社区,看到电子屏幕上打着“龙须沟人——重排话剧班成立”的标题,更有了一种油然而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事实上,真正步入实施阶段,发现是非常难的。

  普通居民演出没有那么多的资金作为保障,排演起来难度非常大。就拿服装方面来说,要体现底层百姓的穿着破旧,这补丁什么地方该补,什么地方不该补,都要有讲究。与李滨老师聊起这事儿时,她兴致勃勃地翻出排演社区《龙须沟》时候的人物照。先拿洋车夫丁四穿的号坎儿:这号坎儿,是她用自己的一条裙子改的,现在很多戏里号坎儿的板型,都是贴在身上的,瘦的、长的,而在他们的戏里,是短的、肥的。这事儿必须要有生活的积累,话说当年拉洋车蹬三轮的都要穿这么样的一个号坎——不能太大,当时哪个车场子也不肯给你费那么些布料啊;每个号坎就相当于是一个车牌,肥一点,冬天可以直接套棉袄,夏天可以光膀子直接穿。关于服装补丁,现在很多剧中的补丁东一块儿西一块儿,那是不符合生活规律的,像蹬三轮的,裤脚和后屁股是最易磨的,不能补错地方;包括衣领被汗浸的效果,不能用剪刀剪,必须拿小锉子一点点地磨;许多的衣服,因为买不到那个年代感的布,最后是拿她家的被罩改的,社区每月还给李老师一些钱作为报酬,她都拿去置办开不了发票的布料了。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