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杨玉华:应建立健康扶贫长效机制

2018-03-16 11:32:17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煦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北京3月15日电(《小康》杂志、小康全媒体记者郭煦)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杨玉华表示,党的十八大以来,卫生计生、扶贫等部门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组织实施健康扶贫工程,采取超常规举措,精准识别、精准施策,取得积极进展,一大批因病致贫人口得以成功脱贫。以湖北省为例,截至2017年底,全省建档立卡农村贫困户中有病人的比2015年减少13.9%;患病人数比2015年减少57.2%。另一方面,我们应当看到,健康扶贫的形势依然严峻,任务非常艰巨。

  杨玉华代表认为,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疾病是贫困人口脱贫最大的“拦路虎”。因病致贫返贫,是贫困发生的主要原因,全国总体超过40%,有的地区甚至超过60%。随着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等工作的深入推进,贫困人口总体减少,因病致贫返贫问题可能会更加凸显。

  杨玉华代表说,从长远来看,因病致贫返贫将是一个长期性问题,不会随着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消灭绝对贫困而完全消除。因此,尽最大努力防止因病致贫返贫,既是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紧迫目标,也是新时代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长期性工作。

  杨玉华代表强调,据调查,目前健康扶贫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健康扶贫政策不明晰。国家对健康扶贫的总体要求是保基本、兜底线,但对贫困人口医疗服务应该保哪些或保到什么程度,贫困人口脱贫之后是否继续享受健康扶贫政策或享受多长时间等,没有明确规定。实践中,地方政府为了满足国家考核要求,往往最大限度提高贫困患者医疗报销标准,导致部分贫困患者和医院存在小病大医、挂床住院的现象。二是健康扶贫任务重,地方财政压力大。为了完成健康扶贫任务,各地出台了贫困人口健康保障兜底政策,如湖北省,县级财政要按人均200元的标准建立补充医疗保险、按人均180元的标准补贴基本医保个人缴费,县级财政面临较大困难。三是医疗机构垫资压力大。按照对农村贫困患者实行“先住院后付费”和“一站式”结算的要求,医疗机构需要垫付大量资金,资金结付因涉及多个部门,耗时较长,资金周转困难。四是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的病种覆盖面还不够广。五是大多数贫困县医疗水平差。尤其缺乏肿瘤等大病治疗手段,难以确保“小病不出乡镇,大病不出县”。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