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已迫在眉睫 体制改革促高质量发展

2018-03-21 11:32:19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佚名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福州一处刚建设完工的房地产楼盘。(资料图片) 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开启高质量发展

  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从这次大会开始,到稍后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直至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中央的三次重要会议都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可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高质量发展将是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追求和实现高质量发展这一目标,顶层设计显得尤为迫切,不仅要破除体制机制上存在的障碍,还要制定相关政策予以保驾护航,同时还要构建指标、统计以及考核等体系作为指挥棒,进而形成立体式推进格局。

  体制改革促高质量发展

  高质量发展不能只停留在理念和认识上,要通过刚性的机制来逐渐落地并加以保障

  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贺斌 王全宝

  “高质量发展”是今年全国两会的关键词之一。

  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了较大篇幅阐述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问题。代表委员们围绕高质量发展的话题也展开了热烈讨论。

  实际上,中共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后,“高质量发展”就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于其内涵,很多专家学者也给出了多角度的解读。

  在3月6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何立峰表示,高质量发展就是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发展。“具体来讲,要在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方面采取一些具体举措,通过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推动高质量发展。”

  而在全国政协委员、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看来,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包容性很强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和认识。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有两方面非常重要,一是投入的高效率,也就是生产要素投入以后要有效率,包括资本的效率、劳动的效率、资源的效率、能源的效率乃至环境的效率。随着大数据正在成为一种生产要素,也应该提高数据生产要素的效率。

  二是较高的效益。在四大市场主体当中,投资要有回报,企业要有利润,员工要有收入,政府要有税收,而且这四大主体得到的报酬或收益都能够按照市场决定的价格来获取,即收入的分配能够比较合理。在杨伟民看来,能够做到这两点,就是一种高质量的发展。

  2017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推动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

  不到半年时间,中央的三次重要会议都将“高质量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可见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已迫在眉睫。自此,“高质量发展”已成为2018年乃至未来很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路径。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