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康杂志:网友认为医改环保等问题影响小康进程

2005-12-14 18:04:44 来源:新浪网 作者:《小康》杂志 责任编辑:柒月 字号:T|T

  综合指数反映四大问题

  总体说来,网友的调查结果本身体现了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正是中国的整体成就和发展轨迹,推动了他们作为国人身份的自我认同。然而我们也仍然要看到在面临富人与穷人的差异有增无减的情况下,如何缩小差异?普通百姓对社会发展的相对剥夺感以及对其他一些问题的质疑,也需要引起当政者的重视。

  另外,我们也要不间断地提供足够的可以身份认同的文化价值观念资源,建设丰富的中国现代文化。

  在过去几年间,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国民生产总值不断攀升,三个产业的比重向合理的方向调整,东西中部地区差距有一定的缩小,城乡差距也有一定的缓和,部分省市户籍管理越来越松动。在人民生活方面,人均可支配收入在近几年内屡有增长,大众文化越发多元化,人们可选择的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拓展,整体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提高,对自己身份意识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伴随着国民经济的提升,中国在国际上的大国形象也越来越明晰。中国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快速稳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不可回避的问题。以下分四个方面分别阐述。

  民主观念已深入人心

  政治分为民主政治权利的状况、人民对民主政治权利的满意度、公民对国情国策的认知度、认同度、参与度等。

  在过去几年中,中国政府公共管理领域发生的最重大的变化之一就是对于公众参与民意价值的重视得到了迅速的提升。在不同层级和不同地区,不少地区的地方政府以非常积极的姿态引入对于公共政策的民意研究和对于公共机构表现和公共项目成效的公众评价机制。因此,聚焦这类实践,汇集与交流中外关于公共服务评价的主要研究成果与研究技术,将有效地提升和改善业已开启的这一公众参与模式的进程的发展速度与质量。公众参与对政府工作进行评估的最大意义是,促进了政府官员认识到提高工作透明度和提高管理效率的价值。在《小康》的读者调查表里,“政府选举投票,作为公民一员,您会参加吗?”,参与问卷调查的读者中,65%的人认为要参加投票,在公务员阶层中,这种参与趋向更加明显,95%的公务员认为自己会参加政府的投票。

  在对民主权利的认同中,《小康》读者调查表里设计了三道题目。“大家的意见若不一致,社会会混乱”、“一个群体若有很多意见,会影响安定团结”和“意见可否在社会流传,应该由政府决定”。

  对第一种说法,持不太赞成和很不赞成态度的被调查者占80%,仅有15%的受访者很赞成和比较赞成该说法。5%的受访者不发表意见。

  对第二种说法,持不太赞成和很不赞成态度的被调查者占60%,25%的人很赞成和比较赞成该说法。高达15%的受访者不发表意见。

  对第三种说法,持不太赞成和很不赞成态度的被调查者占85%,剩下15%的人很赞成和比较赞成这种说法。

  通过对三种说法的数据统计,可以看出,民主观念在中国人心中已经非常普及,但是民主和多元化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口号,更是大众在日常生活中应该时时可以体验到的。没有发表意见的人的数值,也从一定程度上表明,他们对民主和多元化具体落实效果的疑问。

  对民主法制权利的认同感与中国人真正的身份确立的过程是交织在一起的。

  城乡与贫富差距仍然很大

  《小康》在经济方面设置了若干个指标,其中,以客观指标居多。比如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第三产业比重、城市化程度、城乡人均存款、恩格尔系数等。

  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10561元,高于2003年的9111元,增长率约为1.16%,增长速度平缓。该产值距离《小康》设定的24500元(2020年)仍有很大距离。

  第三产业增加值的贡献率为29%。比2003年提高了1.3个百分点。但第三产业的贡献率仍然远低于第二产业的贡献率,达32.8个百分点。该贡献率距离《小康》设定的65%(2020年)的贡献率还有36个百分点。因此,仍需加大第三产业的比重,扭转整个产业的布局。

  2004年的城市化程度为42.83。与当今国际社会相比,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仍然存在很大差距,也远低于《小康》设定的70(2020年)的目标。对农民工的户籍制度管理,应该放松管制,加快其流动。与此同时,还应提供相关的制度设施和其他措施,帮助从农村进城的人,从生活方式,到最终从心理上适应城市生活,真正实现城市化。

  2004年全国GDP为136875.9亿元。其中,西部地区GDP最少的地区是西藏,211.54亿元。中部地区的河南省,GDP为8815.09亿元,而四川的GDP是6556.01亿元。对比之下,东部发达地区的GDP产值明显高于中西部地区。以广东省为例,2004年为16039.46亿元。也就是说,在去年一年,西藏对全国GDP的贡献率仅约为0.15%,河南地区的贡献率约为6.4%,四川省的贡献率约为4.8%,广东一省的贡献率就约为11.7%。可以看出,西部地区不仅和发达地区的差距巨大,即使和中部地区相比,也有很大差距。而中部地区也与发达地区差距很大。所以,在“十一五”规划建设中,中央明确提出“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必须落实好西部开发和中部崛起的政策方针。

  恩格尔系数分为两块:城市为37.7,农村为47.2。可以看出,农村和城市仍有至少9.5个百分点的差距。

  2004年,城市人均新增存款为2936元,占人均总收入的比重为31.2%。对比2003年的数字,城市人均新增存款为3175元,比重为37.5%。可以看出,城市人均消费上升6.3个百分点。人们的消费和储蓄观念在不断变化,消费支出增多,这和消费社会的趋势是吻合的。

