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农村带头人物候选人材料

2006-10-28 18:46:04 来源:新浪网 作者:《小康》杂志 责任编辑:李煦 字号:T|T

  1、申报人:江苏省江阴市华西村原党委书记 吴仁宝

  申报理由:

  华西村的面积只有0.9平方公里,占中国版图不足千万分之一,然而,它一年创造的产值达300亿元,实现利润20亿元,这甚至超过了西部一些地市一年的财政收入。华西村的村

  民人均纯收入超8000美金,实现了家家住400-600平方米的别墅,有100-500万元的存款,有1-3辆小汽车,过上了“实现小康、中康,奔大康”的幸福生活。而这一切与华西村原党委书记吴仁宝有着密切的关系。

  经验介绍:

  树起新农村建设的一面旗帜

  闯出“天下第一村”

  江苏省江阴市华士镇华西村,被誉为“天下第一村”。而1961年华西村建村时,“高的像斗笠帽,低的像浴锅塘。半月不雨苗枯黄,一场大雨白茫茫”是华西村的真实写照。在吴仁宝书记的带领下,全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今,户户住别墅,家家有轿车,“华西”、“仁宝”成了名牌产品,2004年,全村销售收入260亿元,2005年,全村销售收入突破300亿元。

  华西村过去的历史与苏南传统普通的男耕女织没什么两样,全村资产不过两万元。1969年,吴仁宝书记提出“若要富,靠工副”,他利用4间破屋,办起一个维修农具的小五金工厂,当年就赢利5万元,在“全国学大寨”的年代里,到处割资本主义尾巴,吴仁宝这种敢为人先的作法,为华西的腾飞打下了基础。如今华西成立了江苏华西实业总公司,已拥有48家企业,其中10家是中外合资企业,形成了铝型材、钢材、铜型材、带管、纺织、化工六大生产系列,43个生产门类,1000多个品种。

  目前华西村外来人员有6696人之多。华西村曾在全国14个省市公开招聘科技人员509名,其中教授高工18名,工程师、经济师27名,这些人为华西村企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集体经济 共同富裕

  华西村一直坚持走“集体经济,共同富裕”的道路。不过,吴仁宝没有把集体经济当做一成不变的教条遵守,而从华西村的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走出了一条发展集体经济的路子。华西村在分配上实行真正意义上的按劳分配、多劳多得。集团总公司与各下属公司、企业实行承包经营,经济效益超额部分,实行“二八开、一三三三”制办法兑现,即企业的超额利润,20%上缴集团公司,80%留给企业;留给企业的部分,其中10%奖给承包者,30%奖给其他管理技术人员,30%奖给职工,还有30%留给本企业作为公共积累。华西村另外还有个规定,叫做“少分配、多积累、少分现金、多记账入股”,奖励承包者的奖金,只兑现20%现金,80%长期记账入股享受分红。这样既充分调动个人积极性,也保证了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经过吴仁宝的一系列创新,实际上现在华西村的经营模式已不是完全意义上的集体经济,是公私合作制。华西村是集体控股,占70%;村民参股,占30%,村民和集体已经形成了利益共同体。

  吴仁宝始终把“个人富了不算富,集体富了才算富;一村富了不算富,全国富了才算富”,作为自己的人生理想和追求。他不仅帮助中西部地区20多个省、市、自治区培训县、镇、村基层干部1万多名,带动10多万人脱贫致富,而且还先后到宁夏、黑龙江建设了两个“省外华西村”,建好后又无偿移交给地方。

  从2001年起,吴仁宝创造性地提出了“一分五统”,和周边的16个村一起组成了大华西村,面积由原来的0.96平方公里扩大到30平方公里,人口由原来的2000多人增加到3万多人。

  “一分五统”,分开的是村和企业,统一的是经济管理、干部使用、劳动力安排、福利发放和村庄建设规划。凡按“一分五统”加入华西村的人,要全体村民签字投票。现在,新的大华村西面积30平方公里,人口3万人,社会安定,共同富裕。

  言传身教 身体力行

  “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支部,党员看干部。” 吴仁宝之所以有权威就在于言传身教,身体力行。

  吴仁宝认为,经济工作上的“富而思进”,要有思想政治工作上的“富而思进”作保障,不仅要求干部思想过硬,而且还要懂行,不能站在“门”外瞎折腾。华西村检验思想政治工作搞的好不好有三条标准:讲信誉,坚持共同富裕,干部有权威。

  1988年,华西成立了国内唯一、国外没有的精神文明开发公司。公司专门抓思想政治工作,实施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科技知识并重的教育方针。除有计划地外送深造培养和大力引进技术人才外,还开办了日语、英语和普通话培训班及各类科技讲座。并鼓励青年自学,有效地促进了各级各类干部专业化、技能化、知识化。村级领导班子中有18名本科生和大专生,全村209名党员中,绝大部分成为村和各企业政治过硬、业务技术精通的骨干。

  以人为本 和谐建村

  为了适应对外开放的需要,1983年华西村利用村民们搬进新居后余下的三排六栋平房,改建成4000平方米的南院宾馆。这里有三条古典长廊,客房厅堂采用江南农村的古朴陈设。第二年又在村西南张家港河畔,凿池为湖,垒石为山,建造了农民公园。园内有供模拟表演的牛车水轴、木犁和土纺织机,又别出心裁地造了十二生肖亭、二十四孝亭和“桃园结义”、“鹊桥相会”等大型雕塑。

  华西村积极实施了教育促小康工程,先后投入近千万元,创办了华西村幼儿园,完善了华西小学,与国际关系学院联合创办了英语大专班,积极鼓励支持村民学外语。同时,选派30名村民到中央党校深造,开创了农民进中央党校学习的先河。华西村积极实施科教兴村工程,每年投入大量资金,作为科研、科普经费,推广实用技术,现全村有各类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2000多名,以及一大批会讲英、日、俄等10多种语言的人才。在文体工程建设方面,图书馆、民族宫、广场、文化活动室、篮球场、健身房样样俱全。村医院功能不断完善,村民患病一般不用出村。

  推选理由:

  华西村能从一个江南小村发展成为“天下第一村”,关键是有一个坚强有力的带头人。老书记吴仁宝50多年来带领华西村艰苦创业,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成功地把昔日偏僻落后的穷华西建成了富裕、美丽的新华西。在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村跳出单一农业经营的思想框框,调整经济结构,走出一条农副工综合发展的道路,他们先后办起了以冶金、纺织、有色金属为主的多个企业,全村大部分劳力投入了工业生产;在副业上,吴仁宝通过专业承包形成了较大的养殖规模。工副业的崛起为现代化农业的稳定发展铺平了道路,农业的稳定又促进了工业的发展,华西村的发展成为了中国众多乡村走向共同富裕的一个缩影,吴仁宝也成为中国当代农民中最有影响的代表人物之一。

  2、申报人:河南省濮阳县西辛庄村党委书记 李连成

  申报理由:

  濮阳县西辛庄村人口共有680人,耕地面积970亩,居民172户。该村党支部书记李连成同志1991年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实干苦干,肯于吃亏,带领群众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把过去

  贫穷落后的村子建成了远近闻名富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示范村。截止目前,全村共有工业企业13家,其中外来投资企业6家,总投资2.3亿元,总产值1.2亿,利税1200万元,安置农村劳动力3000多人。2005年该村人均收入达到12000元。目前全村已做到“五通”(即户户通气、通水、通电话、通有线电视、通互联网);“四不收”(即用水不收钱、用电不收钱、用气不收钱、孩子上学不收钱),并投资600万元建成了全市一流的小学、文化广场、敬老院、办公楼。该村四季常青,环境优美,是“全国精神文明村”、河南省“中州新村”、“生态文明村”。村书记李连成当选为党的十六大代表、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获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经验介绍:

  坚苦创业 让利于民

  把自己的两个大棚让给村里最穷的农民

  西辛庄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拥有一个能吃亏、善于吃亏的带头人是发展的关键。

  1991年,40岁的李连成经民主选举当选西辛庄党支部书记,怎样带领大家致富成为李连成重点攻克的一大难题,他从自己熟悉的种菜入手。这时的他已经是家有几十万元的种菜大户、全村首富,他利用村里的广播宣传发动,承诺谁搞大棚蔬菜,他帮助借钱,跑贷款,并免费提供技术辅导。同时,还把自己的两座日光大棚让给村里两个最穷的农户。在他的带领,西辛庄村的蔬菜大棚很快发展到40多个,仅此一项,第二年全村就增收30多万元。

  把价值200万元的纸厂作价68万元转让给全村

  1994年,李连成审时度势,根据市场的变化,决定向企业发展。李连成四处游说,并把自己所有的钱都投入启动资金中,说,“砸了算我的,赚了算大家的!”他终于发动6户村民,以股份合作制的形式筹集21万元,上了西辛庄村第一个企业——再生纸厂,就在再生纸厂效益最好的时候,他想尽一切办法做通其他股东的工作,把价值200万元的纸厂作价68万元转让给了全村,做到家家是股东、户户有工人,解决了全村青壮年劳动力的就业问题,西辛庄村也由原来年均收入不足700元的穷村,变成了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十五年来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的招待费

  不仅如此,李连成还凡事身先士卒、廉洁奉公。1998年,村里建小学,李连成光着脊梁、赤着双脚第一个走上工地,支部成员紧跟在后,带领全村人苦干66天,建成了一所全市一流的小学。创办再生纸厂时,李连成亲自当泥瓦匠,带领大伙建厂房,一直干到大年三十放鞭炮。正是他这种带头吃苦的精神,感动了全村群众,为西辛庄的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发展潜力。李连成心里清楚农民盼望啥,反对啥。当上村支书后,他对全村人立下誓言:“我要是喝村里一盅酒,就割掉我的舌头;乱花村里一分钱,就剁掉我的一根手指头。”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建立了村民理财小组,实行财务分开;立的第一个规矩,就是村里不设吃喝招待这项费用。十五年来,他没有让村里买过一盒烟、一瓶酒,没有报销过一分钱的招待费,村里的招待费至今仍是零。他因公出差,啃干馍,喝凉开水,舍不得住旅馆买凉席睡在车站。自己的亲戚想在村厂子里上班不照顾,宁可自家亲兄弟翻脸也坚决不放弃原则。“一身正气,甘心吃亏为百姓;两袖清风,心底无私好楷模”,这正是李连成精神的真实写照,也是西辛庄发展壮大的关键。

