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管层警示四大资金池乱象 6000亿“产品互投”隐现风险

2016-09-09 12:29:10 来源:中国小康网 作者:安子寒 责任编辑:任燕萍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讯 综合报道 截至二季度末,仅基金子公司渠道的产品互投规模已合计约达6151亿元,据记者多方了解,互投规模排名靠前的基金子公司多为银行系机构,其中民生加银、平安大华等基金子公司的部分资管计划都曾涉及产品互投活动。

  资金池问题仍是当前阻碍资管业务合规化的一个顽疾。自证监会颁布新八条底线(《证券期货经营机构私募资产管理业务运作管理暂行规定》)以来,资管机构便不得不对违规的资金池业务进行清理。

  在日前召开的内部培训上,监管层曾对当期资管业务的资金池问题进行传达和警示。在监管层看来,个别资管产品存在涉嫌资金池模式的问题需要得到业内重视,其表现形式包括产品互投、先筹后投、风险收益不对称等四类问题。

  6000亿“产品互投”

  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仅基金子公司渠道的产品互投规模已合计约达6151亿元,较上季度增长29%。其中,互投规模排名前五名的基金子公司,占产品互投整体规模的65%。互投规模排名靠前的基金子公司多为银行系机构,其中民生加银、平安大华等基金子公司的部分资管计划都曾涉及产品互投活动。

  分析人士指出,产品互投模式所依靠的是机构及其股东、关联方的渠道募集优势,因此银行系基金子公司在该类业务上表现较为激进。

  事实上,已有部分存在资金池业务的银行系基金子公司遭到了监管层的处罚。7月15日,民生加银被基金业协会下达《纪律处分事先告知书》,指其在被检查中发现X系列、Y系列和Z-1号资管计划涉及违规开展资金池业务,涉及资金总规模超1600亿元。

  清理难度仍存

  除期限错配外,资管产品的资金池和互投模式还存在“先筹资金、后定标的,资金与资产不能一一对应”、“预期收益率与标的收益分离定价,风险收益不匹配”的问题。“一些银行系机构坐拥了银行柜台、私人银行的强势渠道,能通过较低成本募集资金,但对资产端而言,收益曲线是相对稳定的,所以一些银行系子公司有动力利用资金池来赚取风险利差。”9月7日,灯卓投资董事姚剑锋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资金池模式的特点在于在不同产品间进行转移定价,并将加权资产、资金间的差额收益核算为管理费收入。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