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43

   
高端对话二: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
时间:2015年12月20日 来源:中国小康网 编辑:龚紫陌

     
  

  会议时间:2015年12月20日下午
  会议地点:国谊宾馆迎宾楼三层第五会议室

  主持人:


  殷云  《小康》杂志社常务副社长


  对话嘉宾:


  马新明 拉萨市委副书记
 


  钱学明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
      



  李炀德 丽水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扶贫办)主任
      


  王剑辉 山西天镇县常务副县长
 


  蒋任重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1017国家扶贫基金主任
 


  谢丞龙 国康集团董事长兼集团总裁


 
  
主持人殷云:现在我们进行第二场的高端对话,精准扶贫与全面小康环节, 由我来主持,我是《小康》杂志社常务副社长殷云。因为,考虑到时间的原因,请各位嘉宾简单的介绍一下我们在哪个地方。这次我们进行对话的嘉宾有,拉萨市委副书记马新明 、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丽水市委副秘书长、市农办主任李炀德、山西天镇县常务副县长王剑辉、中国扶贫开发协会1017国家扶贫基金主任蒋任重 、国康集团董事长兼集团总裁谢丞龙。下面有请马书记为我们做演讲。

  马新明: 尊敬的殷云社长、各位领导、各位嘉宾,首先,感谢大会、组委会给我们提供这样一个分享的机会,也感谢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一直以来对拉萨的支持与关心。大家知道拉萨处在西部高原这么一座历史文明名城,藏传佛教的圣城, 也是高原生态的一座禁城,也是藏区文明的一座药城,也是一座欣欣向荣的一座新城。拉萨虽然这些年发展很快,但是,经济基础比较薄弱,也处在整个的全国最大的连片的贫困地区, 但是,拉萨也是连续7年被评为幸福指数最高的城市。为什么有这么一种情况出现,主要拉萨还是坚持了共享发展的理念。也是实施了六大战略,环境立市 、文化兴市、产业强市、民生安市等六大战略,让各族人民享受到了祖国大家庭的温暖,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主要有这么几个方面,首先,拉萨人民共享的是关怀互助带来的幸福。拉萨备受党中央国务院亲切的关怀,中央针对我们西藏召开了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释放了一些列利民惠民的政策,不断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让拉萨人民共享了整个全国发展的成果。拉萨获得了北京、江苏两个省市还有全国各地的支援,从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给予了很大的支持,也享受到了发达省市的一些发展成果。尤其是共享到民族团结、手足情谊的成果。第二,共享到民生改善大的幸福。今天的拉萨作为民生典范的城市,人民群众享受到最体贴的民生政策和扶持,就教育来讲,拉萨的孩子从入学开始就享受“三包”包吃、包住、包学费,直到大学毕业,实现全部的就业。卫生医疗方面,拉萨施行医疗全覆盖。住房方面,实施安居工程达到了人均达到了40平米。孤寡老人施行百分之百集中供养,还有孤残儿童方面的社会保障也在不断提升。包括在物价上涨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了物价补贴制度,达到“工资涨,物价不涨”的状态。拉萨通过这些做法,做到了“学有所教,老有所养,贫有所依,难有所助”为拉萨各族人民编制起一个幸福的网和安全的网,这就是拉萨的全程式的保障体系。

  第三,共享生态良好带来的幸福。大家知道西藏是千山之宗、万水之源,也是世界的屋脊和亚洲的水塔。也就是说保护好西藏的生态安全屏障是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生存和发展最大的贡献。这些年在生态保护当成红线底线,保护好一草一木。拉萨周边很多山上已经种上了树,还有拉萨河漫流湖面已经起来,改善了人居环境。还有暖入户,现在有暖气+的工程, 还实施了最严格的野生动物的保护。甚至建立了流浪狗中心,有五六千只流浪狗在进行集中的供养。实现了人与自然高度的和谐,包括拉萨成功创建了环保谋划城市,现在拥有最蓝的天,最清新的空气,最清澈的水,还有最灿烂的笑脸。

  第四,人人参与共享带来的幸福。过去西藏叫百万农奴,95%的人叫做当牛做马,现在变成当家作主,各族人民社会角色发生非常重要的这么一个翻天覆地的变化。拉萨各族群众也是现在在充分享受到人人参与 、人人尽力、人人共享获得感和幸福感。 并且,我们还实施了叫做“一业育人、一业安人、一业管人、一业富人”的“四业工程”,包括在各项政府决策中充分听取群众意见,实施完满意度调查,达到共治共享的目的。 包括现在在社会治理创新中,拉萨就有一个“双联户”是指联户平安、联户增收,有58万人参与联户平安,有1.7万个单元,包括 施行民族团结,覆盖了全市各类人群。 

  第五,共享文化繁荣带来的幸福。藏区治理根本就是一个文化的认同,还有培养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共建共享共有精神家园,这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不断实施叫核心价值观,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 、进军营、进企业、进农牧区,进寺庙,打牢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么一种思想基础。同时,公共文化服务实现了整个全覆盖。 例如,党报、党刊、广播电视户户通,甚至连寺庙里的僧舍都覆盖广播电视。刚开始寺庙里不太支持, 而现在呢只要信号不好,他们都要赶快修,让党中央和政府的声音能够传到千家万户。包括我们开展的在文化建设当中,怎么样带动老百姓增收致富。我们打造 《文成公主》大型实景剧演出,目前来说是全国实景剧中最震撼的一台,光是演员就带动了农牧群众有600多人参与演出,带动农牧民共享,包括我们开演有80多万人看了演出, 成为拉萨文化共享的新名片。

  《文成公主》的剧本中有一句话叫“天下没有远方,人间都是故乡,有爱就是天堂。”在这里我真挚的邀请大家都到拉萨去分享我们发展的成果。这些年 拉萨的发展,在中央和全国各地的支援下,社会和谐稳定,经济快速发展,还有文化的繁荣,还有生态的向好这一方面,经中国社科院 测评显示,我们拉萨的公共服务11项指标拉萨有9项是排在全国第一,这些都可以说明我们整个共享的成果。

  当然,在很多方面我们也要向在座各位嘉宾、内地省市借鉴学习,共同来建设好我们的美丽家园。最后,我也邀请各位 嘉宾、领导到拉萨去做客。谢谢!大家!

