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江:《树立健全的“人民观”》
时间:2015年12月26日 来源:中国小康网 编辑:龚紫陌

  

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一级教授王长江
 

  王长江:

  尊敬的张梅颖主席,各位嘉宾:

  大家好!我非常高兴又一次参加中国全面小康论坛。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需要我们做大量的工作,更需要对许多理念进行深层次的思考。我最近想得最多的一个词是“人民”。前几天,在一个纪念胡耀邦诞辰百周年的会上,我讲了一个观点。我讲,人们对耀邦同志的各个方面都有很高的评价。但在我看来,最高评价莫过于:他是一个富有人情味的共产党人。

  “人民”是共产党词典中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党是广大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党除了人民的利益之外没有自己任何特殊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宗旨。我们现在常强调的建设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党,也是冲着人民来的。如此说来,人情味本来就应该是共产党人品质的当然组成部分。那么,“富有人情味”何以和“良知”、“良心”一起,成为一种对共产党人的难得评价?对这个问题,我常常感到很困惑。想来想去,现在想明白了一点,拿出来和大家分享。我的观点是:实际上,看人民有两个角度,存在着两种逻辑。

  一是政治的概念,把人民看做由不同的阶级、阶层组成的群体。这些群体有先进、落后之分,工人阶级是其中的先进阶级,它代表着先进生产力,代表着未来。共产党是工人阶级先进分子所组成。因此,保持共产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就能保证党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为大多数人服务。

  二是社会的概念,把人民看做一个由不同的个人组成的集合体。其中每个人都有不同于他人的喜怒哀乐、利益诉求。对人民的关注,是对其中每个个体生命关注的总和。党为人民服务,就是如邓小平所说,充当好人民实现自己历史任务的工具。因此,忠于人民,就要把每个人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代表人民,就不能简单地用大而化之的整体利益去压制个人利益,甚至把它作为用公权力侵犯个人利益的借口。

  这两个逻辑应当是并存的,互相补充、相得益彰,才构成对人民的完整理解。前者能使我们保持理性、清醒的头脑,看问题富有前瞻性;后者能使我们充满激情,保持对人民的热爱不变质、不变形。

  遗憾的是,在权力和利益的作用下,我们共产党队伍中有不少人越来越用前一种逻辑代替后一种逻辑,表现到实践中就是:“人民”挂在嘴上,但或是成了一个抽象的概念,或者就是指物欲横流的芸芸众生,对老百姓的具体诉求,往往熟视无睹,轻者鄙视、怠慢,重者随意践踏。在我们的决策和老百姓的要求相冲突的时候,往往以“长远利益”为由否定他们的实际利益,这是把工具本身当成了目的。

  把工具当做目的的情况越来越不少见。记得这些年来人们很喜欢从苏联东欧剧变中吸取教训。吸取苏共和东欧其他共产党失败的教训,保证党在执政中立于不败之地,这无疑是对的,不但应该思考,而且思考得还不够。但是,一些人却得出这样的结论:共产党不能失去执政地位,一旦失去执政地位,党的干部们就有可能去看大门、扫大街。尽管说这种话的初衷是要警醒党内人们的忧患意识,但这个例子本身却明显地包含着党本应高人一头、不能做低人一等之事的思想,实不可取。

  总结历史,我们还会发现,偏重政治逻辑、轻视社会逻辑而导致的这种不健全的人民观,往往会带来两个结果:

  其一,它轻视老百姓的权利,轻视老百姓的主体地位,从而自觉不自觉地抵制民主。近来出现的质疑民主、借西方民主的缺陷否定民主的思潮,便是典型表现。民主是人的利益意识的必然延伸,只不过是一个常识。尊重人的利益诉求,民主便躲不开也绕不过。所以,虽然民主肯定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民主是万万不能的。

  其二,它也是导致“极左”发生的认识论根源。脱离老百姓的实际利益,把明明是为人民的利益而制定、因而也因随着人民的利益进行调整的设想和措施本身变成了不可更易的目的,就必然导致主观愿望和实际结果背道而驰。盲目大跃进,搞“文革”,大抵都是这种思维逻辑带来的后果。虽然这些惨痛的历史已经过去多年,但持这种思维方式的依然大有人在。

  所以,在全面深化改革的今天,有必要强调树立健全的人民观。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这“四个全面”相匹配,我认为,我们今天应当有更加全面的人民观,沿着它,建成的小康社会才能是健康的、而不是跛脚的社会。

 

 

 

 

 

  编辑:龚紫陌
  时间:2015年12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