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机器能写现代诗,但远远追不上古典作家

2018-04-10 11:33:39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沈杰群 责任编辑:田小介 字号:T|T

  面对已被机器成功占领的“人文疆土”,再多固执的反驳陈词都空乏无力。不可否认,如今机器“作家”写诗作赋,也有本事感动不明真相的读者。不过刘慈欣也乐观地表示,至少目前,人类的文学艺术堡垒,尚未被彻底攻破,还存在着机器打败不了人类的战局。

  举例来说,机器最容易创作的诗是现代诗,但是要想写古典的诗词,像拜伦、雪莱的诗,难度系数会增加很多;计算机写的小说能够赶上现代意识流作家,可是要写出托尔斯泰的水准相当困难。刘慈欣笑称,能轻松搞定现代画的机器,是画不出《蒙娜丽莎》的。

  “我们认为越现代、越前卫、越高级的艺术,它越容易被机器所模仿。我们认为越传统的那些东西,机器反而模仿不出来。这个领域人类还有可防守的疆域,当然最后不一定防得住。”

  那么在未来,计算机会不会完美模拟、生成人类的情感?

  “智能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很硬的智能,基于数学的推理、逻辑,这些方面计算机早就超过人了;另外一部分涉及人本身很微妙的人文、情感,目前人工智能还在快速地学习当中。”

  刘慈欣感觉或许迟早有一天,计算机会通过很快的计算速度、很好的算法,以及海量的数据,在情感方面也超越人类。“假如计算机对人的五官甚至情感的模拟达到AlphaGo这种程度,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真的不屑于跟人交往,因为和机器相比,人的情感太麻木,太贫乏,也太不敏感了,完全没有机器的感情丰富。”

  刘慈欣感慨,等到计算机发展到最高级的那一天,恐怕人类是没能力与之进行情感交流的,就像蚂蚁没法理解人类一样。在最高的人工智能面前,人类根本理解不了它的情感和智力世界所达到的程度。

  万一机器终将拥有人类的全部知识、全部的情感经历,未来或许会出现“人和人之间零交流”的戏剧化场景;而于人类文明,则更难以预料其发展走向。在刘慈欣看来,当人类面临“智能机器危机”,一个较好途径就是人机结合,“我打不过你,我就加入你”。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