  自己的工资低于工人的工资

  一个群众信赖的班子是发展的基础。西辛庄有一个决策民主的两委班子。西辛庄村的大事都是按程序召开不同范围的会议,听取大家的意见,让村民说话,让集体决策。李连成说:“要叫群众知道的跟我一样多,这样事情就好办了。”党员干部和普通群众一样的入股分红,一样上班。企业工人的月平均工资为650元,李连成的月工资仅为620元。同时,村委各项民主制度完善健全,大事小情全部公开,重要事项都要通过群众代表大会表决。在有了基础设施建设时,让群众选出项目管理委员会,群众代表管帐管钱管物,村组干部只管带领大家干活。同时,村党委、村委从不干预企业生产经营,只提供服务,创造环境,帮助企业排忧解难。西辛庄村现任两委班子成员都是全票当选,在村里没有任何杂音。

  采取农民股份合作制的办法建起多家企业

  不断创新发展思路,是西辛庄发展的不竭动力。一方面,西辛庄的持续发展,在于它的审时度势,创新思路,坚持把共同富裕定为自已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1991年,中原油田正处于开发阶段,濮阳市刚刚兴起,农村发展大棚蔬菜正逢其时,李连成带领群众从事蔬菜种植,完成最早的原始积累。当“白色工程”遍及全市时,他们又选择了发展工业企业的路子。但是群众穷,基础差,贷款无门,他们创造性地采取农民股份合作制的办法,相继建起了再生纸厂、工业用呢厂、奶牛厂、棉纺厂、酒业公司。从2004年起,他们又把目光瞄向了招商引资,规划了占地三千亩的工业园区,选择了环保、节能型的产业。短短的一年半时间内,已收进了7家电光源企业,总投资规模6亿元。另一方面,西辛庄的持续发展,也在于它把群众的利益最大化。西辛庄村在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道路上奋进时,始终让群众共享经济发展的成果。

  营造和谐民主的发展氛围

  西辛庄村的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得益于他们多年来创造的良好的发展氛围。一是李连成善于团结班子成员。村里无论在事小事,他总要召开班子会,征求大家意见,并且能够以身作则,严于律已,带头执行村里的各项规章制度,带头吃亏,为班子树立了榜样。

  二是李连成善于团结群众。在群众比较敏感的财务问题上,李连成采取了与众不同的管理方法。由村民小组长和群众代表组成理财小组,管账与管钱分开,村民代表由那些意见大、牢骚多、不相信班子的人组成,让其监督,参与管理。

  三是李连成能够调动全村群众的积极性,融合各方力量发展经济。在李连成精神的感召下,西辛庄村全体群众建设西辛庄的热情空前高涨。十几年来,村里没有发生过偷盗事件,十几家企业没有一名保安人员,可谓“夜不闭户,路不拾遗”,外地客商在这里建厂,从没有一个村民到工地去拿人家一根钉子。相反的是,敬老院里的十几个老人自发组织了劳动队,义务打扫卫生。上海华珍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对西辛庄的投资环境道出了自已的心声:“你是村里书记,要带领群众致富,我是搞企业的,要赚钱,但我们两个并不矛盾,你为我们提供了好的环境,我们当然要带动你们的发展,我们合作共事是双赢。”

  推选理由:

  西辛庄近年来不断发展壮大,并始终保持着良好的发展态势,这其中拥有一个能吃亏、善于吃亏的带头人是发展的关键。李连成入选的第一个理由,是“能吃亏”。当干部能吃亏,是群众的福气。因此才有农村在经济上的崛起。第二个理由就是“带村致富”。真正能让农村走上富裕道路的领导,才是真枪实弹干出来的好领导。第三个理由是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新农村风貌,典型的例子就是“四不收”,即用水不收钱、用电不收钱、用气不收钱、孩子上学不收钱。

  3、申报人:黑龙江省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建兴村党支部书记 崔国林

  申报理由:

  崔国林在任村党支部书记的三年里,为发展村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做了许多工作。建兴村创建了一个企业四大基地,形成了“一屯一品”的产业格局。近两年来,该村集体

  年纯收入1000万元以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4850元。村政务、村务、财务、党务等各项制度健全,群众民主管理参与率达到90%以上。建兴村先后被评为:区标准化党支部;全国民主法制示范单位;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工作先进单位;省婚育新风进万家活动先进村;省民主法制示范村;市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先进单位;市卫生环境最佳村屯和区文明村;“两基”工作先进村等。崔国林先后获得龙凤区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市级“科技养殖明白人”等荣誉称号。

  经验介绍:

  因地制宜 强村富民

  坚持强村富民,让老百姓腰包鼓起来

  大庆市龙凤区龙凤镇建兴村共有6个自然屯,耕地3600亩,l197户3235人,党员40名。几年来,该村以增加农民收入为切入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

  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发展。为此,崔国林等人在工作实践中牢固树立了“一切为了发展、发展解决一切”的理念,千万百计通过加快发展来解决新农村建设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发展中壮大集体收入,鼓足农民腰包。

  首先是发挥优势抓招商。该村背靠国家级特大型国有企业——大庆石油化工总厂,石化原料、技术、人才优势十分明显,这为发展石化精深加工项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近两年,该村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华诚塑料制品公司等企业6家,进驻兴化精细化工园区创业发展,年利税可达600万元。

  其次是辟建基地搞养殖。为了适应村民以牧致富的需要,该村辟建了占地19000万平米的养殖基地,通过搭建有效平台、制定优惠政策,激发村民从事养殖的积极性。目前全村拥有养殖澳大利亚奶牛、三江白猪、美国莱茵鹅等专业户186户,规模经营、科学养殖已变成现实。

  三是引导农民建温室。该村地处石化大企业生活区,为此确定了“服务城市、以菜发家”的思路,鼓励村民种菜致富。聘请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43型温室发明人季庆瑞教授做技术指导,建设温室101栋,年提供绿色蔬菜130公斤,农民增加收入300万元。

  四是优化服务转劳力。组建了三轮车队,为石化企业职工提供物品运输和出行方便,转移剩余劳动力650人,农民年增收700万元。组建起劳务输出服务队,通过系统培训,为石化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转移剩余劳动力460人,农民年增收170万元。目前该村实现了30~50岁之间的农民零待业。

  关注民生,让老百姓真正乐起来

  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得实惠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崔国林始终如一地从老百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立足村情、审时度势抓焦点,千方百计让村民生活安心、顺心、舒心。建兴村共有各类机动车380台,由于沙石路多年没有维修,运输十分不便。为此,他们多方筹措资金560万元,修筑黑色公路14公里,实现了6个自然屯间的全面畅通。前些年,村民生活用水都是地表水,小孩都是大骨节、小黄牙。为了解决村民吃水难问题,该村投资120万元,利用2年时间全部用上了自来水。

  为了解决村民看病远、治病贵的问题,该村投资36万元,建设了高标准的农民卫生所,常规药一律平价,实现了村民小病不出村。同时大力推行农民合作医疗,村民参保率达100%。此外,该村投资70万元,建设了占地l0000平米的文体活动广场,增添了活动器材,周边实施了美化和香化,使村民与城市人一样有了休闲、娱乐、健身的好场所。目前,建兴村有储蓄所、邮政代办所、电信站、书店、超市、游泳场,村民砖瓦化率98%、电话入户率99%、计划生育率100%,全村连续三年无治安案件、无盗窃案件、无刑事案件。

  畅通民主渠道,让老百姓主人翁意识涌动起来

  新农村建设要以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群众的切身利益为根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扩大党的群众基础。为此,崔国林坚持人本理念,在充分尊重民意、发挥参与管理和自我管理积极性中实现与群众心贴心。

  该村的实施决策以村民意愿作为标准。村干部是群众愿望实现的指挥者,群众盼望的、要求的就是干部们的服务方向。近两年来,村民买菜不方便,村干部协调工商、城管部门,辟建了自产自销农贸市场。村民游乐项目少,就组建大秧歌队、木兰扇队、太极拳队,建设台球室、篮球场,丰富他们的文化生活。夏季雨天时各屯排水困难,就组织铺设排水管线,连接各家各户,解除老百姓后顾之优。各屯垃圾堆放不方便、无序,村干部就公开招标承包,实施保洁权拍卖,实现了日堆日清,保持了环境卫生。

  财务收支也由村民代表把关定向。该村设立了财物审批小组,来往账目一律实行集体决策。为了增加透明度,由村民代表选出理财委员会,由他们实施监管,进行举手表决,通过之后方才支付。这一做法给群众一个明白,也还干部一个清白,得到了群众的赞誉。

  自治管理则把村规民约当作“红线”。为了实行有效的民主管理,该村制定了《村规民约》,并通过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将土地管理、计划生育、宅基划分、社会治安、文明建设等都纳入村规民约之中,使村民有了自己遵循的“法规”。通过民主自治管理,该村的精神文明建设很有成效。干部政绩由村民评价亮分,村干部的成绩,不能只靠上级组织考核定性,而要由村民评说打分。几年来,他们每季一小结、每半年一总结,每年一总评。让群众听取村干部的汇报,让百姓对村干部“指手划脚,挑毛病找小刺”,对村干部既是鞭策又是监督。

  推选理由:

  崔国林秉承了东北人性格倔强、敢想敢干的性格,是一个永不满足现状,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人。他始终把壮大集体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脚踏实地地带领广大村民在建设小康的道路上不断奋进。

