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迫在眉睫 体制改革促高质量发展

2018-03-21 11:3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解除“速度依赖”魔咒

  在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速度”和“数量”都是衡量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成为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使尽浑身解数也要争抢的高地。

  “这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速度偏好,如何扭转不是一时半会能做到的。中国经济要有一定的速度,但是不能唯速度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尚希对《中国新闻周刊》表示,现在经济发展从速度转向质量,这个质量包括产品的质量、货物的质量、环境的质量,以及老百姓的生活质量等各个方面,都要得到全面提升,并且还要多方面发力,企业、政府和市场形成合力。“这是一个整体性的问题。”

  在张占斌看来,从更宏观的角度,一是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经济体系,将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显著增强中国经济质量优势。

  二是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宏观调控体系。因为宏观调控体现的是政府职能,政府在推动经济高速增长中,会发挥很重要的作用,发挥得好,可能就干得好,发挥得差,可能就干得差。这些年,中国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确立了区间调控的思路和方式,同时加强了定向调控、相机调控和精准调控,有力促进了经济平稳运行和结构优化升级。

  三是要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策协同体系。尽管有时候单项的政策都很好,但如果不能相互协同,就有可能政策之间相互争,最后无法落地。

  四是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制度环境体系。“我觉得在建立这些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也要加强整个国家的顶层设计,加强政策的协同协调,然后按照发展市场经济原则,朝着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这个方向,来制定相关的标准和指标。”张占斌说。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必须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中国经济在实现高质量发展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杨伟民表示,建立六大体系是长期的任务,有关部门正在研究制定有关政策和标准。

  “从微观来看,应该鼓励每个行业、每个企业、每个产品都瞄准世界同行业、同类企业、同类产品的世界最高水平,进行持续努力,缺什么补什么。如果技术不行,那就去研发技术或者引进技术;人才不行,就去培养人才或者引进人才;设备不行,就去购买设备,或者自己研制设备。如果多数行业、企业、产品都能够达到世界上最好的水准,那我们就实现高质量发展了。”杨伟民说,“而从政府角度来看,六大体系中最主要的是政策体系。比如说上市公司当中体现高质量、创新型的企业相对来讲是比较少的,也就是说现在上市公司的结构和创新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是不相称的。现在有关部门也在采取措施,使新的独角兽企业尽快进入到上市企业当中,给老百姓更多的优质资产和财富增值的更多选择。”

  尽管相关体系的具体内容还在研究制定之中,但从中央到地方,经济发展的理念已经有了转变。《政府工作报告》中将GDP增速定在6.5%,被很多专家解读为是为经济发展预留空间。

  “说明我们更愿意让速度降一点,集中精力把资源力量调出来,用来保障质量,同时也说明我们对整个中国经济增长越来越有信心。”张占斌表示,“过去制定GDP增长预期,实际执行的时候会争取更好。如今只要在预期之内,适当低一点也是可以的。”据他测算,大概6.3%就能实现进入小康社会这一奋斗目标。“这充分体现了进入新时代以后,我们更加从容,更有底气,更加关注提升自身的质量。”

  而在地方,今年一些地方政府也主动调低了GDP目标,逐步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过渡。

  “高质量发展不能停留在教育上,也不能停留在宣传上,更不能停留在认识上。要通过制度和体制这种刚性的机制来逐渐落地,保障下来。”张占斌说,“虽然一开始可能会有些政府和企业不适应,但是慢慢就转到一个正确的轨道上来,奔着高质量增长阶段前进。”

  (《中国新闻周刊》2018年第10期)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