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博会成为海外“爆款”进入国内市场的“加速器”

2019-11-04 14:34:31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烨捷 责任编辑:李弋 字号:T|T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了解到,上海海关推出的一系列服务进博会的举措,最后悄悄演变为“全民福利”。

  去年进博会结束后,上海海关把运输商、货物生产企业叫到一起座谈,详细罗列了企业需求清单、海关问题清单,并就此写了一份建议给海关总署。根据上述建议,海关总署将ATA单证有效期延长和展品结转特殊监管区两项举措的适用范围扩大至进博会之外的全国各种展会。

  ATA单证册(ATA Carnet) 是一份国际通用的海关文件,它是世界海关组织为暂准进口货物而专门创设的,相当于货物的护照。以往,进口商品到上海参加展览,申请到的ATA单证只有半年有效期,但从首届进博会开始,这本“临时护照”的有效期延长至一年。

  展商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把货物留在上海一阵子,等待新的买家或者继续参加中国国内的其他展览。而持证货物在上海的“暂留地”,就是距离国家会展中心仅10分钟车程的虹桥商务区保税物流仓储中心。这里承接着整个进博会“6+365天”的“溢出效应”,不少展品就是在这处保税仓储区域内成交的。

  据悉,上海海关后期设立了保障进博会的专门机构——上海会展中心海关,统筹国际会展监管资源,长年对接进博会,提供一站式服务,随时响应进博会需求。

  海关提供的便利还只是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一小部分。进博会后,包括法院、市场监管、税务、医保、药监等各条线、各部门都相继出台了承接进博会“溢出效应”的便利举措,让全球商品更便捷、高效、低成本地在中国市场流通。

  民营和中小企业成为采购商“主力”

  参加进博会,当然希望产品被快速、大批量地采购。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注意到,第二届进博会的采购商数量比首届有了大幅增加。强大的采购商团队,令参展企业“垂涎”。

  据李党会介绍,截至目前,境内外专业观众注册超过50万人,大大超过首届,其中大部分采购商来自地方交易团。数据显示,有些城市交易团的采购商数量超过去年的一倍以上,“由于人数多,很多地方交易团根据自己产业发展的特色需求,又对本地交易团做了具体的行业细分,确保让专业的人看到全球最专业、最好的产品。”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成为采购商的“主力”,占比达到67%,明显高于去年。而采购商的“实力”也不容小觑,注册报名的采购商中有很多行业和产业龙头企业,其中,年进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企业有数千家。

  正是基于采购商的吸引力,今年参展商平均参展面积也有所增加。记者了解到,在首次开放的1号馆夹层里,有1万平方米用于供需对接会项目的洽谈区,比去年增加了2000多平方米,每天可以接待的人数也从去年的1800多人增加到2000多人。

  采购商河北吉百嘉医疗器械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建刚说,公司去年在首届进博会上订购了6台医疗机器人,今年的订购计划更大,“进博会能看到很多省内很难接触到的先进器材和技术,对我们公司未来的发展很有好处。”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记者 王烨捷 来源:中国青年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