  主持人殷云:谢谢,马书记的精彩发言。下面有请全国政协委员、民建广西区委主委钱学明发言。

  钱学明:大家,下午好!我想跟同志们分享两个字,就是路径。精准扶贫的路径选择,我的观点是“医疗下层,教育上层”为什么这么说? 今天早晨张梅颖副主席的讲话中也提到了,贫困家庭之所以贫困,40%的家庭是因为有了疾病。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如果一个家庭都健康,身心都健康,跑哪去打工都能养活,捡垃圾也能脱贫,所以因病致贫到目前为止仍然 是困扰还贫困着的那些家庭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同时,第二个因素是,通常情况下这些家庭孩子还不只一个两个,孩子是一个比较大的负担,如果家里人只要是有一个人不能去打工,光靠一个人打工带着老婆 、孩子、老人这些负担,一算,他可能仍然处于贫困阶段。 所以,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你想实现全面小康,那消除贫困是前提,那么在短短的几年内,还有7千万人需要消除贫困,这个任务十分艰巨。

  所以总书记讲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精准放在什么地方才叫精准?按照我们刚刚的分析,办好医疗、办好教育恐怕是两个最有效的途径,为什么医疗我们这个事要去说它呢,看看我们医疗的现状是什么,比如说农村,我们城里人都知道看病难,看病还贵,一个感冒干掉几千块很正常,农村里面实际上看病更难更贵,难到什么程度?贵到什么程度,难可想而知。因为过去60年代毛主席把医疗工作重点放在农村去,那时候赤脚医生基本上全职的,现在是半个农民半个所谓的村医还不是医生。乡镇卫生院 过去县级公立医院改革,最近这五到十年里面,乡镇卫生院严重倒退,不是我个人说的,中央电视台2013年的时候下半年连续三天新闻报道西北。我们整个广西调研同样,华中地区我的老家浙江嘉善县 ,总书记去过的乡镇,同样乡镇卫生院没有设,我妈说还不仅60年代,60年代上海下来的科班医生走了, 为什么?制度设计出了问题,带来的结果是农民看病至少贵5倍。

  比如说阑尾炎,乡镇卫生院收费3000,县里医院5000,市里医院在广西至少也得6000以上。 但是,政策设计乡镇卫生院可以报销90%,县医院70%,市医院55%,那么报销90%的话,3000块钱就300,那面5000块钱1500块,300如果你不能开刀就到县里头去就1500块钱还要陪护。然而,在乡 镇喂猪、送饭不耽误,到县里面全耽误了。所以,小病尽量拖着不看,到大病的时候花钱也花不起了。所以小病不看,大病因病致贫 真的是不可避免。那过去像我们广西的上林县,几个乡镇卫生院历来不能开刀,三年前五年前不能开刀了,医生走完了,手术室 关门了。一个乡镇医院都不能开刀,生孩子也是不允许,你要接生是违法的,因为你不具备这个条件,生孩子在大山里头乡镇不具备 接生条件。要么跑到城里去生,要么家里生。你想想看多不容易,生孩子有时候有预警,有时候没有预警要生了,怎么办,所以农民很苦。

    我是民主党派,闲着没事干就做一些实验, 给全国政协提个提案,被一些媒体重视,人民日报还专门要我写文章。我拿着一张报纸到处找,不是所有的县委书记、共产党员都这样要求自己的。 我找他们他们不理我,终于找到一个县委书记,南宁市的上林县县委书记,他有像今天上午王主任讲的那样有群众观,我说可能会有些风险,不怕,做事人民的事情,总不能怕就不做,这次我做了。我们一年多前搞医改,改革很成功。国家卫计委领导都去了,都认可。人民大学李林教授评价,乡镇一级改革最成功的就是 上林县。怎么改?很简单。现在我们讲县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三级医疗体系实际上他不一体,内部还有矛盾,那个体系没有用,乡镇卫生院有资质的医生都被县里面用完了。 那怎么办?那么我就在在三不变的情况下三统一,我先不变,我先实行统一,人可以统一调配。人统一调配医生就下去了,你必须下去,我一家管。一家管以后统一了,这就解决了,所有具备条件的乡镇卫生院都能开刀,至少便宜5倍以上。这种情况全国都存在。 所以,我认为说精准扶贫这一条必须做到,这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直接的,至少便宜5倍以上。

  说到教育,西藏是个好地方,人也少,你那都实现免费了,全国其他地方不是这样,我们广西也叫自治区,我们政策跟你不一样,我也不能羡慕你,其他地方都不像你这样,教育目前按照我在广西以及其他乡类似的省份,我们了解,山里头这些乡镇一级初中是办不好的,初中办不好意味着初中读了也白读,高中上不了。广西有个普遍的现象,山里的孩子初中读两年半就不读了,冬天时候父母回来过年就带出去打工了,反正也考不了高中,那你想初中还没有毕业的这些孩子,前两年半也是不好好读书的,而且,还可能已经染上了一些恶习。因为,他要在县镇住校,老师还要回县里面,有的学校连围墙都没有,周边网吧倒不少。这样孩子出来,就已经学坏了。所以,这一批孩子是很可惜的,那怎么办?我们从09年开始,我在新浪网的支持下,募捐了800万作为实验,在4个市、9个县,招了20几个班,我们叫“杨帆班”生态教育移民“杨帆班”,在生态薄弱地区通过教育让他移民。也就是让他把初中高中读好,我们招了1000多学生,750个人毕业了,几乎100%成功。 比如说,最近田源县一个班,50个人,其中49个考取了市县重点高中,还一个读中专去了。而之前这些孩子们都是,两年半就打工去了。只有初中 打好基础,才能读高中,到了高中上这个年龄段他懂事了拼命学习。只要你城里给他读6年,他就是城里人,他也不会回山里头了,他出去了。我们从精准扶贫的角度讲,今天我们做实验的时候是这样做的,学校是政府提供配合,我们是每个学生,每个月给200块钱,一年2400块钱,超过的我们国家国定贫困的标准线2380超过了 。也就是说,我每个月给他200块钱生活费,他就在那里好好读书,他就脱贫了,兄弟姐妹脱贫了,如果三个孩子自己脱贫了, 一对夫妻一个人打点工,老公就养活老婆好了,因为,孩子国家养活了。这样这个家庭就脱贫了。所以,我认为把孩子 弄到县里面好一点的学校读好书,并且,给一点生活费把他养起来,只要200块钱他就脱贫了,这个家庭就脱贫了,立竿见影。我现在很担心,我们有种讲法,1000万人搬迁移民, 搬迁移民没有错,但是简单一刀切效果不好。农村、农业还是山农,还是没有改变。与其说这样,不如把刚才说的做的两件事做好。