  在实际的农村建设工作中,他首先抓经济建设,不搞面子工程;其次,他重视社会文化建设,让农民的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对农村社会文化建设做出巨大贡献;第三,他抓好了基础民主的建设,让农民百姓体会到做农村主人的真正意义。这样的新农村建设,没有把农民赶到城市里了事,而是以农村为基础,发挥农村的特点,让农民对农村产生感情,从而造就一个全新的农村风貌。这与中央的新农村建设精神保持了高度的一致,而且充分体现了地方特点,做到了“因地制宜”,可以说是新农村建设的典型范例。

  4、申报人: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党委书记 傅企平

  申报理由:

  三十年前的浙江省奉化市滕头村,“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女不嫁滕头村”。如今,该村已是“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橘子渠,葡萄河,绿树成荫

  花果香”。滕头村是全国村镇建设的文明村,国家级农业示范园区,国家AAAA旅游区;曾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生态500佳”;它通过了ISO14001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成为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环境教育基地;它曾赢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称号。现在该村社会总产值十几亿元,实现利税上亿元。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江泽民同志在视察滕头村时连声称赞滕头村是一个“了不起的村庄”。而这个“了不起”的成绩正是在村党支部书记傅企平的带领下实现的。现在,这个人口不足八百,土地不到千亩的小村庄已成为领跑全国的小康村。

  经验介绍:

  “了不起”的新农村领路人

  “滕头村要发展就必须改革”

  傅企平在他当村干部期间,创办了村菌种厂、服装厂、花木公司等企业。1997年,他当选为滕头村党委书记,提出:“滕头村要发展就必须改革”。傅企平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对村集体企业进行产权制度改革。他把下属企业划分成三种类型:凡宜集体经营的,继续实行目标管理,对规模大、效益好、实力强的重点骨干企业,实行股份制改造;对一些小型微利企业,采取兼并、租赁等办法。

  事实证明,通过企业改革,调动了企业员工积极性,增强了滕头村工业经济的活动和后劲。完成企业改制后的滕头村下辖企业60家,其中的爱伊美制衣有限公司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羊绒服饰出口基地。在傅企平的带领下,滕头村经济实现了新飞跃,农业走上了精品、高效、生态、科技之路,培育了一批知名工业企业,开辟了独具滕头特色的农业生态旅游,形成了旅游、房地产、园林绿化为主导的第三产业群。2005年,全村完成社会总产值18.2亿元,创利税1.85亿元,村民人均纯收入达15300元。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傅企平有几句自创的名言。他说,“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在傅企平的大力倡导下,滕头村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贯穿于村庄发展全过程,有步骤、按规划拆旧村建新居,植树木种花草,饲养禽鸟养鱼虾,兴建了16座生态公厕,新增垃圾箱70多只,还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和公众参与机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村级环保委员会,对有污染的项目实行一票否决制,曾有位外商打算投资1000万元,在滕头村办一家年利润100万元的造纸厂,谈判即将告竣时,被村民组成的环委会一票否决。十年来,滕头村否决了23个有污染的项目落户村里。

  滕头村至今已累计否决了40项经济效益好、但有污染的项目,造就了“田成方、屋成行、清清渠水绕村庄,绿树成荫花果香”的江南田园美景,并通过了ISO14000国际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目前全村绿化率达63%。

  “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富了才算富”

  “口袋富了不算富,脑袋富了才算真正的富,” 滕头村不单重视外来人才的引进,更注重本村居民的教育和培养——办学校,聘教师,傅企平在村里设立了“育人教育基金会”,每年7月10日表彰优秀学生、教师和家长,对考上大学的村民子女给予2000—50000元的奖励,而这些收益的孩子们,有80%毕业后回来建设自己的家乡。

  1998年,滕头村投入1500多万元建立了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如今荣获浙江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德育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我能行”体验基地和“中国少年儿童手拉手地球村”培训基地等几十项荣誉,受到了莅临滕头村视察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赞扬。滕头村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立伊始,便结合学生的特点,以“爱祖国、爱科学、爱劳动”为主题,开展了融爱国主义、科学普及、生态环保、国防教育等内容为一体的100余项实践活动,并专门设立了爱国主义教育展览馆。

  村里还投入2000多万元,建成了藏书万余册的滕头村图书馆、文化中心、老年活动室等20余项文体、娱乐、教育设施,形成了良好的村风、民风。目前全村“双文明”户已达155家,占52%;保持20年无“封建迷信赌博,打架偷盗,刑事犯罪和超计划生育”,成为远近闻名的“四无村”。

  抓住时机发展生态旅游

  滕头村过去流传着一句民谣叫做“田不平,路不平,亩产只有二百零,有女不嫁滕头村”,如今滕头却成了国家4A级旅游区,全球生态500佳。如今的滕头村不仅富裕了,而且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当初的破村庄现在被联合国授予了“全球生态500佳”的称号,随之而来的参观者也是络绎不绝,目光敏锐的傅企平觉得这是一个不可错失的良机,旅游是二十一世纪的朝阳产业,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一定会成为滕头村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增长点。于是他抓住机遇说干就干,首先就将村内的园区实行门票制,光是这部分的收入就是一个不小的数目。

  2005年,旅游的门票收入有610万,今年将超过800万。看到了这实实在在的效益,更是坚定了傅企平发展生态旅游的决心。为了能够吸引游客他也是动足了脑筋,先后投入6300多万元,加大旅游项目开发力度,现在滕头村的生态旅游区,不仅能体验到采摘水果的田园乐趣,还能看到笨猪赛跑、白鸽放飞、武术等充满农村传统气息的表演,这名气大了,来的游客自然也多了,而村民们的日子也越过越好了。

  如今滕头村农民的生活好了,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房子越住越大,越换越漂亮了,现在村里都已经有了第四代别墅。“有女不嫁滕头村”的民谣,已改成“有女抢着嫁了”。

  推选理由: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傅企平带领大家,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既发展经济,又兼顾环境,走出了一条双赢的新农村建设之路。作为全村致富的领导人,他率先意识到了保护环境、进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并将科技建设运用到农村建设中,成功地实现了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的双赢。这在目前我国农村中极为难能可贵,走在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前列。抵制住短期经济效益的诱惑需要远见卓识的目光和坚定地执行既定政策的决心,傅企平以其果断的工作作风和深远的考虑,不但为滕头村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国其他农村如何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做出了很好的榜样。

  5、申报人: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委会主任 方继凡

  申报理由:

  方继凡带领茶农,充分发挥当地的资源优势,把“太平猴魁”打造成为国际名茶品牌,带动整个黄山区近万户脱贫致富。当选村委会主任后,为了提高办事效率,方继凡不计个

  人得失,买了一部车用于为村里办事,而费用却从未向村里报过一分钱。

  2002年,他被共青团黄山市委授予“黄山市农村青年带头人”称号;2004年先后被授予黄山市和黄山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称号、“安徽省农村优秀人才”称号、黄山市“双培双带”先锋工程先进个人称号,同年11月还获得了“黄山市科学技术成果奖”;2005年在安徽省首届茶产业博览会上被授予“安徽省茶产业明星企业家”称号,8月被评为“第四届安徽省农村致富带头人”,9月被评为“黄山市劳动模范”;在2006年3月被评为黄山市质量管理先进个人、7月获黄山区科技局颁发的“黄山区科技成果一等奖”。

  经验介绍:

  以“茶”为媒 带民致富

  抓住商机,经营太平猴魁茶叶

  方继凡, 1965年1月出生于安徽省黄山市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1992年创办经营黄山区新明猴村茶场,2006年注册成立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现任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委会主任、村党支部副书记,黄山市猴坑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是国家级生态保护村,茶产业是这个村的主导产业,全村1400多人主要以发展茶产业为主。

  方继凡祖居于此,他自幼学习植茶与制茶,对太平猴魁茶怀有深厚的情感。早在20世纪初,太平猴魁就在世界上赢得声誉。据说首次向世人掀起太平猴魁“红盖头”的人,就是现在新明乡猴坑村方继凡的先人。

  到了方继凡这代,太平猴魁在中国茶叶市场上已声名暗淡。方继凡退伍后先后办过工厂、养过鱼喂过鸡,还曾到铜陵市打工,偶尔,方继凡把自己产的太平猴魁茶叶拿来疏络关系,没想到铜陵人爱如珍宝,太平猴魁茶叶大受欢迎。于是,方继凡心中一动,他决定重操祖业,经营太平猴魁茶叶。

  创办猴坑茶场,走订单农业之路

  方继凡回到黄山区,在王镇恒教授指导下,在政府部门支持下,首先创办了猴坑茶场。他选择了以“公司+农户+基地”的形式,走订单农业之路。与农户签订收购合同,农户则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规范化生产加工,企业引导茶农使用新产品、新技术。方继凡在太平猴魁原产地核心产区——猴坑一带建有太平猴魁有机茶示范基地400余亩,标准化综合加工厂两座,并吸纳数十名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到本企业就业。示范基地全部实行有机茶标准化管理,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公司还在龙门乡东坑村和太平湖镇汪王岭村建有太平猴魁示范基地,基地有专业技术人员,对附近的茶农提供免费咨询、免费服务,并组织其他地方基础较差的茶农进行观摩学习,并以成本价为当地茶农提供优良种苗和生产物资。

  积极宣传,太平猴魁一举扬名

  方继凡还组织大家,订立村民公约,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工作,切实保护茶农和消费者的利益。2001年在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了“猴坑”牌太平猴魁商标。尤其是他积极进行产品宣传,推广扩大太平猴魁的知名度。他不断参加各种茶叶交流活动,不惜花费重金在各种媒体、电视投放大量的广告,不断发展猴魁经济和文化。并率先通过了ISO9001:2000、有机茶和QS认证。在当年全国名优茶评比中,方继凡选送的茶叶获得一等奖。2002年在芜湖举办的中国国际茶博会上,太平猴魁茶叶品牌一举获得了茶博会金奖,太平猴魁茶叶也被指定为“万人品茶”专用茶等,并以500克竞拍7万元的价格夺得标王称号,太平猴魁一举扬名。在2005年“猴坑牌”太平猴魁还获得安徽名牌、安徽省著名商标等荣誉称号。同时,黄山区政府启动了太平猴魁茶叶原产地保护程序,并获得通过。

