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张东河:创建特色小镇需保护文化传承

2018-03-14 20:36:29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郭煦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北京3月14日电(《小康》杂志、小康全媒体记者郭煦)特色小镇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阶段。1990年国家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重点建设发展城市。在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以后,开始城乡统筹发展阶段,城市反哺农村,推进城镇化发展。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保定市竞秀区江城乡大激店村党支部书记张东河表示,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特色小镇的建设应运而生,是对我国经济制度自信的推动。特色小镇建设实际上是多方面积极性的整合和组织,特色小镇既有政府的引导,也有社会的参与和介入。2017年12月4日,住建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推进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若干意见》中阐述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稳妥推进特色小镇和小城镇建设,取得了一些进展,积累了一些经验,涌现出一批产业特色鲜明、要素集聚、宜居宜业、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

  张东河认为,在全国特色小镇的推进过程中,也出现了概念不清、定位不准、急于求成、盲目发展以及市场化不足等问题。第一,定位不精准,难以突出特色。小镇风貌无特色,人文风情无吸引力。第二,产业缺乏融合,可持续发展成为难题。小镇建起来了,引入的产业缺乏联动,形成不了合力,形式松散,可持续发展问题难以破解。第三,文化旅游季节性,产品缺乏创新性。目前不少文旅小镇是有淡旺季的,难免受到旅游周期波动的影响,同时存在没有实现产品开发与文化创意结合,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情况。第四,忽视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承载能力差。部分地方对小镇建设缺乏正确认识,急于求成,造成了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滞后。第五,人才集聚短板,显现发展动力不足。特色小镇的运营需要人才,如何留住人才,是摆在企业面前的一大难题。第六,生态环境建设缺乏统一认识。目前我国特色小镇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制度层面尚未系统设计规划,在规划建设方面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

  怎样留住乡愁、讲好小村故事?让祖国大地的特色小镇都焕发持续生命力?为此张东河做了如下建议。

  第一、建议保护好特色文化资源。发展文创经济,让文化得到有效的保护传承。这样才不离初衷,更有价值,能够被广泛认可。同时特色小镇的价值不仅是保护特色文化,还要创新性地弘扬特色文化,最终推动文化与社区、文化与产业的融合。

  第二、建议从追求规模到追求质量转变。以历史文化、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软文化为基础,结合古村落传统家风文化,开发中不一味追求规模、粗放式开发,本着因地制宜、朝着小而精、紧凑型、集约化良性发展。

  第三,建议市场化建设创新发展模式。持续稳定的经济收入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关键,因此引入产业、融资模式是特色小镇的发展关键。另外成熟的商业模式规划、专业的管理团队、品牌及衍生品的合理开发和管理也是关键,总而言之,良好的制度设计和科学的治理体系应有更好的顶层设计。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