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本明:让人记得唢呐 倒贴钱也要做

2017-12-12 13:43:40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武金洋 字号:T|T

  “土生土长的农民能在北京搞一场音乐会,演纯正的民间艺术,多好!”可周本明得知,办一场音乐会大概需要6万元的费用。在那个年代,这不是小数字。没有足够的钱,周本明只能作罢。

  但打这时开始,弘扬民间唢呐艺术在他心里就埋下了种子。“说出来你别害怕,我从小是被家里人打着学的。”可年龄越大他越觉得,这不光是一门手艺,而是一种仪式,一个吹打班子能伴随人生命的全过程。“迎生、送死、婚嫁、寿辰、节庆……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环节,没有音乐就不正式。”周本明反问,“还有比生命更深刻的文化意义吗?”

  倒贴

  为巡演关公司卖别墅

  那次没办成的音乐会成了周本明日后努力的起点,也是从那时起,周本明承认,想把这门民间艺术传播出去,是件倒贴钱的事儿。

  一开始,周本明带着周家班在安徽省内拍纪录片、参加文艺节目、上地方春晚,后来还登上了央视《我要上春晚》舞台。2002年之后,他越来越多地带周家班走到外地,觉得同时经营几家公司过于占用时间,就从中抽身,专门推广唢呐艺术。

  公司是放下了,钱还要投入。“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请我们演出,你说我去不去?别人可能花钱都去不了那个舞台,但他们愿意给我一万元演出费,我肯定去。”可周本明心里清楚,一场正式演出需要八到十个人的班子,把他们从安徽带到北京,除了负担路费、饭费、住宿费,还要给一些演出费。这么算下来,每次到京的演出,其实都是他在倒贴钱。

  今年7月,一位在英国留学的朋友帮他们联系了几场欧洲音乐节的演出,周本明也应允下来。虽然有一点演出费聊作补充,但周家班在外的吃住行还得周本明负责。可这时的周本明,早已不顾朋友劝阻,彻底关停了自己的公司。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