  当选村委会主任,带领近万户农村致富

  2005年春,黄山区新明乡三合村委会换届选举,方继凡被推选为村委会主任。三合村虽然是太平猴魁的原产地,可是多年来,交通和通信一直制约着这里茶叶经济的发展。上任伊始,他就积极实施三合至猴村的太平猴魁“快速通道”和新明通往三合村(芦溪坑)接线桥工程,解决当地交通状况;积极配合实施“阳光茶园行”电力下乡工作;并准备实施茶乡通讯工程,发展茶乡行和农家乐旅游项目;2006年又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参加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参与制定了三合村的新农村规划并通了评审,现在三合村是市级社会主义新农村示范村。

  方继凡一直以为村民们办好事、办实事为己任。在他的努力下,太平猴魁价格近年来翻了近十番,带动整个黄山区生产太平猴魁的农户近万户脱贫致富,户均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特别是新明乡全乡及邻乡(龙门乡、三口乡、太平湖镇)受益最多,新明乡有的村民组,如猴村,人均收入就达6万余元,使茶农们对太平猴魁的未来充满了信心。针对三合村三门滩村民组村庄紧临泥石流山脚,为村民安全着想,方继凡在当地政府的关心支持下,上任初期就将此事列入办实事日程,积极向上反映争取。在他的努力下,不到一年的时间内,终于将泥石流事宜解决,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三门滩村民移民迁至新规划的农民新村安置,此举深得村民赞许。

  推选理由:

  一个好领导,带动一个好班子;一个好班子,带富一方人。新农村建设能否顺利进行,与农村基层领导的素质和能力密切相关。以“亲民、为民、富民”为生活理念的广大农村基层领导,是我国新农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方继凡为焕发太平猴魁茶的历史荣光,造福茶农,艰苦创业,刻苦钻研猴魁茶新型的制作工艺,取得成功后,不计任何报酬无偿在茶乡加以推广运用,并以“示范引路”和“订单农业”等经营模式,带领乡亲共同创业致富;方继凡不仅使太平猴魁的茶香飘出了大山,销售遍及全市各地,并成功进军上海、北京、杭州等城市,部分茶叶还东渡销往日本等地。

  6、申报人:河北省邢台县前南峪村党支部书记 郭成志

  申报理由:

  多年来,郭成志带领村民走科技兴山、生态富民之路”,按照生态、经济、社会三大效益并重的原则,创立了一个农、林、牧、水相互协调的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和多功能的生

  态防护体系,贫困落后的穷山村终于被建设成为远近闻名的小康村,2005年,前南峪村集体总收入860万元,人均纯收入5480元。1993年以来,他连续当选为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曾被评为省农业劳模,1989年被评为全国劳模。2006年9月,他被国家农业部评为“新农村建设功勋人物”。

  经验介绍:

  科技兴山 生态富民

  立足村情改善生态

  前南峪村地处冀南太行深山区,全村1340人,人均6分田7亩山曾是一个“光山秃岭和尚头,洪水下山遍地流,沿川冲走河滩地,十年九灾不保收”的穷山村。

  1963年的一场特大洪水几乎毁掉了全村所有的山场植被和耕地。在大自然的严厉挑战面前,郭成志带领村民,从植树造林,治水造田开始,到小流域综合开发、生态经济沟建设,彻底地把村庄由大自然的掠夺者,转变为生态农村的建设者。

  郭成志上任后,带领群众大搞农田水利建设,粮食总产量由1977年的26万公斤增加到48万公斤,彻底解决了群众的温饱问题。之后,他又把目光投到了8300亩山场上,经过8年苦战,他带领群众累计投工200多万个,动土石方700多万方,建起了一个以板栗为主的果品基地。近年来,他率先走出了科技兴山、生态富民的新农村建设之路,谱写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农村建设的篇章。

  建设小流域生态经济

  发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生态经济建设,是郭成志等前南峪人始终抓得最紧的中心环节,在认识和实践上实现了四大转变:一是由片面注重沟谷治理向沟坡兼治的转变;二是由单纯注重工程措施向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的转变。做到了川道杨柳结合,山顶松橡槐结合,沟坡干鲜果结合。使一个流域形成一个完整的防护体系,增强了御灾能力。在“96.8”特大洪水中,前南峪村受灾不见灾,依然林茂粮丰;三是由追求防护效益向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转变。实施立体开发战略,营造防护林3900亩,经济林4400亩等,自然山体形成了“材林头、干果腰、水果脚、米粮川、林果山”的生态模式。四是由要“绿”到要“美”,从卖果子到“售”风景的转变。通过发展农产品深加工,兴办观光农业、生态旅游等,使生态建设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发展立体经济、高效农业

  在农业结构调整方面,郭成志注重发展立体经济、高效农业。在以往大规模治理荒山的基础上,郭成志率领大家以优化生态体系为目标,实施退耕还林。同时在山脚沟谷水平梯田发展高效作物1400亩。投资1760万元建成了高新技术示范园区、国内外优种果树引种示范园区等。依靠科学技术,提高林果业产量,使板栗年均株产由原来的7.8公斤增加到37.8公斤,是全省平均株产的5.7倍,仅此一项人均可达1370多元。

  在生态经济建设方面,郭成志挖掘生态资源,做大旅游产业,着力培育观光农业特色。前南峪生态旅游观光区被国家旅游局确定为“全国百家农业生态旅游示范点”和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2005年被中央和国家13个部门确定为“百个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前南峪独特的旅游景观,每年吸引前来观光的中外游客近20万人次。

  继承传统培育新风

  人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主体,也是文明生态村建设的受益者。只有有了文明的村民,才会有文明的农村,高素质的农民是创建文明生态村最能动的因素。前南峪村在文明生态村建设过程中,郭成志做到了拥有物质“花果山”,不留精神“荒沙滩”,他着力提高村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一代新型农民。特别是省委提出开展文明生态村创建活动以来,前南村投资120万元开辟一条新街,投资200多万元新建了文化广场、文化大院,完善提高了农民夜校、图书室等,为群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陶冶思想情操提供了好的环境。

  几十年来,郭成志还组织前南峪村民,不间断地开展争创五好家庭、“十星级”文明户等活动,促进了良好村风民风好转。多年村里未出现治安刑事案件、上访等。

  自1983年以来,前南峪村蝉联省、市、县文明村,1999年被评为全国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先进单位,2005年被评为河北省文明生态村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村镇,并被确定为全国民主法制建设示范村。

  大力兴办福利事业

  郭成志还带领大家,大力兴办福利事业,使群众享受到各种各样的福利待遇。新建了功能齐全的教学楼,学生免费享受9年义务教育; 65岁以上老人实行退休金制度;全村按人口每年享受1000斤煤和400元节日福利;医药费集体补助50%;村民饮用水费和浇地电费全免;全村分批实施旧村改造,75%农户已住进统一规划集体补助一半费用建造的二层楼房。

  先富帮后富,共奔小康路,这就是郭成志的富裕观。几十年来,前南峪村共为河北、河南、山西等省的8个县市143个乡村培养林果技术人员38万人次,无偿支援物资价值38.4万元。

  推选理由:

  郭成志带领全村群众埋头苦干,艰苦奋斗,坚持40年致力于太行山科技开发研究和治理,成功地解决了太行山脉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及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难题。带领群众将8300亩山场全部建成旱涝保收的高标准生态经济沟。前南峪也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千佳村”,荣获环境保护“全球五百佳”提名奖。

  7、申报人:安徽省凤阳县赵庄村党支部书记 赵世来

  申报理由:

  赵世来,凤阳县赵庄村党支部书记,全国劳动模范,安徽省第九、十届人大代表。1996年,他充分利用凤阳县石英砂资源优势,瞄准市场,办起了年产瓶胆400万只的保温瓶厂,

  保温瓶厂建成后,他一次性吸纳200多名赵庄村青壮劳力进厂做工,增加他们的收入。他成功不忘本,为回报社会和家乡,赵世来先后投资700多万到村子里,赵庄村现有的公共设施几乎都是赵世来出资修建的。包括三口面积为130亩至150亩的水塘,村里3公里长的水泥路等。

  2002年,他注册了金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通过与农户签订租赁合同,租赁村民土地造林。如今公司已完成造林4700亩,育苗100亩。在树木成林后,赵世来却宣布“林场的所有收益都归集体。”八年之后,这片林场将给赵庄村带来9000万元的经济收入。

  经验介绍:

  民营企业领导新农村建设

  “异型瓶胆大王”

  赵世来的保温瓶厂目前拥有职工1200人,占地13.6万平方米,总资产1.93亿元,年产异型瓶胆4000万只,产值1.6亿元,成为亚洲生产异型瓶胆规模最大的一家民营企业。

  “我是农民的儿子,党和人民哺育了我,造就了我,使我成为了民营企业家,我应尽己所能,回报社会,服务家乡,造福人民。”全国劳动模范、凤阳县农民企业家赵世来如是说。

  赵庄村过去是个出了名的穷地方,全村400多户人家一半是困难户,一天三顿吃不饱。为了实现率先致富这个愿望,赵世来辞去了当时的村支书职务,怀揣家中仅有的一点积蓄,开始了艰难的创业。他先后担任过严桥供销社推销员,刘府镇供销社理事会副主任,做过粮油加工贸易。几年的商海生涯不仅培养了他的果断精明和深谋远虑,同时也为他积累了百万元资产。