    还有公路部分有的是钱,结果修路要修到所谓20户以上的自然村,都要水泥路修到山里去,破坏环境不说。 最近,我进行调研,广西一个市,我们叫桂平市,他们说还有7000公里村公路还没有修通, 然而,修通这些路需要花很多钱。事实上,像这样的小路,路没有修完,人家孩子已经出来了,父母出来了,最后也没有人了,你修路干吗呢,把孩子教育弄好,把他们病早点治好 ,这就解决问题了。谢谢!各位!

  主持人殷云:谢谢!您的发言,从对乡村理疗的困惑到乡村医改,让我感受深刻。从广西乡村教育的忧虑到广西移民阳光班,到留守儿的脱贫,让人感到敬佩,谢谢。下面有请丽水市委副秘书长李炀德发言。

  李炀德: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四化同步抓改革,统筹城乡谋扶贫,丽水市是浙江这个经济发达省份的扶贫工作重点区域,2013年1月份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将丽水市设立为全国首批的扶贫改革试验区,开展扶贫工作的先行先试,三年来我们全市仅仅以建设这个实验区为平台,通过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全面推进产权制度的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完善大扶贫的格局,初步形成扶贫改革的丽水模式,效果比较明显。全市农村居民收入增幅连续6年在浙江省名列第一。我们丽水农民人均收入连续三年增幅是排名第一。今年的前三季度效果也比较好,低收入农户的现金收入增幅达到18.1%,也是名列全省的前列,特别可喜可贺的是到11月底,我们丽水市已经全面消除了农村家庭人均收入4600元以下的贫困县乡, 全国的标准2010年是2300元,浙江比全国标准翻一番4600,到10月底为止,丽水或者整个浙江省消除了4600以下的现象。上个星期我们全省组织了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对全省进行了大视察大核查,结果非常振奋人心,全部达到了4600以上。丽水的做法主要“四个化”。第一个“化”。化农民为市民,也就是说创新扶贫开发的方式,通过异地搬迁,化农民为市民,我们制订了全市农民异地搬迁的五年规划,把异地搬迁的小区建设工作,与中心村的培育,村庄整治,农房改造等项目有机的结合起来,实行差异化的补助补偿机制,出台了农民异地购 房、按揭贷款等相关政策。

  这个成效非常显著。从2000年开始,我们全丽水市就搬迁了农民是34.3万。我们整个市户籍人口只有260来万,15年来搬迁了34万。 仅仅是马上要过去的十二五,我们丽水市异地搬迁农民,达到11万5千人,这是正儿八经的挖穷根,离开那些生产生活,基础支持比较差的,高山、远山、地质灾害易生地。而搬迁以后 原有的土地森林承包经营权,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保持不变,拥有的股权可以依法的继承或者流转,并且在异地搬迁小区还成立了新的社区,同时也加强社区的服务平台建设。

  第二个“化”。化固产为动产,化固定资产为可以交易流动的资产,也就是全面推进产权改革,化固产为动产。 建立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体系,有序推进农村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水利产权,集体土地房屋产权制度改革。到目前为止,全市的林地发证率达到100%。 宅基地使用权发证率超过了72%,通过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明确股东,量化股权,搭建平台,规范流转,推进经济合作社股份制改造,把所有的行政村,原来是经济合作社都进行股份制改造 。在符合一户一宅规定下,推进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在新的范围内进行跨行政村流转试点。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流转宅基地使用权是178宗。 建立了市、县、乡三级农村产权服务体系,有效的使农民的资产变成了资金。

    第三个“化”。化资源为资本,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把有效的资源化成资本, 建立了从评估、登记、抵押担保到不良处置一系列的制度机制,形成了农村产权抵押贷款的新模式。 到上月底为止,全市累计发放包括农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等项目的抵押贷款超过200个亿。我们还引导金融机构创新,农民工扶持贷款、茶园石雕抵押贷款等新产品。帮助农民发展生产,创业增收。今年我们一共发放了丰收爱心卡225800张,22.58万张方便低收入农户办理信贷业务,并且推出了行业协会组建,财政出资,商业性运作,村级担保资金四个层面的村级担保体系建设。推广资金类、资产类、信用类、预计收益类四类担保模式,在城市先后建立了村级担保组织115个,扶贫资金互助会367个,入会的会员达到26400户,帮助农民担保借款总额达到了2亿2000元,

    第四个“化”。化扶贫为大扶贫格局,形成三位一体这样一个大扶贫的好格局。 全市1569个扶贫重点村,都由省市县开展结对帮扶,实现低收入农户干部结队的全覆盖,大量发展来料加工,帮助低收入农户实现家门口就能够就业,从业人口超过20万, 深度实施生态精品农业的361工程,打响了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产业全品类的农产品公用品牌,也就是丽水山根品牌。 培育了茶叶、食用菌等百亿级的产业,巩固了农民持续增收的基础。

