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播艺术家曹灿:从“小喇叭”到“老玫瑰”

2018-07-10 15:57:58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李红艳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付出便有收获。节目开播后,曹灿收到小朋友们的海量来信,得用麻袋装。孩子们在信中讲述自己听完故事后的变化,“曹灿叔叔,过去我老不听家长的话,听了您讲的故事后,我变得听话了。”“以前我不爱劳动,听了您讲的《独苗苗》后,我开始自己洗袜子、洗手绢了。”

  在“小喇叭”一讲就是几十年,曹灿也在点滴间锤炼着自己的朗诵技艺。“讲故事有很多即兴成分,可能每次都不太一样。台下人多,反响热烈,就多说点;反之,如果比较冷淡,就掐掉一段,变短些。作为现场艺术,就应该随机变化调整。而这种对现场的控制,需要长期的艺术实践。”

  一直以来,曹灿都信奉一条——演员要做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这是当年周恩来总理在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看完演出之后对演员们说的。

  “演员要全身心投入角色,但是,是你,又不是你,你要有你自己,也要有观众。”在曹灿看来,好演员,既能沉在角色里面,也能跳出来,“比如演一个很悲情的东西,不能只顾自己悲伤,而是要让观众悲伤,这就是跳进跳出的问题。”

  他一直记着剧院故去的老演员路茜,“他在舞台上,一段台词,说得悲悲切切,他一滴眼泪都没有,但观众却听得唏唏嘘嘘。很多演员控制不了自己,眼泪鼻涕一大把,形象不好看,没有美感。你看京剧演员,哭的时候要用水袖遮住脸,就是为了美感,艺术毕竟是艺术,有审美追求。”

  曹灿很认同一点,艺术的表现力很大程度上在于象征手法,“京剧讲究一桌二椅,展现大千世界。写意,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极大特色,遗憾的是很多艺术家并没有悟到这一点。”

  2.悟业

  “一遍拆洗一遍新”

  从年轻时起,直至如今,每一次登台演出前,曹灿都要把作品细细捋一遍,纵然早已熟记于心。用他的话说,这叫“一遍拆洗一遍新”。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