  1996年,赵世来看准了附加值高的石英砂深加工项目,在全县第一个办起了异型保温瓶胆厂——凤阳县金星保温瓶总厂。该厂总投资600万元,年生产异型瓶胆400万只,经广东配壳厂家装配成品,出口到国外。

  企业投产后正赶上东南亚金融危机,异型瓶胆市场极度疲软,企业一度陷入困境。赵世来从内部管理着手,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制定严格规范的治厂措施,围绕市场不断地开发新品种,使企业渡过难关,并迅速壮大发展。2003年创建金星实业有限公司,企业规模扩大到职工1200人,产值9000万元,成为安徽省农行“优良客户”,亚洲生产异型瓶胆规模最大的一家民营企业。被省政府授予“百强民营企业” 和“文明乡镇企业”,成为凤阳县纳税大户。

  带动全村一起致富

  2006年初,赵世来毅然决定重返赵庄,担任赵庄村党支部第一书记。

  在此之前为回报社会和家乡,赵世来以企业为依托,本着“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于2002年1月租赁刘府镇赵庄村农民土地,全面推行规模、集约化经营,以林产业为主,建造农业生态科技园,探索出一条解决“三农”的新路子。

  凤阳县金星农林开发有限公司,已与340户农民签订租赁合同,营造速生杨4700亩,林间由农户种植牧草或经济作物。赵世来坚持走科技兴业之路,瞄准市场,选准项目,采取统分结合的经营方式,组织发展名、特、稀、优、种、养、加、销结合的农、牧业企业。几年实践,农民显著增收,部分农户率先富裕。为了把赵庄发展目标落到实处,2004年请来安徽科技学院专家教授及县农委、水利、土地、城建、水产等部门技术人员对赵庄进行实地考察,分析测绘,做出了全面规划及生态农业可行性报告。

  在开发林业的同时,从2002年起,赵世来采用公司担保的方式,为20户农民贷款近50万元,帮助他们发展养殖业和大棚蔬菜。目前,全村养殖千只以上鸡鸭的农户发展到十几户,年出栏杂鸡约7万只,养羊在百头以上的农户约10户,年出栏山羊1000余头,建起了占地12亩的蔬菜大棚11个。现在,全村青壮劳力有的进工厂当工人,有的被公司聘用搞综合养殖,种植牧草、药材和从事林区管理等。生产方式已由单一的农耕向多种经营转化。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已达4000元,比2002年的1500元翻了一倍多。

  出资修建公共设施

  赵世来以近乎完全义务的方式来经营赵庄村。他在通向村庄的路旁竖起一块标语牌,上面写着:“新农村建设我们是主人,目标是——大家共同富起来”。这句话就出自赵世来之口。

  在向农民提出租赁要求的时候,赵世来公开宣布自己将不会占有由种树产生的收益,他会把那些钱全部用于赵庄村的公共设施建设。这也是促使农民下决心把土地租给赵世来的因素之一。

  赵庄村现有的公共设施几乎都是赵世来出资修建的。包括每口占地面积为130亩至150亩的三面水塘,一条3公里长、从村口延伸进来的水泥路。过去的土路一下起雨来就无法行走,农民运粮食出去卖都运不出去,修了这条3公里的出村路,运输问题也就解决了。

  “我在赵庄投入了700万元。”赵世来说。在未来几年内没有人看得到收回这700万元投资的可能。赵世来解释自己的动机说:“我想试试由民营企业来领导新农村建设行不行。凤阳县就有两三百家民营企业,如果可行的话,这会加速农村的发展。”

  为了群众再任村支书

  2005年,村民一致要求镇党委派赵世来到村里任职。由于长时间超负荷工作,医生多次建议他休息疗养,可是他仍然超负荷地工作着。

  赵世来说:“当年,我作为村支部书记,由于家里生活太穷,没有能力带领群众致富,才被迫辞职离家创业。现在,国家给了我们农民发家致富的良机,才有了我今天创业的成功……回村任职就是为了完成当初的诺言,只有这样我的心才踏实。”

  对赵庄的未来,赵世来满怀信心,他说:按照规划,从2007年至2010年,将在村内办2~3个环保建材和农副产品加工企业;重新规划并统一建设农村住房;推广使用沼气;新建一座自来水水塔;建一所中心小学和敬老院。并按生态村规划要求,对全村进行科学改造,把赵庄建成一个屋荫树下,人行林间,村在林中的生态村庄,并真正实现大人进工厂、儿童进学校、老人进敬老院,家家有电话,户户用沼气,村庄有超市的“城市化”的生活愿景。

  推选理由:

  赵世来致富不忘本,创业再回乡,开辟了一条民营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的道路,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的涌现出的典型。赵世来先后投资700多万用于赵庄的公共事业建设。按照赵庄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规划,他投资220万元,扩建开挖了7个上百亩大塘,可蓄水120万方。确保了全村农业生产的灌溉用水。修建24公里生产沙石路;修建一条3公里长,21米宽村水泥路面主干道;投资19万元对主干道两旁进行绿化;投资100多万元,对全村农民生活和未来企业用电线路以及通信设施进行改造;对全村7500亩农田进行综合治理,在保证每户承包土地面积不变的前提下,打乱农户耕作区域,重新分配土地,由小田变大田,真正做到田成块、路成网、渠配套、水灌通、林成片,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行机械化作业奠定了基础。

  8、申报人:湖北省洪湖市洪林村党委书记 叶昌保

  申报理由:

  叶昌保自1970年担任洪湖市洪林村党组织书记以来,始终坚定地带领全村干群走“壮大集体经济,共同上升、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使洪林村现已发展成拥有农工商企业19家

  ,资产总额3.2亿元,其中自有资产积累户均81.2万元、人均21.5万元的文明村、富裕村。村民享有学前及九年义务教育免费、医疗免费、水电半价、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子女升学奖励等十多项福利。2005年,全村实现利税2200多万元,其中,上缴国家税金500多万元,村民人均分配不含福利控制在7200元。

  经验介绍:

  带领全村“共同上升、共同富裕”

  领全村不断发展

  上世纪70年代,叶昌保发动贫困乡亲,手挽手并肩走,靠科学种田解决了全村人的温饱问题;上世纪80年代,他坚持集体经济不解体,稳农兴工,带领乡亲放开手大步走,全村经济由农业型转为工业转。洪林村呈现出“农业发展工业化、村镇建设城市化、农民身份工人化”的新画卷;进入上世纪90年代和新世纪,他开拓创新、与时俱进,带领乡亲甩开膀子跑步走,通过积极参予国企改制,以“一年租、二年买、三年大重组、四年大扩建、五年大发展”的稳健步骤,于2001年租赁经营拥有4万纱锭、1200多名职工的原洪湖市最大国有企业市棉纺织总厂后,2002年将其整体收购,2003年将其与洪林棉纺厂重组合并,2004年投资1600多万元扩增纱锭,2005年大抓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到目前纺织纱锭扩增至9万锭,月产棉纱提高到1500吨,月销售收入增长到3000万元。

  2006年三季度完成3万锭技术改造,纺织纱锭将扩增至12万锭,月产棉纱将提高到2500吨,年销售收入将达到5亿元。纺织支柱和龙头的全面形成,使洪林集体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

  为村民建立福利保障体系

  随着集体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壮大,叶昌保又开始张罗着怎样提高洪林村村民的生活水平。2000年村集体未为村民办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前,村民退休金是月均150元。而2000年,村集体一次性投资300万元以“应保尽保”为原则,为全村村民办理社会统筹养老保险后,村民退休金即社会统筹养老保险金月均可达450元左右;二是子女升学奖励。2002年前,村民子女考取大学本科的一次性奖励1200元,考取大学专科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而2002年后,考取国家重点一本院校的,一次性奖励10000元,考取非国家重点一本院校的,一次性奖励3000元。考取二本的,一次性奖励2000元。2003年后,村集体每年除去村民正常的工资分配外,还以户为单位,结合各户劳动力人数,实行利润分红,户均1500元。

  除为村民建立常年系统化的福利待遇外,还为村民办理特殊情况下的“特别福利”,如2005年,洪林村实施“光明工程”,将全村经普查后的11名白内障患者送往省残联康复中心,为他们免费摘除了白内障;一次性投资28万元对全村原有线电视网进行整改,将模拟信号提升为数字信号,继续让村民免费收看信号质量更高、画面质量更清晰、频道更多更精彩的闭路电视。如今,洪林村村民是“吃讲营养、穿讲时尚、住讲现代、玩讲品味”。

  改善村民生产生活环境

  洪林村在为村民建立福利保障体系的同时,还不断改善提高村民生产生活环境。1985年全村楼房化后,村里就建立了一个占地近10亩的花草林木苗圃基地,组建了一支园林队伍,购置了一台专用洒水车,不断净化、美化、绿化全村硬环境。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近年来,洪林村更是加大投入,先后投资68万元,将村民生活用电增容,供水主管扩增至200毫米,确保村民用电用水充足供应;投资1000多万元,建起了洪林文化宫、洪林大道和洪林度假村,并对州陵大道洪林段和洪林大道绿化美化、喷绘装饰,架设风格各异的路灯……从而使村容村貌不断特色化、时代化。2005年,洪林村还从关心村民身心健康的长远利益出发,彻底关停了可年创利润50万元,但对环境有轻微污染的洪林化工厂;投资100多万元,完成了全村大街小巷的全面水泥化,真正做到了村民“房前屋后一个样,水泥道路户户通”。

  开展“互联帮带”活动

  叶昌保自1987年率先在洪湖市开展以“互联帮带”为主要内容的“双带”活动以来,经过近10多年的努力,该村已与洪湖市108个村支部建立了互联帮带关系,形成了规模宏大的百村互联网络,从最初的“帮钱帮物”,到上世纪90年代转变为“既帮钱帮物,又扶人帮智”,从而使“共升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在此期间,洪林村先后为帮带互联村拆资270多万元,代培各类技术管理人员180多人,捐资30万元帮贫困村建校1所。并帮助其中34个村脱贫致富,12个村跨入省地市先进行列。