    同时我们还不断加大低收入农户的免费培训的力度,以1+X的模式深化丽水农司和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打响了类似金银烧饼致富等劳务品牌,增强了农民外出就业创业的能力。
  这两年我们把小小一个传统的小吃金银烧饼做大,产值达到了7个来亿,培养两万多人的就业。还有我们遂昌县农村电子商务 在全国也是独树一帜,促进农产品销售和创业增收,打好社会扶贫这个平台,发动社会各界人士积极投身扶贫开发的事业。三年来我们在扶贫改革方面,做了许多的探索,也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我们要在先行先试的路上继续走下去。最后欢迎各位到我们秀山丽水养生福地丽水参观指导游玩。谢谢。

  主持人殷云:下面有请山西天镇县常务副县长王剑辉发言。

  王剑辉:尊敬各位领导,各位嘉宾下午好!
  非常荣幸能够参加本次中国全面小康论坛,有机会和大家共同交流,刚才听了很多领导和专家做的一些介绍,讲得都非常好。 在这里我想谈一两个我真正的体会,就是我们怎么样真正的去实现精准问题。我是从2012年的4月份来到了这个县,目前已经在这个县工作了两届四年,有一届扶贫是两年,我在第一轮扶贫结束之后被当地政府和群众百姓给留了下来。这四年当中我们注重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我在天镇县打造天镇保姆品牌,带领农民奔小康找出一条出路,跟各位领导汇报我们一些做法,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习近平 总书记,多次用生动而又深刻的语言,提出实现全面小康重点和难点所在,希望全党同志看到并懂得没有在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国的小康这个道理。
  在迈向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村不能掉队,天镇县有人口是21.85万,很多人认为是小县,在山西是大县了。 其中农业人口占18.1万人,可以说是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经济落后、观念滞后、信息蔽塞、人民贫穷。贫困人口有7.38万,全县的三分之一。我说7.38万是国家定的贫困县2300元的标准,人的年均收入还达不到2300元。说一个数字,2012年财政收入刚刚达到一个亿。应该说是民穷县也穷这样一个情况。
  说起穷来大家更加不相信,都认为西藏拉萨马市长那穷。大家去拉萨看拉萨一点都不穷,说到穷,这个县穷到什么了程度。我在这个县工作了4年,我全部都住在办公室里,办公室外间是办公里间是睡觉。头两年还没有卫生间不能洗澡, 用的好事尿盆。估计在全国县长用尿盆可能绝无仅有。所以说,其实我们全国的扶贫干部在下面真的很艰苦,比援藏援疆还要艰苦。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因地制宜,积极探寻了农民增收的一些途径。在扶贫定位上破思想,在产业项目上做文章, 不断创新社会管理能力。挖掘贫困的根源,探索扶贫长效机制,狠抓劳务经济。成功打造了天镇保姆劳务输出的品牌,探索出一条带领当地百姓消除和摆脱贫困,实现全面小康的新路子。 实现了天镇保姆巧增收,传统种植提效益,生态养殖促发展等全方位的精准扶贫的可喜局面,我去了四年之内我们做的事情。使全县的贫困人口由2012年的7.38万人,减少到现在的4.66万人,仅天镇保姆这一项就让全县2800户,7000多人摆脱了贫困,并且走上奔小康之路。
  10天之前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会议再北京召开,我作为320家扶贫单位的代表介绍了我们打造天镇保姆品牌,实现精准脱贫的经验做法,得到了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的充分肯定。我想和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做法。对于做劳务输出,特别是打造输送外出农村妇女做保姆,在全国都不是说鲜见的。我们之所以能够在这么短时间,做出这样的效果,我想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个就是我们因地制宜,精准破题,寻找带领贫困群众脱贫奔小康之路。
  天镇县是在我们山西最北端,也是全省119个县当中最穷的县之一,我们分析主要矛盾,寻找滞后的症结,才能找到精准扶贫,扶贫攻坚的关键点和着力点。 在扶贫工作中,我深刻的感受到一个地区的贫穷根源,还在于干部群众思想观念的落后,观念是发展的源动力。以思想引领变革,以创新激发活力,使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最切实最有效的必优之路。为此,我提出扶贫首先要扶观念之贫,其次才是经济之穷这样一个扶贫理念。转变基层群众陈旧思想作为主攻方向。 天镇县20多万人口,女性占2.6万人。农民在地里劳作的时间加起来还不足3个月,其余时间大部分都赋闲在家 是潜在的劳动力资源,但在传统农业为主的县,农业基础又很薄弱,主要以种植玉米和土豆为主,工业先天不足,服务业发展缓慢,农民在当地就业很难。
