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3家寿险偿付能力未达标 险企增资发债补血提速

2018-08-10 17:01:44 来源:中国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风华 字号:T|T
  中国证券报记者统计发现,今年二季度,从净利润方面看,已披露的数据显示,上半年盈利寿险企业和财险企业分别为31家和39家;从现金流方面看,二季度财险公司现金流充足的企业为35家。

  “中小险企阵痛转型期调整至少需要4-5年的时间,当前是考验险企资本实力和经营能力的关键时刻,特别是对处于长期亏损和偿付水平不足的中小险企,面临的挑战不可忽视。”业内人士指出。

  险企增资发债“补血”

  今年上半年,多数险企不断加快的增资步伐和股东变更,加紧“补血”,缓解偿付能力压力。

  徐承远说,寿险公司一般通过增资和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方式提高偿付能力。2018年以来,寿险公司发债及发起增资较为密集。1月至今,银保监会共批复了瑞泰人寿、华泰人寿、新华养老、长江养老、交银康联等9家寿险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请示。同期,银保监会共批复了幸福人寿、中英人寿、人民人寿和农银人寿4家寿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请示。

  “比起寿险公司,财险公司更青睐于增资的方式缓解偿付能力压力。2018年以来,银保监批复了中国人寿财险、大地财险、众安在线等6家财险公司增加注册资本的请示,1家财险公司发行资本补充债券的请示。”徐承远称。

  徐承远指出,虽然多数险企靠增资缓解偿付能力压力,但仍有部分险企长期依靠股东“输血”注资,走粗放型发展之路,激进扩张业务规模。对部分长期亏损的险企而言,股东增资能帮助险企渡过暂时的难关,但从长期来看,若不从转变业务发展模式入手,其偿付能力压力或难以缓释。同时,长期亏损也会影响未来股东增资的意愿。

  “打铁先需自身硬,处于当前保险市场的关键阶段,中小保险公司要想顺利实现转型升级,就必须在修炼‘内功’上狠下功夫,加快提升公司治理有效性。”银保监会相关人士告诉记者。

  从未来趋势讲,朱俊生认为,中小产险主体应继续寻求差异化、特色化的经营模式,通过专业化经营降低保单获取成本,尽可能形成轻资产的发展模式;寿险公司则要坚持转型发展,坚持向保障型业务转型,坚持将趸交转向期交,同时兼顾财富管理,过了转型期后,财务状况会有所改善,偿付能力也会进一步增强。

  徐承远建议,面对大型险企的品牌、规模成本、风险管理等优势,中小险企需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发展适合自己的道路。中小险企可采取差异化的市场策略,在特定的领域进行专业化的运营,并根据某些客户群体有针对性地开发产品。比如,尝试与股东业务及股东的上下游产业链结合,充分利用股东的客户、影响力及业务等优势开发相关的房屋保险、健康保险、意外险等业务。

  此外,利用颠覆传统业务的技术优势,中小险企依旧有弯道超车的机会。比如实行数字化战略,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开拓客户群体,并对传统保险价值链上的承保、核保和理赔的各个环节进行改造,达到提效降费的效果。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