  “既要用金钱装满洪林人的口袋,更要用‘金不换’的思想武装洪林人的头脑”,36年来,叶昌保总是这样理解和实践着“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该村现已形成了以村党组织为核心,青、妇、兵等群团组织为纽带的思想政治工作网络体系,村党委每年将全村总收入的10%用于发展科、教、文、卫等社会福利事业,开辟了有线广播、闭路电视、村史展览室等多媒体宣传教育阵地,建立了党员电教中心、老年活动中心、洪林文化宫等为主体的文化娱乐阵地,组建了妇女威风锣鼓队、青年管乐队等10支基本文艺队伍。通过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各项主题学习教育活动和村容厂貌美化亮化活动,从而使村安人和的局面不断巩固和提升。

  推选理由:

  1970年前,洪林村是原洪湖县有名的“吃粮靠返销、种田靠贷款、生活靠救济”的“三靠”穷村,进入新世纪,洪林村提出了“集体经济为主、混合经济为辅”的思路,继续坚定地走“共同上升、共同富裕”的发展之路。通过依靠强大的集体经济,大搞内引外联,积极参与国企改制,而使全村经济继续保持健康协调发展的良好态势。在他的示范下,全体班子成员不比群众多拿一份工资,不比群众多领一份奖金,他们始终以党员议事会、职工代表大会和村民代表大会推行民主管理,从而使洪林村形成了干群互信互动、各项工作稳步向前的良好局面。洪林村村安民富,叶昌保功不可没。

  9、申报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向阳村党委书记、向阳集团董事长 刘长久

  申报理由:

  刘长久带领村民,把村办企业发展成了资产总额 2.6 亿元、年销售收入 2.9 亿元的向阳集团,成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在企业的带动下,向阳村被评为“文明

  村”、“全省同行业第一村”,向阳集团被国家农业部批准为国家级乡镇企业集团。刘长久也被评为优秀党员、特等劳动模范、优秀企业家。

  刘长久还投入巨资建设向阳村。现在的向阳村,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村集体积累达 443 万元。 60 岁以上的老人都享受养老补助,每年的重大节日全村每一个人都有福利。

  经验介绍:

  工业富村 共同富裕

  从360元开始办厂

  上个世纪70年代的向阳村,还是一个生产靠贷款、生活靠救济、吃粮靠返销的穷村,人们辛勤劳动一天仅仅能挣8分钱。

  1975年,复员回乡的刘长久被分配到齐齐哈尔市铁锋区畜牧场当厂长兼支书。看着穷苦的家乡,他毅然回到向阳村当起了百姓的领头人。然而,他没日没夜地带领村民苦干了一年,经济仍没有太大起色。

  他开始意识到,光靠种植业是改变不了向阳村命运的。他召集支部班子成员开了三天的会。他提出了要想真正富起来,必须利用本地资源优势,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兴办乡镇企业,走企业兴村的道路。他把向阳村的土拿去做试验,得出结论是这土制砖做瓦绝对没问题。他怀揣着160元的复员费和村里仅有的200元钱上路了。他到山东、河南考察引进建砖瓦厂的设备。为了省钱,他坐硬板、住小店、啃干馒头、喝白水,走几十里的山路,硬是把制瓦机推到了火车站。

  几经周折,向阳村的制瓦厂投产了,当年就赢利2万。接着刘长久跑贷款,请专家,建成了向阳第一座机械化砖厂,建厂当年获纯利润30多万元。刘长久和向阳村的百姓们尝到了办企业的甜头。他请来专家对向阳土地进行全面综合论证,决定再建一座制砖厂。资金不足,他带头把应得的奖金及合同兑现的承包金十几万元全部捐献给村里,在他的带动下,其他人也都拿出了自己的奖金,仅仅两个月时间,第二座制砖厂建成投产了,当年生产红砖500多万块,第二年向阳村实现总产值超百万元。

  全市第一穷村变成全市首富村

  随着企业规模扩大、集体积累增多,他又带领村民相继办起了3个砖厂,同时,还创办了日用化工厂、玻璃钢厂、食品厂等24家企业。到1992年末实现总产值超千万,利税超百万。这个曾经的全市第一穷村变成了全市首富村。

  为了寻求新的发展,他组织人员三下江南,学习沿海地区的改革经验,确定了“走出黑土地,巩固根据地,进攻新领域,向城市进军”的企业发展思路,开始了第二次创业。仅1993年到1994年一年间,他们就成功租赁了6家砖厂,为企业向城市进军打下了经济基础。

  1994年,向阳集团成立了,刘长久出任集团董事长。此后,刘长久带领向阳集团功地租赁了建设橡胶厂,造纸厂等 20 多家企业。他运用“简政放权的决策机制、以销定产的营销机制”,激活了这些曾经濒临破产的企业,如今的向阳集团,下设6家子公司,有28家企业,现有员工4000余名,集团成为集绿色食品蔬菜种植基地、高油高蛋白大豆生产基地、优质水稻和大米加工基地、奶牛养殖基地、绿色肉猪生产基地、家禽繁育基地、新型建材厂、建筑构件厂、橡胶制品厂、大型综合超市、房地产开发为一体的门类齐全的经济实体。资产总额 2.6 亿元,年销售收入 2.9 亿元,是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龙头企业。

  改善全村生活设施

  为了建设一个崭新的向阳村,刘长久带领村民首先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加大力度投资。

  几年里,向阳村修筑了引水渠 5 公里,排水渠 18 公里,引嫩江水入村,开发了水稻和养鱼水面、开办养鹅场、养猪厂;投资 300 万元在内蒙古扎赉特旗买了 12000亩土地,扩大了耕地面积;投资规划建设向阳水上乐园;先后投资1000万元修建向阳村与城市连接的道路;为了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地下水污染问题,刘长久向上级打报告,为向阳村申请安装自来水。为了使村民们早一天喝上纯净的水,刘长久倡议大家捐款并率先捐出1万元,为自来水打井工作奠定了基础。 2005年向阳村总计投资 130 万元,兴建了一座自来水厂,彻底解决了老百姓的吃水问题。

  现在的向阳村,农民收入不断增加 ,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村集体积累达 443 万元。60 岁以上的老人都享受养老补助,每年的重大节日全村每一个人都有福利。

  2006 年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一年。刘长久在年初即召开党委扩大会议,结合向阳村的实际情况,研究制定了十二项工作目标,内容涵盖了建占地 300 亩新区、土地复垦、招商引资、修筑道路等一系列关涉向阳村发展和老百姓生活的重要问题。

  推选理由:

  刘长久是个退伍老兵,做了近30年村党委书记,是党的十五大代表。刘长久靠360元开始,把全市第一穷村变成全市首富村,向阳集团也成为黑龙江省非公有制经济的龙头企业。企业发展起来后,他致力于改变农村和农民的生活状况,使向阳村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60 岁以上的老人都享受养老补助。这是以企业带动新农村一个典型,刘长久也因此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一个不能忽略的人物。

  10、申报人: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党委书记、局长 李忠忠

  申报理由:

  李忠忠从2001年以来,先后就任呼和浩特市畜牧副食品局党组书记、局长和呼和浩特市农牧业局党委书记、局长。他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全市农村经济繁荣发展。特别

  是在实施“奶业兴市”战略中,强调数质并重,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经过短短5年的建设发展,成功打造了“中国乳业之都”,把乳业发展成为呼和浩特市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技术产业。2005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631元,比2000年增加2093元,年均增长12.8%。

  经验介绍:

  “奶业兴市,牧业富民”的引路人

  发起“种子工程”和“农民培训工程”

  2001年10月至今,李忠忠在实施“奶业兴市”战略中,把乳业发展成为呼和浩特市地区经济的主导产业和技术产业。2005年全市奶牛存栏达到65万头,是2000年的7倍多。主要畜产品产量大幅度增长,肉类、禽蛋、奶类产量分别达到11.09万吨、3.4万吨和227万吨。已建成规模化奶牛养殖小区127个。

  2005年,李忠忠领导农业种子工程项目共引进玉米、向日葵、马铃薯、饲用高粱、苜蓿等七大类137个品种。蔬菜、马铃薯等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认定总面积达到146.58万亩,并全面开始实施蔬菜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被农业部评为2005年度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先进单位。

  在他的领导下,农牧业局实施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农村牧区劳动力转移培训阳光工程,每年培训农民20多万人次。

  重视农牧业基地建设

  李忠忠非常重视农牧业基地建设,截止2004年底,全市共建成10万头以上的奶牛基地旗县区3个(土左旗、赛罕区、和林县),其中土左旗奶牛存栏达20.01万头;建成了5~10万头奶牛基地县1个(托县);建成1~5万头奶牛基地县2个(玉泉区、武川县);建成千头以上奶牛基地乡镇47个,其中达到1万头以上的乡镇12个;挤奶站总数达1260座,新增优质牧草基地36万亩,累计保有面积达到100万亩;通过加强现代农业精品示范区核心示范田的建设,不断扩大了园区的辐射带动能力,为引导广大农民主动选择优良品种,实行科学种田提供了平台。

  动物防疫工作成效显著

  5年来,李忠忠在动物防疫工作成效显著。全市动物疫病防控中心相继成立,市、县、乡、村三级政府、四级管理网络的动物防控体系基本形成。上市产品受检率、持证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到100%。奶牛风险金到位资金达到3243万元,实行专户管理,有力地推动了防疫工作。成立了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预警系统,病虫害预测预报准确率明显提高。制定了农牧业生产自然灾害应急预案,为有效预防突发灾害奠定了基础。农产品质量安全委员会正式成立,农牧业执法体系已基本形成。假冒伪劣种子查处率达到100%,兽药产品抽检合格率达到85%以上。经农业部抽检,呼市蔬菜农药残留超标率近三年平均低于10%,在全国37个受检城市排名前列。