  但是,天镇具有较好的区位优势,据北京只有280公里,由于长期的封闭,这个地方虽然条件恶劣,但是保持了绿色的原生态,同时天镇人还有纯朴城市传统的文化传承,守业有余创业不足的思想惯性束缚当地人外出就业的脚步。当地人有一句话叫“腿短”也就是不敢走出去。 四年来,我们因地制宜,依托国务院扶贫办和山西省千村万人创业就业技能培训工程,以培训农村妇女以家政服务为切入点, 开展了“万名巾帼万民闯京城,劳务增收创新业”,将闲人变能人成功打造了天镇保姆的品牌。现在累计就地培训农村妇女83期,5478人,成功输出2800名农村妇女,在北京、天津、太原、大同 等地就业。一年带回的劳动收入8000多万元。相当于每个人年收入能达到3.5万元。我们算了一笔帐,每输出一名妇女,在外地就业,她的劳务输出相当于 种植两个暖棚、100亩旱地、饲养8头奶牛、养300只羊和100头猪的收入。天镇保姆让2800多户贫困家庭,7000多人精准扶贫,老百姓也亲切的称我为保姆县长,并受到省长李小鹏亲切接见。 而且,中央电视台在2013年的四月份以天真保姆为题进行了连续3天的报道,而近期中央电视台还要进到县里,去对比访问这些年来保姆脱贫所取得的成效。 而且,很多媒体以边城人做起了京城梦为题进行了报道。 那么我们是如何做的呢?呼吁山谷多措并举、多措并举、全力打造、天镇保姆家庭服务的品牌,全力打造天镇保姆家政的品牌。首先我们政府主导的工作机制是天镇保姆持续发展的保障所在,我们提出政府主导 、科学培训、特色服务三结合的工作模式。县委县政府对这项工作是高度重视,专门成立推进劳务输出领导小组, 由县长亲任组长,树立里一盘棋的思想,形成一股绳合力。构建了覆盖全县所有劳动力培训转移网络,强化政府主导,部门参与,基地培训, 产业对接、多边转移的工作机制,为这项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只要县里人有需求,我们全部能送出去就业。
  第二,科学合理的有效培训,使天镇保姆立足京城的关键所在。 并且,我们从培训入手,既教他们理论知识,又教实际操作,小到坐姿、站姿、起茶倒水的细节,大到菜肴烹调、家居的保洁、家电的使用。培训期间由于师资紧缺,我就亲自上阵,教他们城里人怎样生活,教他们礼仪,教他们做饭,教他们怎么样微笑,耐心手把手换乘地铁换乘公交。 每次,我在北京的时候,我就在北京接,我在县里我就在北京送,这样我又和北京的家妇中心和高校进行对接。我们向社会募集了50万资金,在一个废弃军营建起培训基地,使这项培训工作能够有效进行。
  我们独居特色的品质内涵,是天镇保姆的魅力所在。 我们在培训中引进德教文化的培训内容,使“不独子其子,不独亲其亲”的这种理念,融入到家政服务当中去。我们教保姆普通话培训教材用的就是《弟子规》, 另外我们在保姆基地建立了,临时党支部、公会、和妇女之家。保姆党员在我们天镇就此诞生,现在我们保姆群里有一名党员,三名预备党员。当地农村妇女纷纷要求入党。
  第四,贴心细致的服务保障,是我们天镇保姆稳定就业的基础所在。我们口号就是要扶上马送全程,我经常和大家说的一句话,我们每输送出去一名保姆就如嫁出去一个姑娘一样,一定要给她找一个好的婆家。建立一站式工作机制。 并且,每年春节前我们都召开外出务工人员座谈会,帮助他们解决实际苦难。连续三年大年初一,我给每位在外务工妇女给他们发送慰问短信 给他们拜年,并通过她们给她们服务的家庭,送去了新春的祝福。
  另外,我们认为冲破藩篱、均衡推进,打造劳务经济使贫困地区尽快迈向小康的现实选择, 天镇保姆品牌的成功打造,让我们看到精准服务的实效,坚定了我们精准脱贫的信心。
  其实,我们输送保姆打造这个品牌,不是一帆风顺的,因为在当地每输出一名妇女,我们要过五关,一个是要过妇女自身的观念观,一个丈夫的面子观,子女的理解观,村干部的思想观,以及村民舆论观。 为此我带着我们的妇联、扶贫办走村入户坐在炕头上与他们算经济帐,带领他们走出贫困。 然而,天镇的实践证明如果一个地方的贫困,没有贫困主体的主动参与、自我发展,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中央一直在强调不能漫灌式的扶贫,一定要实现精准的扶贫,精准的脱贫。我们算了一笔帐,其实劳务输出这种扶贫,它的成效是1:60,投入一块钱可以产出60块钱,这样一个扶贫实践,让我们看到了精准扶贫的实效。
  我扶贫4年也即将还有几个月时间就要离开这个扶贫的工作岗位了,但是我觉得我们的扶贫干部也好,我们的扶贫单位也好,和全社会都应该去关注扶贫,支持扶贫,参与扶贫,要扶真贫,真扶贫,主动去作为,真正为打赢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实现小康做出每个人应有的努力和贡献。
  欢迎大家有机会去天镇县指导工作,更欢迎企业家去天镇投资发展,我们热烈的期待大家!

