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彭静:与时俱进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2018-03-14 10:17:42 来源:《小康》•中国小康网 作者:袁帅 责任编辑:康小君 字号:T|T

  中国小康网北京 3月13日电(《小康》杂志、小康全媒体记者袁帅)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正在北京召开,期间,政协委员们围绕康养产业、生态文明、教育改革等主题,积极建言献策。《小康》杂志、小康全媒体记者从大会秘书处了解到,重庆静昇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重庆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副会长彭静向本次大会提交了题为《与时俱进打造“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大会发言。

  彭静表示,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首次用“亲”“清”二字定位新型政商关系,为政商良性互动明确了准则和尺度。时隔一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再次强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

  这些年来,全面依法治国、法治政府建设、“放管服”改革持续深入推进,一系列重要文件的出台等重大举措为政商关系的良性发展营造了风清气正的大环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依法平等保护非公有制经济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依法保障和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的意见》等专项文件的出台,为民营企业等非公有经济主体创造了更为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

  虽然各地在打造“亲”“清”政商关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对促进民营经济发展有很大作为,但这项工作并非一日之功,特别是离习近平总书记定位的“亲”“清”政商关系的预期效果还有一定差距,仍然存在认识不够深入、法治基础薄弱、政商互动不够优化、社会价值共识氛围还不够浓厚、企业家自身积极性还不够高等问题。

  为此,彭静建议首先需切实提高认识,明确关系定位。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构建健康、清廉、公开、透明的新型政商关系,是顺应经济新常态的大势所趋。“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关乎道德和法治等层面。“亲”,政商彼此亲近、亲切,有真情;“清”,界限明确,运作合法,干净、透明。政府工作人员要切实转变观念、改进作风,在情感认知和具体工作中都要“亲”和“清”。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不能因“亲”而与部分企业走得过近,越过界限搞“权钱交易”“权色交易”,损害清正廉洁的公务人员形象和风清气正的政务环境;另一方面,也不能因“清”而谈商色变,与商界不“亲”不“近”,甚至出现“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等消极怠工现象,损害社会经济发展大局。要完善干部监督问责机制。不但要对贪腐干部及时依法追究责任,还要鼓励社会公众对政商关系“不亲”和“不清”的现象

  进行监督举报,建立起科学合理的社会公众对领导干部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的评估制度,加强对懒政、怠政、庸政的行为进行曝光和责任追究。

  其次,强化法治建设,规范政府行为。风清气正的政商氛围,有赖于体制、法律、道德等多方面约束,不正确的政绩观和权力寻租则会对市场造成极大的扰乱。其一,切实重视民营企业,加强体制建设。政府角色要从原来的控制者和干涉者转变为引导者、服务者和监督者;要以完善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勇于打破不必要的,特别是阻碍经济发展的行政性垄断,清理废除妨碍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不合理规定和做法,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其二,加强法治建设。对有关民营经济政策法规及时清理完善,加强政策整合,保持制度连续、协调和稳定,为“亲商、安商、富商”提供法制保障。严格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完善产权保护制度依法保护产权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严厉打击违法犯罪,公平保护各种合法产权。其三,通过顶层设计科学考核各地政府政绩。目前一些地方政府对于招商工作可谓绞尽脑汁,但从“全国一盘棋”来看,许多招商工作只是把一个企业从别的地方挖到自己的地盘,各地不惜相互挖墙脚搞恶性竞争,造成一些企业不安心搞经营,而是在一个地方享受完优惠政策后又挪到另一个地方继续享受,关键是过几年又搬回来享受新政策,我们的招商考核对此依然算新增量。冷静下来思考,真正新增企业哪有那么容易?实际上,这种招商局面非但没有增加企业数量,反而在折腾中浪费了大量财政资金。而且其中的遗憾还在于,稳定和留住本地企业这个重要环节往往被各地政府在忙于对外招商中忽视。稳商的状况能从很大程度上说明当地市场环境的好坏,所以建议把稳商工作作为衡量政绩的重要考核指标。

  再次,促进良性互动,畅通对接渠道。良性互动和畅通的对接渠道有利于“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的构建,要大力破解“脑梗塞”“肠梗阻”“玻璃门”“弹簧门”“旋转门”等有形和无形屏障的制约。探索建立《政商关系行为守则》等规范性制度,使政商交往有章可循。建立政府官员联系民营企业制度,深化“政企双向挂职”活动,增进政企相互了解。坚持首接责任制,把服务企业的责任落实到人头。建立统一的促进非公经济发展政策信息发布平台,畅通政策信息沟通机制,及时为非公企业解疑答惑和提供政策指引。重视商会

  作用,推动商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在工商联、行业商会协会、镇街等层面,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网络体系。建立各级政府领导与商协会负责人定期沟通机制,政府重大决策征询行业协会、商会意见,通过商协会如实反映企业的心声和需求。

  然后,营造浓厚氛围,提高价值共识度。“亲”“清”是对新时代政商关系的高度凝练总结,既是领导干部亲近企业、靠前服务民营经济的新准绳,也是民营企业遵纪守法办企业、光明正大搞经营的新遵循,对整个社会的发展具有巨大的推动力量。这一价值取向不会自发形成,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深入实践,在实践中不断发展,营造浓厚氛围。政府要大力推动,建立政商交往“守亲、守清”激励和“失亲、失清”惩戒机制,恪守“当官发财两条道,当官就不要发财,发财就不要当官”。企业要把心思放在合法经营上,不能采用各种“不清”的方法来博得官员的“亲”,以获得自身发展。整个社会要对权力文化和熟人文化作深刻反省,不能让讲关系和找关系等潜规则大行其道。要努力营造“不亲”“不清”可耻,“亲”“清”光荣的政商关系舆论和道德氛围。

  最后,大胆探索实践,激励企业家精神。去年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营造企业家健康成长环境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更好发挥企业家作用的意见》作为我国首个聚焦企业家精神的文件,对于激励企业家精神作了全面部署。除了靠国家从大环境去除束缚、厚培土壤,壮大企业家群体加以营造外,企业家精神特别需要企业家自身努力实践。一要努力奋斗,大胆探索,积极创新。在创新的时代,除了市场大环境外,企业内部也要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氛围,对员工在经营中出现的失误失败给予更多理解、宽容、帮助。二要诚信自律。一方面国家尽快出台《非公企业信用管理办法》,健全非公企业信用信息查询、公开及综合使用机制,深入开展非公人士守法诚信教育,引导树立“重视法律而不是权力,重视信用而不是关系”的理念。另一方面,企业家自身要为了企业着眼未来,追求“基业长青”,诚实守信,合法经营,不能做“一锤子买卖”,更不能为了高利润追求不法利益。三要以工匠精神为社会提供优质产品和服务。优质产品和服务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需要企业家高度的敬业精神,全身心投入到企业经营中。四要与社会携手并进。企业家是国家的战略资源,是经济领域的排头兵,要有家国情怀,以推动整个国家社会进步的精神和态度,注重对自身所处环境的观

  察,及时发现和指出问题,特别是在政府就重大经济决策向企业家问计求策的时候要积极参与和反馈。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