  尽管如此,在《小康》2005年的报告中指出,城市人的幸福感要低于农村人的幸福感。因此,可以看出,尽管农村和城市有这样大的差距,但是因为农村人周边变迁少,可比较的参照对象少,因此,他们对自己的生活满意度要远高于城市人的满意度。可见,决定一个人幸福感的因素很多,经济绝非最重要的因素。

  科教疲软、文化多元

  在大众文化方面,《小康》读者调查表里因为篇幅有限,只设计了一道题目,“您看了《大长今》等流行电视剧吗?”有80%的人选择“偶尔看看”和“从来都不看”。在“从来都不看”的人里面,几乎全是男性。在“经常看”的人里面,86%的人是女性。可见,对电视剧的偏好和性别有很大关系。也可以看出,国人对文化的选择趋向多元化,万人空巷看一部电视剧的景观很难重现。这也是现代化过程中必经的一步。

  各类教育经费总数为6208.2653亿元,其中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为3850.6236亿元。后者占GDP的比重为2.8%。2004年科技经费筹集额为4328.9亿元,其中政府资金为985.5亿元,后者占GDP的比重仅约为0.7%。可以看出,在科教经费里,国家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3.5%。这个数字与国际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十一五”规划建议提出,要“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国家需要大力加大在这两块的投入。

  在医疗卫生方面,2004年,每千人拥有的医生数是1.5人,每千人口医院、卫生院床位数是2.4张。根据《小康》与新浪网的联合调研结果,截止到目前,共有18680名网友参与“中国全面小康感性实现程度调查:您小康了吗?”调查,针对“生命的健康质量越来越得到重视,您认为‘生命小康’可以打多少分?”60-69分区间的网友最多,占总调查人数的21.31%。占第二位的是40-49分这个区间,比例为17.64%。可见,近40%的网友对医疗并不满意。《小康》初步设定的满意度目标值为85%。可见,医疗卫生方面需要努力的空间非常大。

  针对“国民素质是未来竞争的首要条件,教育是强国之路强民之术,您认为‘教育小康’可以打多少分?”,网友的满意度分布为,40-59分区间为获选比例最高区间,21.46%的网友选择了该选项。紧随其后的得分区间为10-39分,比例为20.35%。第三个得分区间是60-69分,约16.26%的网友选择了该区间。数据分析可以得出,高达41.81%的网友认为,国家教育状况得分不及格。《小康》初步设定的满意度目标值为85%。目前的状况和目标值相差很大。

  在变迁中前进

  社会和谐其实正是前三个的综合效果。因篇幅所限,此处只列举出几个数据说明我国的社会整合情况。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去年低0.1个百分点。专家认为,这种失业率在短期内不能得到扭转,因为在社会转型的巨大浪潮中,各种结构性失业、隐性失业等等是难以避免的。《小康》将目标值设为5%。

  2004年,国家用于抚恤和社会福利的总支出为563.46亿元,占GDP的比重为0.4%。这个比重也仍然需要提高,最终要达到每个公民都能被社会保障体系所覆盖,因此,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各种社会保障体系。

  基尼系数已经超过国际社会制定的“0.45”的警戒线。贫富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小康》在读者调查表里设计了两道相关问题。“您认为现在城乡差距大吗?”,认为差距很大和比较大的比例为89%。“社会对弱势群体的救助程度,需要加强吗?”,认为很需要和比较需要的比例为94%。

  综合来看,整个社会民众态度的变化是由社会结构的变迁带动的,另一方面,民众心态的变化也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的变迁。从调查的整体情况来看,中国人在政治、经济、科教文卫、社会和谐四个方面的主调是越来越开放,越来越发展,越来越多元化,越来越平衡,但是仍要注意到变迁中的心理不安感,这一点,从绝大多数人选择“现代社会里,最值得信任的还是父母亲”即可看出。-

  (本文客观数据参考《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版)

  2005年中国小康指数

  十大关键词分值表

  关键词得分

  饮食指数71分

  消费指数69分

  居住指数62分

  平安指数66分

  生命指数74分

  信用指数60.2分

  生态指数56分

  公共服务指数62.8分

  教育指数62分

  快乐指数78.1分

  综合指数62.1分

  2005年联合国人类发展报告部分调研结果

  总人口达近9亿的五十个国家至少在一个人类发展指标上有所退步,其中二十四个国家位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总人口为12亿的另外65个国家有直至2040年仍达不到千年发展目标中至少一个目标的风险。

  减贫目标:按目前的趋势,到2015年将有8.27亿人口生活于极端贫穷之中,比之实现国际社会共同制定的目标的情况要多出3.8亿人口。另外17亿人口将靠每天2美元维生。

  将儿童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的目标:按目前的趋势,将五岁以下儿童的死亡率降低三分之二这一目标将于2045年达到而不是2015年,落后了30年。人类因未达目标在下一个十年所付出的累计代价将演化为4100万儿童的“额”外死亡。

  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到2015年,将仍有4700万儿童失学,他们之中1900万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改善获得安全饮用水和卫生设施的目标:按目前的趋势,世界将错失2015年将无法持续获得安全饮用水的10亿人口减半的目标,世界于2015年与此目标仍有2.1亿人口的差距。超过20亿的人口到2015年仍将缺乏适当的卫生设施,他们大部分生活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相关推荐


解读中国 关注民生 引领休闲
扫码关注中国小康网公众号
ID:chxk365
返回顶部