  

  殷云:谢谢王县长,他用自己亲身经历的故事向我们讲述了扶贫要精准扶贫,更要人才扶贫。我们作为媒体人可以呼吁,可以给中央写东西,创新扶贫观念。下一个发言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1017国家扶贫基金主任蒋任重,谢谢!

 
   蒋任重:各位朋友下午好!今天来参加这个会还有一项意外的收获。在北京的朋友都很了解,北京找保姆很难,这次我找到方法了,如果缺保姆的话我去找王县长。这是城市里人的困难和需求。
   自我介绍一下,我是中国扶贫开发协会1017国家扶贫基金主任蒋任重,1017有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10月17日是联合国扶贫日,我们在扶贫事业上贡献很突出,成效很明显。去年国务院专门通过,把我们国家的扶贫日也定为10月17日,在这个背景底下我们国务院扶贫办,支持我们扶贫协会设立国家级扶贫基金,叫1017国家扶贫基金。这是背景。
   刚才几位地方领导同志介绍他们在地方做扶贫工作的一个经验,我们也很受启发。我今天来参加这个会也是想和大家交流和分享,来跟大家谈一谈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作为国家级社团组织,怎么来做精准扶贫工作以及对我们对精准扶贫的理解。
 中国扶贫开发协会是一个社团组织,是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我在扶贫开发协会工作了10年,也算一个老兵了。上午有一些领导提到农村信息化的问题,我听到后非常亲切。我来扶贫协会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推动中国农村信息化工程,这个项目做了5年,做得很艰难,也很有成就感。没想到十年之后蔚然成风,我们总书记在乌镇开大会的时候提互联网+,提互联网+扶贫,所以我也是最早推互联网+,互联网+扶贫的人之一。
   这十年当中我谈一下对扶贫的感受:
   第一,扶贫工作由原来的,这是对地方政府或者国家相应机关单位来讲,由原来的软需求变成硬需求,以前中央重视扶贫,各地政府重视扶贫,但是跟现在不一样,因为现在第一扶贫工作有了时间上的限制,中央提出来要在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全面扶贫,以前没有这个时间点。
   2、对扶贫成效数量有了明确的限制。现在6年时间要解决7000万人的脱贫问题,平均每个月必须有100万人脱贫。
   3、考核有了机制,国家对贫困县的干部考核,不是以GDP为中心,而是以扶贫成效为中心。
   4、扶贫方法与手段界定很清楚,这7000万人怎么解决,产业扶贫解决一批,劳动力转移解决一批,移民搬迁解决一批,政府解决一批,手段很清晰。
   我们扶贫工作由原来粗放型变为精准型,以前人口人多,大水漫灌也能解决问题,就像打仗,原来敌人多的时候炮弹机关枪很管用,但贫困人口缩小集中小片区,小单位的时候,由漫灌效率太低了,要讲究精准,对我们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要进行有效分析,采取精准的识别措施,精准的帮扶措施和精准的管理措施,这就是精准扶贫的概念,我个人的理解。
   总书记提出6个精准,包括对象的精准、措施安排的精准、项目安排的精准、资金到位的精准、考核的精准等等。
   我的感受从中央政策很明显感觉到,我们以前对这个扶贫老以为,包括我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老以为是劫富济贫,让富有的企业或富人直接拿出钱来给穷人,中央政策大家看看就能感觉到,更当是一种造血式扶贫的概念。也就是说,从原来输血式扶贫逐步转移到造血式扶贫,也就是说在有劳动人力和资源的地方通过提升生产,把这些纳入到劳动体系中去,这才是永久解决贫困根源式的方法。我们提出很多扶贫的工程都跟这个有关系。
   前面我们陈主席也讲到,因为贫困地区有很多资源,我说的资源不见得是煤炭资源、矿产资源,比如说有些地方,可能其他地方不行,但人力资源很丰富,比如天镇有几万富裕劳动力,为什么不把富裕劳动力利用起来呢?我们有个项目叫千人计划,把贫困地区适龄小孩,通过我们一系列培训和实践,送到日本、韩国、新加坡这些国外先进的地区,带来的结果就是第一是掌握一门语言,第二是三到五年之内,人获得25万到40万的净收入。大家算一笔帐就清楚了,25-40万的净收入对一个贫困家庭来说不只是脱贫的问题,那是大幅度提升这个家庭生存和发展的能力问题。小孩有经验积累,回到国内不管是就业还是创业都是一把好手,给他家乡带来发展的机遇。

   这里边体现我开展工作重要思维模式,我从到扶贫开发协会开始,我就没把扶贫开发的工作简单的看作是一个输送资金的一种做法,我也没把贫困地区看作是我们国家的一个负担。这种观点没有,我是在想方设法用市场化的逻辑和手段,来设计符合贫困地区实施的一些项目,通过这些项目来解决贫困地区的发展,贫困农户的生存和脱贫的问题。
   比如说第一我们做了若干个产业扶贫的项目,我们在山西沁县,山西缺水,但是山西的沁县水土资源非常好,没有煤矿,特别适合发展有机蔬菜,这是省市县三级政府给它定的,不过由于招商引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不够,这个产业一直没有推动起来,我们中国扶贫开发协会为这个项目找到了合适的龙头企业,帮助他们做好规划,帮助龙头企业寻找资金的支持,这样一个项目在地方中实施,把整个地方产业带动起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求这个龙头企业必须要跟政府合作,把所在地区贫困户安置就业问题解决。
   我们正在设计和策划的叫百县迁贫,电商扶贫工程。阿里巴巴,京东都在搞电商扶贫,阿里巴巴搞电商扶贫还是有很多欠缺之处,因为他那个淘宝更多还是希望往农村卖点什么东西,他还没有非常好地去解决能够让农村人通过这东西多赚点钱,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淘宝进农村的意义和价值就少了很多。我们现在在设计和研发的百姓电商扶贫,我们跟新发地电商集团在合作。北京人知道,新发地一年农村产品销售额是600多个亿,现在开发电商平台,刚刚上线单月销售额就突破了百万。我们与它合作,就是想借助这个平台把100个贫困县的1000个特优农产品推出来。我们提了个计划叫五年百亿,用五年时间最后拉动贫困地区100亿的销售额,这是我们在做的一件事情。
   在贫困地区有的这些资源我们给他找,找到以后我们给他想办法,搭建平台。扶贫开发协会最大优势就是,我们有这个能力去把社会上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很多东西不组合不产生价值,一组合以后不仅产生价值,而且各方共赢。
   新发地董事长还得感谢我们,因为这项工程对他们来说也是好事。扶贫工作一定要想办法,把它做成各方共赢的机制,这个机制才能长时间地存在下去。如果你让一个企业参与扶贫开发,他只有付出没有回报,他可以付出一次,或者你跟他关系好,脸皮厚请他参与扶贫参与两次,没有参与第三次的,因为这种机制不能长时间地持续下去,所以在设计项目的时候都考虑到这个项目的发展不仅是贫困地区的发展,贫穷老百姓受益,也一定是企业在当中受益。
   我们研究旅游扶贫、生态扶贫等新的课题,刚才我们陈会长讲到他们作为一个投资企业的联盟,我马上给他打交道,我在这里正式邀请你到我们扶贫开发协会办公室坐坐,既然你手里有这么多资源,为什么我们不为贫困经济服务呢,用这种思维推进扶贫工作是长效机制,也是我们扶贫开发协会经过多年探索的一个成果。
   谢谢大家!