  推选理由:

  李忠忠长期工作在农牧业生产第一线,对“三农”工作感情深厚,每一项工作,每一次决策,他始终坚持 “农村工作无小事”的态度,他对全市农牧业发展提出许多独到的见解,均被上级领导采纳并付诸实践。对于呼和浩特市来说,农牧业是一个重要的产业;对于农牧民来说,农牧业局是他们能否致富的重要部门。多年来,李忠忠领导下的农牧局,为呼市农牧民铺设了一条致富奔小康的道路,而这条路上的“引路人”就是李忠忠。

  11、申报人:甘肃省张掖市玉鑫化工有限责作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北京德农种业张掖分公司总经理 王多成

  申报理由:

  王多成创办了玉鑫化工有限责任公司,该公司是以玉米芯为原料生产糠醛(一种重要的

  有机化工原料)的企业。现在年生产能力达2000吨 ,产值1500万元,利润200万元。同时,王多成还是北京德农种业张掖分公司总经理,多年来,他带领公司员工,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实现了企业效益快速增长、地方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提高的“三赢”目标。王多成还积极为新农村的建设增砖添瓦,使周边6个乡镇29个村15000多农户收益。

  经验介绍:

  科技创业 带富一方

  “学的是农业,研究的是玉米”

  现年42岁的王多成, 2002年创办张掖地区正德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任董事长兼总经理,2003年加入北京德农种业有限公司,任张掖分公司总经理。他说:“我学的是农业,研究的是玉米,我要将自己的知识转化为更大的生产力”。

  “商无信不立,业无诚不远”,质量和信誉是企业的生命,特别是制种企业,种子质量不过关,没有信誉作保障,是难以生存和发展的。王多成深深地认识到这一点。张掖分公司建立并实施了规范化生产管理和标准化质量控制体系,实现了标准化、表格化、数据化。他们的标准高于国家规定标准,种子发芽率的国家标准是85%以上,他们的要求97%以上。抽检结果表明:他们的种子95%达到了国家一级标准,100%的种子达到国家规定的合格标准。

  2005年3月,王多成向全市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发出了“加强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种子质量和基地管理水平,完善质量控制措施,严把种子质量关,不让不合格的种子流入市场”的倡议。他倡议大家,不但要加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不断加大育种和科研投入,积极培育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种,增强市场竞争能力,而且,要加强行业自律,加强诚信机制建设,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自觉遵章守法,共同营造一个公开、公平、公正、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提高为农服务水平。

  种子质优价廉,让农民放心

  王多成不但说在先,也做在前。他强化员工素质,规范生产技术,狠抓生产质量管理。他们生产的种子,质优而价廉,让农民放心。

  通过多年来的努力实践,王多成还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生产管理模式,公司与甘州区、临泽县的10个乡、30个村的1万多农户建立了“基地+农户+公司”的产业化链条及利益联盟机制,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懂生产、善管理和勇于吃苦的优秀人才,使企业不断发展壮大,成为当地最大的制种龙头企业,实现了良好的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2004年创利润6698.76万元。

  2005年8月17日,参加全国种业工作会议的150名代表参观了张掖分公司。农业部副部长范小建对该公司先进的种子发芽检验设备赞不绝口,他评价说:德农的种子质量控制搞得确实不错。

  几年来,在王多成的带领下,公司大力发展种子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促使基地面积迅速发展,2002年基地面积2.8万亩, 2006年达到了11万亩,4年翻了三番,基地面积占全市杂交制种面积的12%以上,在全市三十多家制种公司中名列前茅,4年来共生产合格种子1亿5千万公斤。

  带动15000多名农户致富

  “我的成功离不开农民的支持,现在企业发展了,也是我回报社会的时候了。” 王多成说。在企业逐步步入正规后,也是这样做了。

  2005年8月,鸭暖乡昭武村个别农户与公司签订包产值种植的玉米因干旱浇不上水,致使大面积玉米受灾减产,直接危及农户经济利益。但在当年底兑付种子款时,王多成并没有让受灾农户吃亏,而是积极为农户着想,充分让利于农户,使受灾农户得到了应有补偿。

  王多成的公司,为张掖市劳动力和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了长期固定的就业岗位80个,每年为农村剩劳动力、农闲务工创造了10万个就业工作日,使周边6个乡镇29个村15000多农户收益。创业4年来,公司兑现农民种子款2.35亿元,仅此一项每年就使15000多农户共增收2750万元,使制种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有2万农户年均收入超万元,所有的制种村实现宽裕的生活水平。

  积极投身公益事业

  王多成还积极投身公益事业,西洞中学校舍修建、明永乡至五三零5公里乡村公路修建、沙井镇南沟村委会建设、临泽县鸭暖乡农民运动会等二十多项公益事业中都有他们的身影。农民们都说王多成不仅给他们带来了增收的种子,还带来了致富的希望。

  企业效益快速提高,地方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王多成做到了“三赢”,他的企业已发展成为种业界的排头兵,同时,荣誉也接踵而来。2003年、2004连续两年被行业管理部门评为重质量、守信用的AAA级企业,被甘州区人民政府评为“制种产业先进企业”;2005年被甘州区人民政府认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市委、市政府表彰命名为首批“诚信企业”,被甘肃省消费者协会推荐为“诚信单位”,王多成本人赢得了 “甘肃省第六届优秀青年企业家”的荣誉称号。

  推选理由:

  王多成带领公司全体员工,坚持以质量求生存,以诚信求发展,大力发展制种产业和玉米深加工业,他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基地+农户+公司”的产业化链条及利益联盟机制,每年使制种户人均增收500元以上,有2万农户年均收入超万元,使所有的制种村实现了宽的生活水平。他倡议全市种子生产经营企业“加强基地的规模化、标准化建设,提高种子质量和基地管理水平,完善质量控制措施,严把种子质量关,不让不合格的种子流入市场”,为加快农业产业化和行业规范发展做出了贡献。王多成本人也赢得了 “甘肃省第六届优秀青年企业家”的荣誉称号。

  12、申报人:浙江省东阳市花园村党委书记 邵钦祥

  申报理由:

  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花园村党委书记邵钦祥带领花园村村民通过创办企业,走“以工富农、以工强村”之路,并拿出个人资产2亿多元,包下了村里的所有基础设施建设和福利

  事业,使村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实现了祖祖辈辈的梦想。几年来,邵钦祥资助教育、文化、慈善等事业和贫困村共计1000多万元。邵钦祥被评为浙江省劳动模范、省奔小康带头人、全国优秀改革家等荣誉称号。花园村也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村”、“中国十大名村”、 “中国十佳小康村”、“省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经验介绍:

  走“以工富农、以工兴村”之路

  创办企业惠及全村

  由于受山多、地少、缺水等自然条件的限制,1978年,花园村年人均收入仅为87元、人均口粮240多斤。1981年5月,邵钦祥会同二哥和老支书筹集1500元,在村祠堂里办起了蜡烛厂。仅仅半年时间他们就赚了1500元。1981年10月,他们又自筹资金9000元,办起了花园服装厂,当年实现产值5万多元,获利7000元。到了第四年的时候,产值突破了50万元。这对于贫穷的花园村民来说是个天文数字。尝到办企业致富甜头的邵钦祥从此决心通过创办企业、走“以工富农、以工兴村”之路。

  1986年,年仅33岁的邵钦祥当选为花园村党支部书记。同时,他的企业也得到较大的发展。1996年,依托花园村成长起来的花园集团为了做大做强产业,开始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把产业发展锁定在高科技产品上。 2003年,花园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合作成功开发并实现工业化大生产维生素D3项目,打破了国际垄断,填补了国内空白,产品80%出口欧美等国家和地区。如今,花园集团已形成医药化工、纺织服装、房地产开发、火腿食品、木线木材、外贸出口、旅游休闲、商贸、教育等多元化发展格局。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20.86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6520元。

  带动其他贫困村致富

  2004年,东阳市进行了行政村区域调整,将周边的9个行政村并入花园村,组建成新的花园村,总面积达5平方公里,人口从500不到增加到4300多。并村以来,全村已拆除民房2900多间,安排新建房屋2700多间,全村可节约耕地500多亩。

  花园小康新区内有别墅102幢,小高层建筑3幢,区内环境优雅,设施齐全。三产服务区内有大型农贸市场、大型超市、花园医院和木材木线市场;旅游观光区有十大景点和现代化的温室玻璃蔬菜大棚。同时,按照新花园村规划,建成了九条总长10.5公里连接十个小区的马路,建成占地14690平方米的花园农贸城,建成花园高效农业现代温室一期工程,投资6000万元的花园医院也将于年底建成并投入使用。

  并村后,花园村落实了10多种村民福利待遇。如每户电视收视费、电话月租费都由花园集团承担,全村男65周岁、女60周岁的老年人享受每月发放生活费等。实行奖学金制度,村民子女考上大学、高中分别给予3千元至2万元的奖励。村里的残疾人、困难户、大病患者,都可向村集团申请补助;村民子女上花园技校和花园幼儿园全部实行50%的学杂费优惠。

  邵钦祥没有忘记先富带动后富,花园村一次性出资60万元,帮助全省6个欠发达村脱贫致富。花园村还与武义县的江坑村、东阳市召坞村结对扶贫。十年来,除了每年优先收购该村的农副产品外,还资助公路建设、安装自来水和教育卫生等事业,使贫困村走上了脱贫致富之路。

  注重社会福利事业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邵钦祥对村里建设的投入也与日俱增,先后投入2亿多元建起了影剧院、科技馆、舞厅、宾馆、游泳馆、保龄球馆、图书馆、体育广场、花园职业技术学校、花园幼儿园、花园集团党校、老年活动中心、农民公园、文化广场和人民广场等基础设施,供村民和职工无偿使用。为改善村里的生态环境,邵钦祥还把村庄建设和村庄整治有效结合起来,建起四通八达的农村交通网络。投入600多万元,建成污水废物处理厂。推动农村安居工程,让花园村家家户户都按统一规划,住进了别墅;并长年累月推进村庄的美化、洁化、绿化和亮化工作,打造了“村在园中,楼在绿中,人在景中”的一流村居环境。

  为了让村里人和外来员工安居乐业,邵钦祥十分注重社会福利事业,从每年利润里划出部分资金用于落实各项福利待遇。2005年,全村支付奖学金17万元、医疗补助资金15万多元,向困难户发放补助慰问金25万元。

  在经营企业过程中,邵钦祥也十分关心职工的生活,特别是困难职工,2005年,服装公司职工胡秀芳因车祸花了医疗费近10万元,邵钦祥主动拿出2万元给予补助,还发动全体员工开展“献爱心”募捐活动,有300多人参与,筹集资金7000多元,使她摆脱了困境。邵钦祥的公司有三大工程:送温暖工程、再就业工程和职工医疗保障工程。三年来为社会安排了500多名失业职工再就业,共计发放困难职工慰问金和希望工程款300多万元,使花园集团和花园村的“扶贫帮困”工作走向工程化、制度化、社会化。

  力促全村和谐发展

  邵钦祥认为做好农村工作,光靠干部还不够,还要调动村民的积极性,特别是新农村建设,没有他们的支持是行不通的。因此,并村后,他把解决矛盾纠纷和历史遗留问题作为促进新花园村融合的关键点来抓。

  并村前,附近几个自然村的农民拖欠了集体几百万元的木线棚租金,并村后清账催缴租金时,他去村民那里问了又问,才知道是因为前几年钱交了,土地证却由于种种原因没给,农民心里有气,还有村干部办事不公,村民不服。于是,他请来了各有关部门到十个自然村现场办公,请有关部门解决了木线棚的用地权属难题。

  他还主持收回了个别干部家属占的10多间门面房。就这样,并村后的第一年,由邵钦祥亲自主持解决的长期未解决的问题和各类矛盾纠纷160多件,召开的村两委会就有180多次,而且大多在晚上等休息时间,极大地促进了村班子凝聚力,村民的团结力,全村上下都能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年多时间里,新花园村就拆建农户300多户、拆除民房800多间,安排新建房屋900多间,期间,没有一人因拆迁原因上访。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浙江省原省委书记张德江亲临花园村视察,并亲笔题词“浙江农村现代化的榜样”。

  推选理由:

  改革开放以来,花园村以发展工业经济为突破口,走以工富农,以工强村之路,使花园村的综合实力不断增强。1993年,邵钦祥成立了浙江花园集团公司后,花园村走上了改革创新快速发展的新路子,农民收入也随之水涨船高,2005年,全村实现销售20.86亿元,村民年人均收入16520元。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之后,邵钦祥落实了10多种村民福利待遇。花园村紧紧围绕改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这一目标,做大做强高科技产业,做大做活第三产业,做强做美花园村,把花园村打造成为一个“科技花园、绿色花园、活力花园、和谐花园”,成为中国现代化和谐新农村的榜样。

  13、申报人:兰州市城关区拱星墩乡范家湾村党支部书记 范文杰

  申报理由:

  2000年以前,范家湾村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落后村,人口1000多人,人均年收入2000~3000元,大部分村民连最基本的生活都得不到保障。范文杰上任后,以兰州拱星墩工业城为根据地,通过对工业城的软件、硬件两方面的改造,使企业由原来的十多家,猛增到现在的五六十家,工业城年生产总值达到近2个亿。五年过去了,现在的范家湾村已经今非夕比。截止目前,全村共完成总产值3.8亿元,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7000多元。

  经验介绍:

  抓经济带富全村 办“小事”和睦村民

  接手“混乱”的范家湾村

  2000年初,在乡政府担任团委书记、综合治理办公室主任的范文杰到范家湾村挂职工作。当时,范家湾村村民矛盾冲突不断,治安环境差,多年矛盾沉积,得不到彻底解决,人口1000多人,收入2000~3000元,村民养老金每月只有220元,住房矛盾突出。致使干群、党群关系紧张,每年都有村民聚众上访省、市党委、政府,对社会造成了不稳定因素。

  挂职两2个月后,范文杰被全体党员一致选举为范家湾村党支部书记,并出任范家湾农工商企业公司总经理。

  范文杰刚刚上任时的工作难度可想而知,一切工作都必须从零开始。面对集体底子薄、资金和人才严重匮乏、多年混乱的局面,他充分发挥多年在基层工作中的经验,以热情稳重、无私无畏、公正公道的严谨工作作风,在短短5年时间里,带领村支部一班人努力工作,使落后的范家湾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挽回集体损失276万元

  范文杰接手的第一件事是一份“安居工程”征地协议,这是上一届班子留给村民的一件难事。范家湾村的11.6亩地作为兰州市市政开发公司的“安居工程”开发项目,被市政公司征用,但签订的协议内容一直没有得到村民的认可,长期上访政府,但都没得到彻底的解决。这件事的问题来自于合同内容,被征用的11.6亩地在合同上却只有7.6亩,土地补偿价格是每亩15万元,与当时的市场价格相比,差距太大,村民对此意见很大,影响村上的很多工作都不能正常开展。但当时的现实是合同已经签定了,并经土地局确认后已经生效,征地款也已部分到帐,要推翻合同难度很大,采取法律途径也很难赢得官司。

  范文杰细细看着合同内容,也细细在心里盘算着。要想推翻合同,最有效的方式是通过法律途径解除不合理的合同。他先是找律师进行了咨询,律师告诉他,此合同内容不合理,明显有失公允,应是无效合同。他心里有了底,一边找知情的村民了解情况,调查取证,请有关部门重新丈量了土地实际亩数,一边积极向上级政府反映情况。就这样,他有理有据,用正常的办事程序,经过反复协商,取得了合同方兰州市市政开发公司的理解,市政公司同意重新签订合同,新合同纠正了实际征用地亩数,土地补偿款也由原来的每亩15万元上涨到27万元,并争取到了土地地面附着物的补偿,仅此一项就为集体挽回了损失276万元。新合同的签订,得到了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村民们不再上访了,由市政公司开发的“安居工程”也很快地顺利施工了。

  使企业起死回生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作为“城中村”的范家湾村,虽然属于农村,但实际上却全要按照典型的城市发展模式来部署工作。

  2001年,范文杰抓住“西部大开发、兰州大发展”历史性机遇的有利时机,以兰州拱星墩工业城为根据地,多渠道筹措资金,通过对工业城的软件、硬件两方面的改造,使企业由原来的十多家,猛增到现在的五六十家,使工业城年生产总值达到近2个亿,较2001年翻了好几翻。

  为了调动村民的工作积极性,范文杰还抓紧对老企业的改造。兰州黄河索道有限责任公司就是范家湾村与市园林局利用村民征地补偿款于1994年9月合作成立的一家企业,当时仅村民投资就700多万元,可企业管理模式落后,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经营机制,加之合作者之间缺乏配合,相互扯皮,致使公司经营不善,每年才向村返还20多万元,更别说什么利润了,连投资资金的利息都不够。

  村民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却得不到必要的回报,范文杰作为带头人再也坐不住了,他一边积极调动管理者和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一边利用各种渠道扩大对外宣传力度,使公司发展慢慢有了起色。为了使企业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2003年12月,范文杰经过与市园林局的反复磋商,市园林局与范家湾村分家,使范家湾村得到了黄河索道的独家经营权。通过近几年的发展,2006年黄河索道比刚收回时总体利润翻了5倍,纯利润达到了100多万元。不仅维护了广大农民的利益,而且在公司安排村民就业30多人,解决了部分村民就业难的问题。

  热心解决村民的大小事情

  范文杰扎根农村,甘心情愿,带领村民在经济建设中打了个翻身仗。村民们拥护他,也感激他,使他在村里享有很高的威望,村上的企业老板、村民们有了烦心事都愿意找他帮忙解决。

  范文杰不怕烦,村民们有了大小事都来找他。有户残疾人村民的房子被拆迁了,但家庭困难,就来找他,要求让他帮助给找个铺面,以维持生活,范文杰帮助解决了。村民为了感谢他,买了四条好烟给他送来,他坚决不要,村民对他说“都已经买了,退又退不回去”,范文杰知道四条烟对自己来说没什么,但对村民来说,相当于一个月的工资啊。他没有吭声,把香烟留下了,村民离开后,他立即让村干部给这家村民捎去了自己的600元钱。后来他把香烟拆开后,却发现是几条假烟,这件事到现在说起来,还有部分干部在笑话他,但他觉得没什么,村民对他的信任才是他感到欣慰的。

  五年过去了。现在的范家湾村已经今非夕比了。通过环境治理和基础设施改造,原来“夏天泥、冬天冰”的村容村貌有了彻底的改变。村民养老金每年大幅度增长,2006年就增长了20%,到了现在每月460元。此外村里通过多方面扩大就业渠道,成立了治安室、物业队、农业队、清洁队,共安置村民就业300多人,基本上实现了全部劳动力的就业,家家有工作岗位,对下岗或困难户每人发放300元生活保障金。截止目前,全村共完成总产值3.8亿元,上缴利税1000多万元,实现利润500万元,人均年纯收入7000多元,使村民过上了小康生活。

  推选理由:

  范文杰仅用五年时间就把一个矛盾突出、干群关系紧张、收入只有二三千无的穷村,发展成总产值3.8亿元,人均纯收入7000元的富村,得到了村民的信任。范文杰是一个“能人”,但他没有居功自傲,村里的大事小情,村民的大事小事,他都事必亲躬,不但解决了村民的就业问题,还和睦了村民关系。象范文杰这样既能办好企业“挣大钱”,又能解决村民矛盾的村支部书记,正是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需要的“实用”型人才。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