  主持人殷云:下面有请国康集团董事长兼集团总裁谢丞龙发言。

  

   谢丞龙:感谢组委会,感谢各位领导让我们相聚在这里,共同探讨精准扶贫,我是云南普洱国康种植产业集团有司责任公司董事长谢丞龙。就中国全面小康扶贫产业调研基地做项目介绍。

    1、国内环境。根据国家十八大会议精神,加大土地流转承包政策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政策及国家倡导全民扶贫、全面小康的政策引导、国家扶贫新思路,政、企、社共建模式,及结合精准扶贫的战略部署。针对贫困县的相关扶持政策,国康集团结合当地地域优势,引进台湾高科技林业成果阔叶林白杨树,经5年科研繁育成功探索出一条能让山区贫困人口稳定走向致富不返贫的产业扶贫链。

    我国是世界上缺少林木原木纸浆的国家之一,人均木材消耗量不到发达国家的1/10,森林覆盖率不到世界平均森林覆盖率的27.9%的一半。人均占有木材储积量也大大低于世界人均水平。这几年来,国家为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加大了林业、科研、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企业的支持力度,制订和启动了天然林保护工程,并将进一步加大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范围和保护力度,大幅度调减了木材产量,但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改善生态环境及改善居住条件,国家基础建设的比重加大,将对木材及其制品的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势必导致木材市场的总量增加。未来社会对木材的需求量并不因为木材采伐量的减少而减少,相反对木材的需求总量将继续上升。我国既是世界上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又是木材需求量急增的国家之一。根据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木材消费需求将达到40亿立方米而缺口达6000万立方米,目前国内原木纸浆进口量逐年上升,国内原木纸浆目前需求量50%靠进口。

    2、需求背景

    从国际市场需求来看,当前世界森林面积以惊人速度减少,人口增加和经济发展使林木及林产品需求量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许多木材进口国家大力发展速生阔叶白杨集约栽培,争取在短时间内减少对进口木材的依赖。

    从全国市场需求来看,杨树产业不仅是高效的林业产业,而且在美化城乡面貌、改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观光、促进情谊交往、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市场经济建设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体现。

    从云南市场需求来看,云南是一个四季如春的省份,适宜速生阔叶杨的生长。这保证了我省杨树产业的顺利发展,必须建立大面积的速生阔叶杨丰产苗圃基地。同时,由于社会对木材需求量剧增,木材价格不断上扬,这大大调动了群众种植杨树的积极性,云南省政府已明确将杨树产业作为新一轮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十五个主导产业之一。

    中国目前尚有592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7000多万人,云南尚有73个国家级贫困县,贫困人口4596.6万人,普洱尚有8个国家级贫困县,尚有贫困人口46.3万人,贫困现象依然突出,特别是高寒山区的贫困人口众多,扶贫工作难度大,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精准扶贫工作还是难以推进。主要原因是山区人口分散,若无可复制的扶贫项目和项目产业链,落户山区,精准扶贫还是无法取得明显的效果。

    针对突出的贫困现状,国康集团科研团队研发出GKT88杨林、浆、纸产业链,适宜全国山区精准扶贫的推广,可复制性强,是即农、牧、深加工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项目,作为国家精准扶贫项目推广,是有积极作用的。为了解决这一现状,减少桉树种植区,研发GKT88杨品种,成立了国康集团。

    科技需求出路

    GKT88杨国康集团高科技林业成果生长速度快、木材用途广泛、生产周期短、利润率高。

    好处是提高国土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提供GKT88杨木材资源、见效快可持续,彻底消除贫困,加速种植区农业生产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收入。

    二、项目模式。

    “政企社共建”模式

    受益对象:一期实施以云南省普洱市7个贫困县半高寒山区特困农户为主体。

    联合种植模式、政府参与、公司+农户+基地,以农户保底包干收入为基础,每年每亩农户平均收入约2000元,人均种植10亩,年平均收入约两万元,一次种植受益期为30年,30年一倍种植且可再受益30年,这样农户可以就地参加工作,畜牧养殖,从中获得薪酬及收入。而包干收入+工资薪酬的体系,使农户规避风险,同时也将确保脱贫农户不再返贫。

    再者,根据国康企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做强林浆纸一体化产业链的投入,至2019年底前逐步完成苗圃基地种植1000亩,种植基地100万亩,年生产纸浆500万吨,年生产有机肥15万吨,年生产水杨酸1.5万吨,年生产高级宣纸800万吨,创造就业岗位5万个以上。

    项目模式

    公司现有苗圃基地240亩,2015年可产种苗6000万株,按种苗单价15元每株计算,基地所产种苗价格9亿元,为2016年1000亩种植提供了种苗保证需资金5亿,100万亩种植需资金280亿元,年产100万吨级的5家纸浆厂,需建设投金78.5亿元,年产500万吨级高级宣纸厂需建设资金80亿元。年提炼2.5万吨水杨酸需建设资金8.5亿元,年产25万吨级四元素有机复合肥厂需建设资金13亿元,年产100万吨级水质有机肥厂需建设资金85亿,合计需要项目总投资550亿元。

    项目投入

    为满足普洱市100万亩的种植计划,苗圃基地的规模设置为1000亩GKT88杨的种苗种植,总投资10亿元,现已完成实际投资3.56亿元,苗圃生产成本株高100厘米以下为10元每株,株高100厘米以下为11元每株,株高200厘米以下为12元/株,内部划拨价15元/株。

    100万亩GKT88杨推广种植计划

    1、为了广泛的吸收民间资本,帮助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加大GKT88杨的种植力度,集团公司计划在普洱市境内推广种植GKT88杨20万亩,镇源县推广种植GKT88杨20万亩,宁洱县推广种植GKT88杨20万亩。澜沧县推广GKT88杨20万亩。

    2、以政府参与,公司+农户+基地的种植模式,农户利用自己的土地与公司签订联合种植合同,

    (1)把林权证、土地证变更为国康集团所持有,种苗、化肥、农药由公司统一提供,公司承担70%的种苗费,化肥费、农药费,待4年采收后一次扣除。农户承担30%的种苗费、化肥费、农药费,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服务。

    (2)公司和农户签订联合种植合同后,两证不变更,归公司所持有的种植户,种苗、化肥、农药由公司统一提供,公司承担30%的种苗费、化肥费、农药费,待四年采收后结算扣除,农户承担70%的种苗费、化肥费、农药费、公司无偿提供技术服务。成品材由国康集团下属纸浆厂统一收购。当年市场价不足400元每立方时,按公司保底价400元每立方收购。当市场价高于400元每立方时,公司保护几为高于市场价20%收购。

    3、纸浆厂配套建设计划

    种植与纸浆厂建设紧密相连,纸浆厂建设与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种植20万亩GKT88杨必须配套建设百万吨级高级纸浆厂一座,80万立方级一型水库一个,年产5万吨级有机复合肥厂一座,年产0.5万吨级活性水杨酸提炼厂一个。

    4、800万吨级高级宣纸厂配套资金建设计划。

    为填补国际高级宣纸市场的空白,和提高行业标准,国康集团研发出粗长纤维GKT88杨树种,从育苗种植、采伐、纸浆生产,到宣纸是经过一整套精密严格的技术把关,所生产出来的宣纸各种元素指标,均已超过世界行业标准。其特点是永不变形、变色,投资建设一座年产800万吨级宣纸厂,需要建设资金80亿元。

    项目优势

    1、生物科技市场发展前景,一般而言,生物科技的运用约可区分为三大类,一是应用于医疗级医药方面,二是应用于环境保护方面,三是应用于农民牧及衍生方面,市场前景广阔。

    2、原木纸浆市场需求减息,纸浆作为阔叶林GKT88杨的衍生产品之一,通常分为原木浆、废纸浆和废木浆,国际造纸工业纸浆结构为原木浆约占62.6%,废纸浆34%,废木浆30.4%。而中国原木纸浆只占2.6%。不足世界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阔叶林GKT88杨以短期疏伐作为营运基础,将制造纸浆作为集团企业的发展方向,因其木色洁白,树脂含量低容易漂白,得浆率高,浓度高,得浆率为50%-60%,比其他树种高10%以上的优势,尤其树脂含量低,在制浆过程中可减少用强酸及强碱来分解木质素及纤维素。污水处理的成本大幅降低。对环保成本也相对降低,我公司于2013年12月提供本树种一年生的木料,由台湾纸业公司做实验,其漂完得浆率为50.59%。

    3、GKT88杨优势

    GKT88杨为国康集团科研项目,现已种植成功,一年苗高达7米以上,一年生树直径可达10厘米以上,属于长纤维树种,树脂含量低,只有其他树种的10%,是制造锤磨物理纸浆的最佳物种、加工出的纸浆品质高于割皮树纸浆品质15%,是制造宣纸的最佳纸浆。

    4、GKT88杨锤磨物理纸浆能不排污,用GKT88杨生产锤磨物理纸浆突破了传统纸浆行业污水处理难的难关。在锤磨物理纸浆生产过程中不产生任何排污源,所有污水内含有机元素6.3%,加橡胶纸油枯含有机元素95.6%,制造有机复合肥供种植企业使用,解决了排污难题,同时又解决了大量使用化肥导致树脂下降的难题。因传统的割批纸浆是不使用化肥的,真正做到零排放、环保、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5、GKT88杨木浆能解决宣纸纸浆不稳定的难关,传统最好的宣纸是割皮浆生产的,GKT88杨木浆的品质优于割皮浆15%。

    (1)粗长纤维是割皮树的1.5倍。

    (2)微金属含量低于割皮浆40%

    (3)割皮树属野生灌木林,无法规模种植,生产成本高,GKT88杨属北方野生物种,现已在南方成功种植,具备规模种植的条件,生产成本低是割皮浆的50%。

    (4),GKT88杨的纸浆和宣纸的品质均高于国际标准

    (5),微金属含量均低于国际标准,化肥元素均低于国际标准。

    项目愿景

    至2019年底基地种植100万亩。至2020年底国康纸浆业年产100万吨级纸浆厂5座,年产长纤纸浆500万吨,投资者年收益率100%以上,扶贫对象以海拔600米到2000米以内半寒带山去特困农户为主体,年均人收入2600元。

    包干费用于每年每亩两千元,人均种植10亩年收入即可达到2万元,收益期为30年。农民还可以参加到企业中得到薪酬收入。包干收入+薪酬的体系将使农户规避风险,同时也将最大限度的避免农户返贫现象。

    项目将创造就业岗位5万个,农户经济实力的提升,企业的不断发展将刺激当地居民消费,提升当地百姓生活水平,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盘活当地市场活力,为党和国家提供一条土地流转承包后,公司与农户,合作农户收入包干制,给精准扶贫贫困山区探索出一条成功的经验。

    项目面临的挑战

    GKT88杨的专利高级木纸浆生产零排污的专利,利用纸浆生产的废水制造有机肥的专利,是服务于中国全面小康扶贫产业调研基地的,作为扶贫产业调研基地,就应该为扶贫工作和响应党中央号召,精准扶贫做出贡献。作为企业科研团队能否把先进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缺乏政府参与政治扶持的力度,及其他相关部门的政策支持和指导的对接渠道。

    2014年8月获得求实《小康》杂志社常务理事的殊荣,参加了2014第九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会上成功推荐了以一棵树GKT88杨扶贫种植的产业链。并于2015年8月获得中国全面小康扶贫产业调整基地的殊荣。

    企业宗旨

    云南普洱国康种植产业集团的宗旨是全民扶贫,全面小康,“打造林、浆、纸产业龙头企业,创国际林、浆、纸业品牌,GKT88杨誉满全球。国康集团以科研研发为己任,研发的课题为国家南树北种,项目扶贫,项目产业化以科研育苗推广种植为主体,现已取得GKT88杨的专利,就利用该树研发的产、供、销、生态、环保、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该产业链是立足于国康集团科研团队7个自主研发专利技术的基础上,集科研育苗、种植、纸浆生产、宣纸生产,工业废品利用、活性水杨酸提炼,四元素有机复合肥生产,及林下畜牧养殖、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

    希望国康集团得到大家关注,谢谢!
 

 

                                      

 

 

 

 

 

  编辑:龚紫陌
  时间:2015年12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